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逼人太甚」详解
读音
bī rén tài shèn
含义
- 逼:强迫、压迫。
- 人:指他人。
- 太:过分、过度。
- 甚:极端、严重。
整体含义:形容对他人施加的压力或要求过于苛刻,让人难以忍受。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栾盈被诬陷谋反,被迫逃亡。他的朋友叔向劝他不要反抗国君,否则“逼人太甚,反受其咎”。后来栾盈不听劝告,最终失败被杀。 -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鸿门宴上本可杀死刘邦,但最终放他离开。范增怒斥项羽“逼人太甚则反”,意指对敌人过于宽容,反而会害了自己。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财主,对佃户催租极狠,甚至抢走最后一粒粮食。佃户忍无可忍,联合反抗,财主最终家破人亡。人们感叹:“逼人太甚,终有报应。”
近义词
-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以招架。
- 欺人太甚:指欺负人到了极点,让人无法忍受。
- 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难以做到的事。
- 得寸进尺:比喻贪得无厌,步步紧逼。
反义词
- 宽以待人: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 适可而止:做事有分寸,不过分。
- 网开一面:给人留有余地,不赶尽杀绝。
- 手下留情:做事留有余地,不做得太绝。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抢了小红的橡皮还不还,小红生气地说:“你逼人太甚了!”
- 老师批评小刚:“你不能因为别人不借你玩具就逼人太甚。”
-
小学高年级:
- 老板要求员工每天加班到深夜,真是逼人太甚。
- 弟弟总是抢我的零食,今天还藏起来不让我吃,真是逼人太甚!
-
初中:
- 债主天天上门催债,甚至威胁要砸东西,实在是逼人太甚。
- 教练让队员在烈日下训练四小时,连水都不让喝,未免逼人太甚。
-
高中:
- 公司要求员工24小时待命,连病假都不批,这种管理方式简直是逼人太甚。
-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连周末都不让休息,逼人太甚反而会适得其反。
-
大学及以上:
- 甲方在合同里添加无数苛刻条款,乙方忍无可忍,怒斥:“你们这是逼人太甚!”
- 某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不断施压,逼人太甚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
错误用法
- 形容自然现象:❌“台风逼人太甚,导致树木倒塌。”(正确用法应指人为压迫)
- 用于自我要求:❌“我对自己逼人太甚,每天学习到凌晨。”(应用“严于律己”)
- 形容动物行为:❌“这只猫逼人太甚,总抢我的鱼。”(应用“霸道”或“贪得无厌”)
- 夸大轻微矛盾:❌“同学不借我笔,我觉得他逼人太甚。”(应用“不讲理”或“小气”)
总结:“逼人太甚”强调人为的过度压迫,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暴内陵外
暴内陵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o nèi líng wài,形容对内凶狠残暴、对外欺压凌辱的行为。该成语源自古代,用来描述那些对内压迫百姓、对外欺压弱小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凶狠残暴、欺压凌辱等,反义词为仁爱宽厚、公正无私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
大失人望是什么意思
大失人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shī rén wàng,表示某人的行为或表现与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使人们对他们感到失望和不满。该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未能达到社会期望的人或事物。大失人望的典故源于古代社会对于官员等角色的期望值较高,一旦未能达到期望就会引起失望。其近义词包括失望透顶、令人失望等,反义词包括众望所归、令人满意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敲骨吸髓是什么意思
“敲骨吸髓”是一个用来形容极度残酷剥削行为的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王莽传》。该成语比喻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他人,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其近义词包括暴殄天物、搜刮民脂民膏等。反义词则是仁慈宽厚、仁爱有度等。然而,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不当场合和滥用情况,尤其是避免在原意扭曲的情境下使用。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用来形容负面行为或消极情绪中的残酷和剥削性行为。
大难不死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难不死”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错误用法。该成语描述经历重大灾难后幸存下来,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其近义词有“死里逃生”、“九死一生”、“劫后余生”,反义词包括“在劫难逃”、“坐以待毙”、“安然无恙”。文章还列举了多个大难不死的例句,并强调了该成语的恰当使用语境,避免误解和不适。
大事去矣是什么意思
大事去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shì qù yǐ。其含义指重大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或补救了。典故来源不明确,可能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覆水难收、木已成舟、无可挽回等。反义词包括转危为安、起死回生、扭转乾坤等。文章提供了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用法,包括滥用成语、与其他近义词混用以及用于过于轻松的场合。
打街骂巷是什么意思
“打街骂巷”是一个描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闹、骂人等不文明行为的成语。该成语源于古代城市中街头吵闹、喧哗的现象。其近义词包括大吵大闹、喧闹无度等,反义词则为文雅有礼、安静守序等。使用时应注打街骂巷的语境和用法,避免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谈话中显得过于粗鲁或不恰当。在公共场合,应避免打街骂巷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规范。
百顺千随
百顺千随是一个成语,读音bǎi shùn qiān suí,意为在任何情况下都顺从、跟随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见。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崇尚忠诚、顺从的品质。百顺千随常被用于形容那些忠诚、听话的人。其近义词包括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等,反义词则包括刚愎自用、独立自主等。该成语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场合,避免误解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大动肝火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动肝火”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详细阐述了“大动肝火”表示某人在某种情况下非常生气,情绪激动到发怒的程度。此外,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和正确用法。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大动肝火”这一成语。
霸道横行
本文介绍了成语“霸道横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仗势欺人、以强凌弱、不讲规矩、不守法度的行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肆意妄为的人或势力。文章还强调了在不同语境下,应准确理解并运用该成语,避免产生误解。
百依百随
百依百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ǎi yī bǎi suí。该成语描述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完全顺从、言听计从的态度。它源于古代对长辈或权威的尊重和顺从。百依百随的近义词有俯首帖耳、唯命是从、言听计从和千依百顺等。反义词包括刚愎自用、反叛不驯和独立自主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含义进行选择,避免过度使用或在需要独立思考和决策的场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