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天倍情

遁天倍情

读音

dùn tiān bèi qíng

含义

“遁”意为逃避、违背;“天”指天道、自然规律;“倍”通“背”,意为违背;“情”指人情、常理。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违背天理和人情,形容行为极端不合常理。

典故

  1. 《庄子·养生主》
    庄子在论述养生之道时提到:“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意思是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情,忘记自己的本性,古人认为这是自取灭亡的行为。
  2. 《后汉书·逸民传》
    东汉隐士严光拒绝汉光武帝刘秀的征召,有人批评他“遁天倍情”,但严光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成为高洁之士的代表。

近义词

  1. 逆天悖理:违背天理和道德。
  2. 大逆不道:极端违背伦理纲常。
  3. 倒行逆施:行为违背常理,倒着做事。
  4. 离经叛道:背离正统思想或行为准则。

反义词

  1. 顺天应人:顺应天理和人心。
  2. 合情合理:符合常理和人情。
  3. 循规蹈矩:遵守规矩,不越界。
  4. 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符合自然规律。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故意破坏公物,真是遁天倍情!
    • 不尊重长辈的行为是遁天倍情的。
  2. 小学高年级

    • 历史上有些暴君遁天倍情,最终被人民推翻。
    • 浪费粮食是遁天倍情的做法。
  3. 初中

    • 某些企业为了利益污染环境,简直是遁天倍情。
    • 考试作弊不仅是欺骗,更是遁天倍情的行为。
  4. 高中

    • 统治者若遁天倍情,必会引发社会动荡。
    • 他的极端思想被批评为遁天倍情,不符合时代潮流。
  5. 大学及以上

    • 某些政策忽视民生,被学者指责为遁天倍情。
    • 在科技发展中,违背伦理的研究往往被视为遁天倍情。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顺应天理”

    • ❌ 他做事总是遁天倍情,所以很受欢迎。(应为“顺天应人”)
  2. 误用于褒义

    • ❌ 他的创新精神真是遁天倍情!(“遁天倍情”是贬义词)
  3. 混淆近义词

    • ❌ 他离经叛道,但不算遁天倍情。(二者意思相近,但“遁天倍情”更强调违背天理)
  4. 用于无关场景

    • ❌ 今天的天气真是遁天倍情。(成语不适用于描述自然现象)

“遁天倍情”是一个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违天悖理是什么意思

违天悖理的读音标注拼音:wéi tiān bèi lǐ违天悖理的含义“违天悖理”是一个成语,意为违背天理和常理。其中,“违”表示违背、违反;“天”指天道、天理;“悖”是违背、不合的意思;“理”则指常理、道理。因此,“违天悖理”指做出违背天理和常理的事情,是不合道德、不合正义的行为。违天悖理的典故“违天悖理”的典故源自古代的传说和故事。在古代,人们常常将一些违背天理、不道德的行为视为不祥之兆,并以此告诫后人。例如,有些故事中描述了违反天道、做出悖逆之事的人最终遭到了天谴或不幸的报应,从而形成了“违天悖理”的典故。违天悖理的近义词近义词列表:背道而驰: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做事与目标相违背。逆天

倒行逆施

本文介绍了成语“倒行逆施”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逆着正常的方向或顺序行事,比喻违反常规或常理的行动,暗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本文还列举了一些倒行逆施的实例,并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了解其背景和具体含义,避免误用。

天理人情是什么意思

天理人情的读音天理人情读音为 tiān lǐ rén qíng,其中lǐ和rén均为第三声,其余为第四声。天理人情的含义“天理人情”是指依据天地自然之理和人类社会之常情。它强调了人类行为应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伦理道德,是符合天理和人情的行为。天理人情的典故“天理人情”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了人类行为应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伦理道德。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都有关于天理人情的记载和论述。例如,《左传》中就有“天理昭然,其何可违”的表述,强调了人类行为必须遵循天理的道理。此外,还有许多历史典故和故事也体现了天理人情的观念,如“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天理人情的近义词天经地义

