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子绝孙

本文介绍了成语“断子绝孙”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决策导致家族或血脉延续被中断,含有强烈的谴责意味。其典故来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本文还介绍了与“断子绝孙”相关的词汇,如绝嗣无后、香火旺盛等。最后提醒读者在日常交流中应尊重礼貌,避免误用或滥用该成语。
成语 2025-08-01

断杼择邻

“断杼择邻”是一个出自《孟子·离娄下》的成语,含义是在生活、学习中果断决策,择居或择业时慎重选择。典故包括曾子的“断机之教”和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成语强调果断而审慎地做决策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审慎决策、果断决绝等。反义词为轻举妄动、草率行事等。使用时要避免将成语分开理解或误用。正确运用“断杼择邻”这个成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做出明智的决策。
成语 2025-08-01

断纸馀墨

“断纸馀墨”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残存下来的字迹或墨迹,用来形容书籍、文章等文化遗产的残存和珍贵。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事物虽小却有重要意义或价值。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纸张容易损坏,许多珍贵的文献和书籍都会留下“断纸馀墨”的痕迹。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正确用法,并给出了一些例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将“断纸馀墨”这个成语用错,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含义来选择合适的成语。
成语 2025-07-31

断织之诫

断织之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成语,读音为duàn zhī zhī jiè。该成语源于《后汉书·乐羊子传》中的故事,用来比喻母亲对子女的严厉教育,也形容对某事下定决心,不再继续的决心。其近义词包括决心断绝、半途而废等,反义词有半途而兴、锲而不舍等。断织之诫的错误用法是因其小失大或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这个成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成语 2025-07-31

断织劝学

“断织劝学”是一个成语,源自乐羊子之妻的故事,意为通过切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劝勉学习,强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毅力的重要性。该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父母常以此故事教育子女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而乐羊子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保持着这种精神。然而,“断织劝学”不应与消极的词汇或情境联系在一起,也不应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它适用于形容较为困难或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和学习过程。
成语 2025-07-31

断章摘句

断章摘句是一种读书方法,指只选取文章中的部分或一句话,脱离上下文独立运用。这种做法易导致对原意理解不全面或产生歧义。其源于古代读书人为了方便记忆或理解而单独摘录某些章节或句子。然而,断章摘句也被视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读书方法,其近义词包括拆东补西、支离破碎等。在阅读时,应注意整体把握,避免断章摘句地理解。其错误用法包括脱离上下文独立引用、只关注表面意思忽视深层含义以及用于不恰当的场合或目的。因此,在引用或学习时,应注重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
成语 2025-07-31

断章取义

本文介绍了成语“断章取意”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为引用别人的文章或讲话时,只截取某一部分而忽视或误解原意。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和错误用法,并强调了全面理解文章或观点的重要性。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断章取意”这一成语。
成语 2025-07-31

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是一个成语,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仅根据其中的片段或部分来理解或引用,从而曲解原作者的意思。这一成语源于古代读书方法,反映人们在阅读和引用时的常见错误。断章取义的近义词包括曲解原意、摘章取句等,反义词则是通篇理解、全面考虑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详细阐述了断章取义的应用场景和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读书、工作、交流和媒体报道中避免这种误解和歪曲原意的现象。
成语 2025-07-31

断章截句

断章截句是一种不完整的引用或截取文章章节或句子的行为,通常用于形容对原文进行不恰当的断取,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忽略原文的整体意思和上下文关系。这种行为被视为不尊重原文,不负责任的表现,并可能导致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误解。其近义词包括摘章断句、割裂文意、支离破碎等。全面理解、完整引用、全面阐述等是其反义词。断章截句的错误用法包括在引用或翻译时只选取有利部分,忽略原文的整体意思和上下文关系,以及在写作或演讲中频繁使用此方式以追求短暂效果或吸引注意力。
成语 2025-07-31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