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及夕:成语详解
读音
zhāo bù jí xī
含义
- 朝:早晨。
- 及:达到、赶上。
- 夕:傍晚。
字面意思是“早晨赶不上傍晚”,形容情况紧急,时间紧迫,甚至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后来多用来形容生活困顿、处境艰难,连一天都难以维持。
典故
- 《左传·襄公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栾盈被诬陷谋反,被迫逃亡。他的朋友叔向说:“栾盈之亡,朝不及夕。”意思是栾盈的处境极其危险,随时可能遭遇不测。 - 《后汉书·张衡传》
东汉科学家张衡在《思玄赋》中写道:“惧筮氏之长短兮,钻东龟以观祯。”其中“朝不及夕”用来形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 《晋书·王敦传》
东晋权臣王敦叛乱时,有人劝他谨慎行事,说:“今事势如此,朝不及夕,宜早为之所。”意思是局势危急,必须尽快行动。
近义词
- 朝不保夕:形容生活艰难,连一天都难以维持。
-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
- 岌岌可危:形容形势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崩溃。
- 命悬一线:形容生命或处境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失去。
反义词
- 安如泰山: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稳如磐石:形容极其稳定,不会轻易改变。
- 高枕无忧:形容无忧无虑,毫无后顾之忧。
- 从容不迫: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生病了,医生说他的情况很危险,真是朝不及夕。
- 小兔子被狼追得朝不及夕,拼命逃跑。
-
小学高年级:
- 这家公司资金链断裂,已经到了朝不及夕的地步。
- 地震后,灾民们的生活朝不及夕,急需救援。
-
初中:
- 战乱时期,百姓们的生活朝不及夕,每天都提心吊胆。
- 他的病情恶化,医生说他朝不及夕,家人非常担心。
-
高中及以上:
- 经济危机下,许多企业朝不及夕,纷纷裁员自保。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公司往往朝不及夕,难以生存。
错误用法
-
形容时间过得快(错误)
- ❌ “假期过得真快,朝不及夕,转眼就结束了。”(正确说法:“光阴似箭”)
-
形容心情急切(错误)
- ❌ “他急着见女朋友,朝不及夕地跑出门。”(正确说法:“迫不及待”)
-
形容工作忙碌(错误)
- ❌ “最近工作太忙,朝不及夕,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正确说法:“废寝忘食”)
-
形容天气变化快(错误)
- ❌ “夏天的天气朝不及夕,刚才还晴天,现在却下雨了。”(正确说法:“瞬息万变”)
总结:“朝不及夕”多用于形容危急、困顿的处境,不能用于形容时间流逝、心情急切或天气变化等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朝不保暮
本文介绍了成语“朝不保暮”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该成语用于形容生活的不确定性或经济状况的拮据,源于古代社会的不稳定性和贫困状况。其近义词如居无定所、飘摇不定等,反义词如安居乐业、稳定如山等。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如误用为乐观心态的表达或与“安居乐业”混淆使用。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朝不保夕
“朝不保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极度困苦、危险或不安定,源自古代的战争和灾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用来形容生命或健康状况非常危险。近义词包括生死未卜、危在旦夕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高枕无忧等。然而,使用此成语需避免滥用场合和误用对象,要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在生活中,身患重病、战乱时代或经济困难等情况下可以使用此成语来形容生活的困境。
朝不虑夕是什么意思
“朝不虑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bù lǜ xī。其含义是形容人对于未来无法预料或无法打算,也用来形容人生活贫困、拮据,无法对明天的生活做出计划,强调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忧虑感。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描述的是赵盾对未来和国家的忧虑和不确定的生活状态。其近义词有岌岌可危、忧心忡忡等。反义词有安居乐业、稳如泰山等。使用时应注注意其感情色彩和语境,避免不当使用。该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忧虑感的情况,如战争时期、经济状况不佳等。
釜鱼幕燕是什么意思
釜鱼幕燕的读音、含义、典故和近义词反义词均已详细介绍。该成语用来形容处境危险或生活困苦,源自《汉书·王褒传》。其错误用法也需特别注意,不当类比、用词不当、语境不符和搭配错误都是要避免的。在文章中的例句展示了不同情境下该成语的运用。
鼎鱼幕燕是什么意思
“鼎鱼幕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处境极其危险或生活极其艰难。其典故源于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个成语的误用需要注意场合、避免混淆为褒义词,以及与类似成语的区分。在描述具体情境时,需选择合适的词汇,避免用词不当。
大厦将颠是什么意思
“大厦将颠”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局势即将崩溃或坍塌的状态,典故源自古代建筑安全描述。它表示建筑物、机构或局面即将倾倒的临界状态,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近义词包括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等。然而,该成语不可在不当场合或与原意相反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到了大厦将颠的地步,必须采取措施挽救。同时,也需要注意正确使用成语,避免误用。
池鱼幕燕是什么意思
池鱼幕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处境险恶,随时可能遭受不幸。其标准读音为chí yú mù yàn。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具体出处可追溯到《文选·自序》。它可形容生活环境或境遇的险恶,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生不易的感慨。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危如累卵、朝不保夕等,反义词有安如磐石、安居乐业等。在使用时需注意不当使用场合、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可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和担忧,也可用于自我描述或批评他人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寸步难行是什么意思
“寸步难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ùn bù nán xíng,形容在行动上遇到极大的困难,难以进行。典故源自古代地理环境和交通限制,也可能与某些历史故事有关。该成语常用于描述极端困难或无法克服的困境。近义词包括进退维谷、举步维艰等,反义词为一帆风顺。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搭配和语意的准确性,避免错误使用。
羊入虎群是什么意思
羊入虎群的读音羊入虎群的读音为yáng rù hǔ qún。羊入虎群的含义“羊入虎群”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处于极度危险或不利的环境中,就像羊进入虎群一样,处境极其危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群体在强大的敌人或恶劣的环境中,显得孤立无援,毫无反抗之力。羊入虎群的典故“羊入虎群”的典故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一只羊误入虎群之中,面对凶猛的老虎,它显得无助而绝望。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群体处于极度危险和不利的环境中,无法逃脱或抵抗。羊入虎群的近义词势单力薄:形容力量微弱,难以抵挡。孤立无援:形容一个人或群体没有支持或帮助,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腹背受敌:形容
狼前虎后是什么意思
狼前虎后是一个成语,形容形势险恶,困难重重。其读音和含义均有特定解释,源自古代寓言故事。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所面临的危险和艰难的境地,强调困境和压力的紧迫性。其近义词有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等。反义词则为安然无恙、一帆风顺等。使用时需明确语境,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或滥用比喻。错误用法包括在轻松场合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滥用比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