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形远世

遁形远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n xíng yuǎn sh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隐藏形体,远离尘世,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或事物。其典故源于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遁形远世的近义词包括隐居山林、避世离俗等,反义词则是浮躁喧嚣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逃避责任或现实的行为,以及在正式的场合或严肃的语境中不宜轻率使用。该成语常常用于描述追求内心平静和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方式和人物。
成语 2025-08-01

遁天之刑

遁天之刑是一个成语,表示违背天理或自然规律所招致的惩罚。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告诫人们不要违背自然法则。遁天之刑的读音为dùn tiān zhī xíng,其含义和典故包括古代经典文献和历史故事的源头。近义词包括逆天而行、自取灭亡、自食其果等。反义词包括顺天应人、遵纪守法、顺应自然等。文章还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成语 2025-08-01

遁天妄行

遁天妄行的读音为dùn tiān wàng xíng,意指违背天理、胡乱行动或行事不切实际。该成语源于古代传说和故事,警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敬畏天地。其近义词包括胡作非为、肆意妄为等,反义词则为循规蹈矩、奉公守法等。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该成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警示,提醒我们在行动中要顺应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
成语 2025-08-01

遁天倍情

遁天倍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n tiān bèi qíng。其含义指违背天理和人情,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该成语强调了人的行为与自然规律、道德伦理相违背的严重性。其出处和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源于对天理人情的尊重和敬畏。近义词包括违情悖理、背道而驰、忤逆不道等。反义词有合情合理、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等。在使用时,要注意不能因个人情绪、私利或追求短暂利益而遁天倍情地行事,否则会伤害他人并自食其果。
成语 2025-08-01

遁俗无闷

遁俗无闷是一个具有深意的成语,读音为dùn sú wú mèn。其含义为能够超脱世俗烦恼,不感到沉闷和困苦,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态豁达,不受世俗束缚,心境自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体现了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的精神。它出自《庄子·逍遥游》等道家经典文献,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作品。近义词包括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等,反义词有沉溺世俗、困于俗务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解其积极面对生活、超脱世俗束缚的真正含义。
成语 2025-08-01

遁世幽居

遁世幽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n shì yōu jū。它指的是避开尘世的纷扰,隐居于深山幽谷或僻静之地,过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追求清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隐士行为。近义词包括避世隐居、隐逸山林、遁迹空门等。反义词包括涉世红尘、投身世俗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的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文章中的例子描绘了不同人物选择遁世幽居的生活方式,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清静无为的生活。
成语 2025-08-01

遁世隐居

遁世隐居的读音为dùn shì yǐn jū。它指的是避开尘世的纷扰,过上清静无为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隐居生活,最早出自《庄子》等先秦典籍。遁世隐居的近义词包括归隐山林、隐居乡野等,反义词则是热衷世俗、追名逐利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详细描述了遁世隐居的含义和用法,并强调了错误使用的情况。因此,在使用遁世隐居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解。
成语 2025-08-01

遁世遗荣

遁世遗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n shì yí róng,表示隐居避世、不追求荣华富贵的生活态度。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名利、权势的淡泊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其源自古代隐士的生活,他们为了内心平静和自由选择隐居,远离尘世喧嚣。遁世遗荣的近义词包括隐居避世、淡泊名利等,反义词为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词义混淆、用法不当以及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
成语 2025-08-01

遁世无闷

遁世无闷是指避开世俗纷扰,过隐居生活,内心并不感到苦闷和不满。该成语最早源于古代隐士的生活态度,出自《论语·述而》。遁世无闷常用来形容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人,并非逃避责任或忽视社会责任的行为。其近义词包括逍遥自在、归隐山林等,反义词包括热衷世俗、沉溺世俗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或误用,应描述真正追求内心平静、自由和宁静的人或行为。
成语 2025-08-01

网站栏目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