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难行:困境中的步履维艰
读音
cùn bù nán xíng
含义
“寸步难行”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寸”: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3.33厘米,形容极短的距离
- “步”:脚步,行走的动作
- “难”:困难,不容易
- “行”:行走,前进
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连一寸的距离都难以行走”,比喻处境极其困难,行动受到严重阻碍,无法前进或发展。
典故
- 《韩非子·喻老》记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寸步难行,困于足下。”这里用”寸步难行”形容行动受阻的困境。
- 《后汉书·耿弇传》中记载:”弇曰:’今困于此,寸步难行,不如决死一战。'”描述了军队被围困,无法移动的危急情况。
- 宋代苏轼《与李公择书》:”某自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寸步难行,亦无所往。”表达了被贬后行动受限的处境。
近义词
- 举步维艰:形容每走一步都很困难,比喻处境艰难。
- 进退维谷:前进后退都处于困境,形容进退两难。
- 步履维艰:行走困难,比喻事情进展不顺利。
- 寸步难移:与”寸步难行”意思相近,形容行动极其困难。
- 困兽犹斗:被困的野兽还要挣扎,比喻在困境中仍不放弃抵抗。
反义词
- 如履平地:像走在平地上一样,形容行动非常轻松。
- 畅通无阻:没有任何阻碍,形容行进顺利。
- 一帆风顺:比喻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 健步如飞:形容走路快而有力,行动敏捷。
- 行云流水:形容行动自然流畅,毫无阻碍。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例句:
- 我的玩具车被卡住了,寸步难行。
- 下雨后泥地很滑,我寸步难行。
- 商场人太多,我们寸步难行。
- 小蚂蚁搬着大食物,寸步难行。
- 我的鞋带系在一起,寸步难行。
小学高年级(4-6年级)例句:
- 大雪封路,车辆寸步难行。
- 没有地图,我们在森林里寸步难行。
- 他的腿受伤后,寸步难行。
- 这个数学题太难了,我寸步难行。
- 经济制裁使该国贸易寸步难行。
初中例句:
- 缺乏资金让这个创业项目寸步难行。
- 语言不通使他在国外寸步难行。
- 交通堵塞时,救护车也寸步难行。
- 政策限制使企业发展寸步难行。
- 双方互不让步,谈判寸步难行。
高中及以上例句:
- 官僚主义作风让基层工作寸步难行。
- 技术壁垒使自主研发寸步难行。
- 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寸步难行。
- 传统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寸步难行。
- 意识形态对立使国际关系寸步难行。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形容走路慢。”他走路很小心,寸步难行。”(应为”步履蹒跚”)
- 错误场景:形容犹豫不决。”面对选择,他寸步难行。”(应为”犹豫不决”或”举棋不定”)
- 错误场景:形容身体虚弱。”病后初愈,他寸步难行。”(应为”行动不便”)
- 错误场景:形容学习进步慢。”他学习英语寸步难行。”(应为”进展缓慢”)
- 错误场景:形容经济困难。”他家境贫寒,寸步难行。”(应为”生活艰难”)
- 错误场景:形容时间过得慢。”等待结果的时间寸步难行。”(应为”度日如年”)
- 错误场景:形容心情沉重。”听到噩耗,他寸步难行。”(应为”心如刀绞”)
“寸步难行”应当用于形容实际的行动受阻或发展受限的情况,而不应用于描述心理状态、情绪或抽象概念的进展缓慢。正确使用这个成语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困境中的无奈与艰难。
你可能感兴趣
东拦西阻
东拦西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án xī zǔ。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多方进行阻挡、阻挠或干扰,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百般阻挠、重重阻碍等,反义词则有一路顺风、畅通无阻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东拦西阻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挨肩迭背
挨肩迭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群密集、拥挤不堪的场景,读音为āi jiān dié bèi。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等,反义词则包括空无一人、人烟稀少等。使用此成语时要注意避免在不拥挤或描述物品堆放的场合使用,同时避免与其他描述拥挤的词语重复使用,以免造成句子冗余。
寸步难移
"寸步难移"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或情况下难以移动或进展的困境。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形容非常困难的境地。近义词包括步履维艰、举步维艰、进退两难、举步难行等。反义词有一帆风顺、轻而易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解释该成语的具体用法,并提醒注意事项,避免混淆使用和不当语境。
疾风扫秋叶
“疾风扫秋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í fēng sǎo qiū yè。它形容行动迅猛,势如破竹,或表示某种事物推进速度快且效果显著。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活动,用以比喻行动迅速、势不可挡的态势。其近义词有“风卷残云”、“一扫而空”等,反义词则是“拖泥带水”、“慢慢悠悠”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描述自然现象或用于非迅速、非强势的情境。该成语在描述演讲、改革、军队行军、战役胜利等方面都有生动的用例。
电照风行
电照风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iàn zhào fēng xíng。它用于形容事物或言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迅速的传播速度。电照风行的含义是像闪电一样照亮世界,像风一样迅速传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思想、言论或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该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文献,但具体出处已不可考。它的近义词包括迅速传播、影响深远等,反义词为默默无闻、影响有限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将“电照风行”用在微小或无足轻重的事物或言论上,避免滥用。例如他的演讲主题深入人心,影响力电照风行于整个会场等场景可用此成语形容。
步履蹒跚
本文介绍了步履蹒跚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步履蹒跚指因年老或其他原因行走时缓慢而摇摆的样子。该成语出自《淮南子·氾论训》,常用于形容年老体衰或病痛导致行动不便的人。其近义词包括步态趔趄、步履维艰、步履艰难等,反义词有健步如飞、矫健有力、步伐稳健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步履蹒跚的具体用法,并指出该成语的误用情况。
疾如雷电
本文介绍了成语“疾如雷电”的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动作或事件进行得非常迅速、猛烈,像雷电一样瞬间即至,常用来形容事情进展迅速,出乎意料。其典故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迅猛进攻。同时,文章还列举了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示例,以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乌踷兔走是什么意思
乌踷兔走的读音乌踷兔走(wū dí tù zǒu),是一个成语,其中“踷”字读作“dí”,表示动物用力踏地或行走的样子。乌踷兔走的含义乌踷兔走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动作迅速,如同乌鸦和兔子奔跑一样快。它常用来形容人行动迅速、敏捷,或者形容事情进展迅速。乌踷兔走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源自于古代人们对乌鸦和兔子行为的观察和描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类似的比喻来形容动作迅速或者快速奔跑的情景。此外,也可能与古代的狩猎活动有关,形容猎人追捕猎物时的快速动作。乌踷兔走的近义词风驰电掣:形容速度极快,像风一样迅速。疾如闪电:形容动作非常迅速,如同闪电一般。迅雷不及掩耳:形容速度极快,让人
不避艰险
“不避艰险”的读音为bù bì jiān xiǎn,意指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不退缩、勇往直前。该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担重任的人。其典故来源于《汉书·项籍传》中项羽的勇猛表现,以及岳飞在抗击金兵时的英勇事迹。不避艰险的近义词有勇往直前、临危不惧等,反义词有畏缩不前、退避三舍等。使用不避艰险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形容轻松场合或误用为其他近义词的含义。该成语强调了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勇气和决心。
表里受敌
表里受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ǎo lǐ shòu dí,意指从内部和外部同时遭受敌人的攻击,形容处境危急。这个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古代战争中敌军内外夹攻的战术引申而来。表里受敌的近义词有内外交困、内忧外患等,反义词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等。该成语在战争、企业困境、国家挑战等场合都有应用实例。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其他相近成语、在非紧急情况下使用以及误解其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