朝不保夕:一个描绘生活动荡的成语
读音
zhāo bù bǎo xī
含义
“朝”指早晨,“夕”指傍晚,“保”意为保证、确保。字面意思是“早晨不能保证晚上”,形容处境极其艰难,随时可能发生变故,生活极不稳定。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事业或局势处于极度危险或不确定的状态,随时可能崩溃或恶化。
典故
- 《左传·僖公七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息劝谏晋献公时说道:“朝不谋夕,何以长世?”意思是如果连眼前的事情都无法顾及,又怎么能考虑长远呢?后来演变为“朝不保夕”。 - 《后汉书·张衡传》
东汉科学家张衡在《应间》一文中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朝不保夕,何暇及远?”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 《晋书·王敦传》
东晋权臣王敦在叛乱时,其部下劝他谨慎行事,提到“今朝廷之势,朝不保夕”,形容当时的政局极其不稳。
近义词
-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
- 岌岌可危——形容局势或地位极其不稳,随时可能崩溃。
- 风雨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难以维持。
- 命悬一线——形容生命或处境极其危险,随时可能终结。
- 摇摇欲坠——形容事物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倒塌或失败。
反义词
- 稳如泰山——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安如磐石——比喻安稳牢固,不可撼动。
- 固若金汤——形容防御或局势极其稳固,难以攻破。
- 长治久安——指国家或社会长期稳定,没有动乱。
- 高枕无忧——形容无忧无虑,毫无后顾之忧。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兔子被狼追赶,朝不保夕,幸好猎人救了它。
- 台风来了,小鸟的窝摇摇晃晃,真是朝不保夕。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古代战乱时期,百姓生活朝不保夕,每天都提心吊胆。
- 这家公司经营不善,员工的工资都朝不保夕了。
-
初中(7-9年级)
- 在金融风暴中,许多企业朝不保夕,纷纷倒闭。
- 他的病情恶化,医生说他的生命已经朝不保夕。
-
高中(10-12年级)
- 在极权统治下,反对派人士的处境朝不保夕,随时可能被捕。
- 全球经济动荡,许多小国的货币价值朝不保夕。
-
大学及以上
-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初创企业往往朝不保夕,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生存。
- 气候变化导致某些岛国的生存环境朝不保夕,面临被海水淹没的风险。
错误用法
-
形容时间短暂(错误)
- ❌ “暑假快结束了,我的快乐时光朝不保夕。”
- ✅ 正确说法:“暑假快结束了,我的快乐时光所剩无几。”
-
形容普通的不稳定(错误)
- ❌ “我的手机电池朝不保夕,得赶紧充电。”
- ✅ 正确说法:“我的手机电池快没电了,得赶紧充电。”
-
形容日常变化(错误)
- ❌ “天气变化太快,今天的计划朝不保夕。”
- ✅ 正确说法:“天气变化太快,今天的计划可能要调整。”
-
形容轻微风险(错误)
- ❌ “这次考试没复习好,成绩朝不保夕。”
- ✅ 正确说法:“这次考试没复习好,成绩可能不理想。”
-
形容短期波动(错误)
- ❌ “股市最近波动大,我的投资收益朝不保夕。”
- ✅ 正确说法:“股市最近波动大,我的投资收益不太稳定。”
“朝不保夕”是一个语气较重的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极其危险或动荡的处境,不宜用于描述日常小事或轻微的不确定性。正确使用它,能让表达更加精准有力!
你可能感兴趣
朝不保暮
本文介绍了成语“朝不保暮”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该成语用于形容生活的不确定性或经济状况的拮据,源于古代社会的不稳定性和贫困状况。其近义词如居无定所、飘摇不定等,反义词如安居乐业、稳定如山等。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如误用为乐观心态的表达或与“安居乐业”混淆使用。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自身难保是什么意思
自身难保的读音标注拼音:zì shēn nán bǎo自身难保的含义"自身难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说某个人或某事物处于困境之中,以至于自身都难以保全。在具体含义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处于危险或困境中,自身都难以顾及,更无法为他人或他事提供帮助或保护。自身难保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战争和政治环境。在古代,战争频繁,人们常常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当一方势力处于劣势时,就可能出现“自身难保”的情况。例如,在某个战役中,如果一方的将领或士兵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他们就可能面临“自身难保”的境地。此外,在政治斗争中,某些势力或个人也可能因为内忧外患而陷入“自身难保”的境地。典故一:
命在旦夕是什么意思
命在旦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ìng zài dàn xī,形容生命极度危险,随时可能死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用以描述人的生命处于极度危急的状态。该成语还有其他出处和典故,如《左传》中的“朝不保夕”。命在旦夕的近义词有“岌岌可危”和“危在旦夕”,反义词有“安如泰山”和“安然无恙”。在使用时需确保恰当性和准确性,避免误用和滥用。文章提供了命在旦夕的详细解释,包括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示例。
旦夕之危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旦夕之危”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形容形势非常紧迫的危险或危机。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与具体时间混淆以及与其他类似成语混用。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注意事项。
池鱼幕燕是什么意思
池鱼幕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处境险恶,随时可能遭受不幸。其标准读音为chí yú mù yàn。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具体出处可追溯到《文选·自序》。它可形容生活环境或境遇的险恶,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生不易的感慨。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危如累卵、朝不保夕等,反义词有安如磐石、安居乐业等。在使用时需注意不当使用场合、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可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和担忧,也可用于自我描述或批评他人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鼎鱼幕燕是什么意思
“鼎鱼幕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处境极其危险或生活极其艰难。其典故源于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个成语的误用需要注意场合、避免混淆为褒义词,以及与类似成语的区分。在描述具体情境时,需选择合适的词汇,避免用词不当。
朝不及夕是什么意思
朝不及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bù jí xī。它用来形容情况紧迫、生活困苦或事情到了紧急关头。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的典故,描述了晋国的阳城太守孟氏的生活困境。近义词有危在旦夕、急如星火、刻不容缓等。反义词包括长久之计、安然无恙、悠然自得等。使用朝不及夕时需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匹配,避免误解或误用。
朝不虑夕是什么意思
“朝不虑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bù lǜ xī。其含义是形容人对于未来无法预料或无法打算,也用来形容人生活贫困、拮据,无法对明天的生活做出计划,强调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忧虑感。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描述的是赵盾对未来和国家的忧虑和不确定的生活状态。其近义词有岌岌可危、忧心忡忡等。反义词有安居乐业、稳如泰山等。使用时应注注意其感情色彩和语境,避免不当使用。该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忧虑感的情况,如战争时期、经济状况不佳等。
大厦将颠是什么意思
“大厦将颠”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局势即将崩溃或坍塌的状态,典故源自古代建筑安全描述。它表示建筑物、机构或局面即将倾倒的临界状态,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近义词包括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等。然而,该成语不可在不当场合或与原意相反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到了大厦将颠的地步,必须采取措施挽救。同时,也需要注意正确使用成语,避免误用。
安若泰山
"安若泰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ān ruò tài shān",形容事物或人非常稳定、稳固。其源于古代的军事故事和道家思想,强调面对困难或危机时的镇定自若。近义词有"安如磐石"、"稳如泰山"等,反义词包括"岌岌可危"、"摇摇欲坠"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适用的语境,不能滥用。例句中的使用展示了这一成语的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