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纸画字:笔墨间的智慧与趣味
读音
diǎn zhǐ huà zì
含义
- 点:轻轻触碰或标记。
- 纸:书写或绘画的载体。
- 画:描绘或书写。
- 字:文字或符号。
整体含义:形容随意书写或涂画,多指不经思考、潦草敷衍的文字表达,也可引申为轻率地处理文书或承诺。
典故
- 宋代笔记《鹤林玉露》:
记载一位官员在批阅公文时“点纸画字”,草率签字,导致错判案件,后被人弹劾。 - 明代小说《醒世恒言》:
描述商人签订契约时“点纸画字”,未细读条款,最终被欺诈,凸显轻信文字的教训。 - 清代《聊斋志异·考弊司》:
阴司判官“点纸画字”定人生死,暗讽现实中官吏敷衍了事的作风。
近义词
- 信笔涂鸦:随意书写或绘画,侧重无目的性。
- 潦草塞责:匆忙书写以应付差事,含贬义。
- 一挥而就:形容书写迅速,但未必含敷衍之意。
反义词
- 字斟句酌:谨慎推敲文字,力求精准。
- 一笔一画:认真书写,毫不马虎。
- 铁画银钩: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体现重视。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弟弟不会写字,只能拿着笔在纸上点纸画字。
- 老师提醒我们:“写作业不能点纸画字,要写整齐。”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匆忙点纸画字签了名,根本没看合同内容。
- 这幅画虽是点纸画字之作,却意外有种童趣。
初中:
- 历史课上,老师批评某些皇帝批奏折时点纸画字,不理朝政。
- 写作文前先列提纲,避免点纸画字、逻辑混乱。
高中及以上:
- 学术论文必须严谨,点纸画字的态度绝不可取。
- 他点纸画字地签下协议,最终陷入法律纠纷。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艺术创作”:
× “这位画家点纸画字,完成了一幅抽象杰作。”(应为“即兴挥毫”) - 混淆“认真书写”:
× “她点纸画字地抄写课文,字迹工整。”(矛盾) - 错用于“电子输入”:
× “我用键盘点纸画字,打了一篇长文。”(成语特指纸质书写)
小知识:成语“点纸画字”的贬义色彩使其多用于批评场景,若想表达“随意却有趣”的书写,可用“信手涂鸦”替代。
你可能感兴趣
春蛇秋蚓
本文介绍了成语“春蛇秋蚓”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笔触,具有春天的生机与灵动,以及秋天的深邃与细致,常用来赞美作品的精妙之处。出处可能与古代书法艺术有关。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用词不当、断章取义、张冠李戴以及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
东抹西涂
东抹西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dōng mǒ xī tú。它形容字迹潦草或写作不认真,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事马虎、不精细。该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书法家们。此外,它的近义词包括胡乱涂鸦、信手涂鸦等,反义词则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误解或错误用法。文章中有多个例句来具体说明该成语的使用情景。
调墨弄笔
调墨弄笔的读音为tiáo mò nòng bǐ,常用于形容书画、写作等艺术创作过程中对墨色和笔触的精心调整和运用,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其近义词包括挥毫泼墨、妙笔生花、丹青妙手等,反义词则为粗制滥造、不文不画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调墨弄笔展现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技巧和用心。错误用法包括使用场合不当和滥用词语搭配。这篇文章全面介绍了调墨弄笔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正确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雕虫刻篆
雕虫刻篆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文字或艺术上的细微精致,尤其指过分追求细节和技巧而忽视整体的现象。该成语源于古代的篆刻和书法艺术,最早出现在《汉书》中。该成语的发音中,“雕”字发音为第一声,“虫”和“刻”字都发音为第二声,“篆”字发音为第四声。该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过于琐碎、不重视实质内容的倾向。其近义词包括精细雕刻、吹毛求疵等,反义词为大气磅礴、举重若轻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适用的语境和含义,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丹铅甲乙
丹铅甲乙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用来描述用红铅笔和黑铅笔对书籍进行校对和标注的方式,以便区分和记忆。典故源自古代的书画和校对工作,丹铅甲乙代表了不同的标记或批注。这个成语的含义包括校对、批注修订、钩玄提要等近义词,没有明显的反义词。使用丹铅甲乙时需要注意其特定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例如,不应将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中的批注、修改等概念混淆,也不应误用该成语来描述与校对、标注无关的事物或行为。
吹毛索垢
吹毛索垢是一个成语,发音为chuī máo suǒ gòu。它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挑剔和批评,强调对事物的高度敏感和挑剔态度。该成语源于古代宫廷文化,最早出自《晋书·慕容超传》。吹毛索垢的近义词有吹灰求疵、鸡蛋里挑骨头、锱铢必较,反义词包括粗枝大叶、宽宏大量、大度包容。使用时需避免过度挑剔和苛责他人,根据具体情况和语境适度使用。该成语在形容对事物要求严格、注重细节的场景中常见。
长篇累牍
本文介绍了成语“长篇累牍”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文章或讲话内容冗长、篇幅巨大,强调了篇幅过长和内容繁复的特点。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示例,并指出了在不同场合下的正确使用方式。如需更多信息,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不易一字
“不易一字”是一个成语,强调对待文字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其来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文字推敲的讲究,强调不轻易更改每一个字。近义词包括精益求精、逐字逐句、慎重其事等。反义词为草率从事、漫不经心、敷衍塞责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使用,避免误用感情色彩或随意更改成语中的字词。该成语提醒我们在文字上要持有严谨的态度,追求完美的表达。
东涂西抹
东涂西抹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ōng tú xī mǒ。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胡乱涂抹、乱写乱画或胡乱涂抹文字等行为,常用来描述写字或绘画时没有章法、随意涂抹的情景。其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书写习惯。这个成语有时带有贬义,指某些人不认真、不精细地处理事情。但在运用时要注意,该成语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使用,也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质。同时,需要注意不要与其他成语混用或误用语境。
笔歌墨舞
“笔歌墨舞”是一个用于形容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的成语,其含义是笔触和墨色都富有韵律和舞蹈般的动感。它源于古代书法和绘画的欣赏与评价,强调艺术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近义词包括挥毫泼墨、龙飞凤舞和妙笔生花等。反义词为平淡无奇、呆板僵硬。该成语在正确使用场合下,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书法或绘画作品的艺术韵味和表现力。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和滥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