颠倒阴阳

“颠倒阴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ān dǎo yīn yáng。它表示事物完全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是非。该成语源自古代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用来形容某些极端情况或不可思议的事情。其近义词有混淆黑白、颠三倒四等,反义词有井然有序、条理分明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同时指出了误用情况。

逆天犯顺是什么意思

逆天犯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nì tiān fàn shùn。其含义为违背天理、触犯常情,常用来描述不顾自然规律、社会常规或常理的极端行为。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引申出相关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违天逆理、悖理违情、忤逆不道等,反义词为顺天应人、合情合理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谨慎,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滥用或误用。正确的用法是描述那些违背常理、天理或道德的行为。错误的用法可能包括在普通事情或情境中使用,以及在不当的语境中使用。

蔑伦悖理是什么意思

“蔑伦悖理”是一个成语,指轻视或违背人伦道德和常理的行为,具有贬义色彩。该成语源于古代社会对人伦道德的重视,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等。如果行为违背这些规范,则被认为是蔑伦悖理。该成语的近义词有不近人情、离经叛道等,反义词有合情合理、循规蹈矩等。使用时应根据场合和语境正确使用,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对于蔑伦悖理的行为应坚决反对,维护社会道德风尚。

关于不孝的诗词

关于不孝的诗词(第1篇)关于不孝的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罕见。这些诗词不仅揭示了社会道德观念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古代对于家庭伦理、亲情关系的重视。以下是我根据您的需求,整理的一些关于不孝主题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列表《孝经·谏诤章》汉乐府《长歌行》晋·陶渊明《杂诗》唐·白居易《孝妇吟》宋·王安石《孝道歌》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孝经·谏诤章》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曾子曰:“若夫慈爱抚育,奉事父母如大人,此孝之大者。不慈不孝,不祥之民也。”解析:此段出自《孝经》,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若不慈不孝,则被视为不祥之人。汉乐府《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

天理难容是什么意思

天理难容的读音天理难容的拼音为 tiān lǐ nán róng。天理难容的含义“天理难容”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行为违背了天理、公义,以至于无法被容忍或接受。其中,“天理”指的是天地之间的道理、常理,而“难容”则表示极难容忍或接受。天理难容的典故“天理难容”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在古代,人们认为天理是至高无上的,违背天理的行为会受到天道的惩罚。因此,当某个人或事物违背了公义和道德,人们就会用“天理难容”来形容其罪恶至极,不可饶恕。具体典故可追溯到古代的一些故事,比如有人做出极其残忍或恶劣的行为,被人们谴责为“天理难容”。此外,一些文学作品、历史事件中也常常出现这个

违天悖人是什么意思

违天悖人的读音违天悖人(wéi tiān bèi rén)违天悖人的含义“违天悖人”这个成语是指违背天理、违背人情的行为,是一种极度不道德的行为。其中,“违天”指违背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悖人”则指违背人性和人情常理。违天悖人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人们认为天命不可违,而违背天命的行为会受到天道的惩罚。因此,“违天悖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违背天理、人伦道德的行为。例如,在古代社会,对于那些不孝顺父母、不尊重师长、不遵守社会公德等行为,都可以用“违天悖人”来形容。此外,该成语还可以与一些历史事件相联系。比如,在古代战争中,有些将领为了追求胜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使用极其残

天理不容是什么意思

天理不容的读音天理不容的拼音是:tiān lǐ bù róng。天理不容的含义“天理不容”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违背了天理、公理、正义,到极端的程度以至于不能被容忍或接受。其中,“天理”指的是自然的法则或天道的法则,“不容”则表示完全不能容忍。天理不容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于古代的文献,具体典故和出处较为复杂,但大致可以理解为古代人们对于道德、伦理和公理的极度重视,认为某些行为严重违背了这些原则,以至于被视为天理不容。天理不容的近义词1. 众叛亲离2. 罪不可赦3. 人神共愤4. 天地难容5. 泯灭天良这些词语都表示某事或某人极度恶劣,到无法被容忍的地步。天理不容的反义词1. 天经地义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