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涂西抹

东涂西抹:一个描绘随意涂写的生动成语

读音

东涂西抹:dōng tú xī mǒ

含义

  • :东方,泛指方向。
  • :涂抹、涂画。
  • 西:西方,泛指方向。
  • :擦、涂。

整体含义:形容随意涂写、乱画,也比喻写作或绘画时缺乏章法,随意发挥。后来也引申为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典故

  1. 唐代卢仝的《示添丁》诗
    唐代诗人卢仝在《示添丁》中写道:“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这里的“涂抹”形象地描绘了孩子随意涂画的情景,后来演变为“东涂西抹”。
  2. 宋代文人的书画评论
    宋代文人常用“东涂西抹”批评书画作品缺乏章法,如米芾在《画史》中曾用此语形容某些画作过于随意。
  3. 清代小说中的用法
    《红楼梦》中曾用“东涂西抹”形容贾宝玉小时候在书本上乱画的行为,体现其顽皮性格。

近义词

  1. 信笔涂鸦:随意书写或绘画,不加思考。
  2. 胡乱涂抹:形容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3. 率尔操觚(shuài ěr cāo gū):指不经思考就动笔写作,含贬义。
  4. 粗制滥造:形容做事马虎,不注重质量。

反义词

  1. 精雕细琢:形容做事认真细致,追求完美。
  2. 一丝不苟:形容态度严谨,毫不马虎。
  3. 字斟句酌:写作或说话时仔细推敲,力求准确。
  4. 工笔细描:绘画或写作时注重细节,刻画精细。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弟弟在墙上东涂西抹,把白墙画得乱七八糟。
    • 老师批评小明:“作业不能东涂西抹,要认真写!”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这幅画看起来像是东涂西抹的,完全没有章法。
    • 写作文时不要东涂西抹,要先想好再动笔。
  3. 初中

    • 他的笔记本上东涂西抹,连自己都看不清写了什么。
    • 考试时东涂西抹的答案,很难得到高分。
  4. 高中

    • 这篇论文结构混乱,像是东涂西抹拼凑而成的。
    • 艺术家创作时虽然可以自由发挥,但不能东涂西抹毫无章法。
  5. 成人/文学

    • 他的书法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并非简单的东涂西抹。
    • 现代抽象画并非东涂西抹,而是蕴含深刻的思想。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东拼西凑”

    • ❌ 错误例句:这篇文章是东涂西抹来的,没有原创内容。
    • ✅ 正确说法:这篇文章是东拼西凑来的,没有原创内容。
  2. 误用为“随意修改”

    • ❌ 错误例句:领导东涂西抹地改了我的方案。
    • ✅ 正确说法:领导随意修改了我的方案。
  3. 误用为“四处涂鸦”

    • ❌ 错误例句:他在景区东涂西抹,破坏了文物。
    • ✅ 正确说法:他在景区乱涂乱画,破坏了文物。
  4. 误用为“漫不经心”

    • ❌ 错误例句:他做事总是东涂西抹的,不够专注。
    • ✅ 正确说法:他做事总是漫不经心的,不够专注。

总结:“东涂西抹”多用于形容书写、绘画或创作的随意性,不能泛泛用于形容做事马虎或拼凑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丹青的诗词

关于丹青的诗词(第1篇)关于丹青的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艺术与美的体现,在历代诗歌中,都可见其精妙的描述和深沉的意境。下面就列举出部分含有“丹青”字句的经典古诗词,以及对应的原文、作者和朝代。一、《青门引·丹青娟秀》 宋·王安石原文:丹青娟秀。天教分付、与芳兰。轻拂素纨,试呈新样,犹记得、绣床开处春风暖。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解析:此诗中的“丹青”指画笔与画技,形象地描绘了画家挥毫泼墨、精雕细刻的场景。王安石用“娟秀”一词形容丹青的精细之美,再通过轻拂素纨等意象,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绘画场景。二、《题画图》 宋·文同原文:眼见飞鸿戏石栏,丹青巧夺造化权。风生万壑飞龙虎

关于墨的诗词

关于墨的诗词(第1篇)关于墨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绘意境的重要载体。下面将为您呈现几首与墨相关的古诗词,包括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墨池轩》原文: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笔墨承此景,写绘诚为良。作者:韦应物朝代:唐解析:此诗描绘了山光月色之美,同时强调了笔墨在此美景中的重要性。笔墨作为绘画、书写的工具,诚为良伴,能将自然之美景尽收笔下。二、宋代书法家、诗人米芾的《题墨梅图》原文:洗砚池塘春意动,疏花点点缀晴空。轻烟淡月入画卷,笔下生辉映画屏。作者:米芾朝代:宋解析:此诗描绘了洗砚池畔的梅花盛开,疏花点点,轻烟淡月映照其中,笔下生辉,将墨梅的美丽与神

关于娜的诗词

关于娜的诗词(第1篇)关于“娜”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宋·刘克庄娜婀风柳态,盈盈倚窗前。玉容春自浅,花色露初鲜。《蝶恋花·春景》作者:宋·晏殊娜婀舞袖翻金钿,翠楼深锁春光。二、作者与朝代《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刘克庄,宋朝人。《蝶恋花·春景》——作者晏殊,宋朝人。三、诗词解析《木兰花慢·娼女纳凉》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娼女在窗前纳凉的场景。其中,“娜婀风柳态”一句,以娜婀形容女子体态的轻盈柔美,风柳则象征着女子身姿的婀娜多姿。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光中倚窗纳凉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婉约的美感。《蝶恋花·春景》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女子的舞姿。其中,“

东砍西斫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砍西斫”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同时给出了多个例句。该成语形容到处乱砍乱劈,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通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或情绪激动、急躁不安。文章还探讨了东砍西斫的错误用法场景,如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盲目行为。通过本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

东抹西涂

东抹西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dōng mǒ xī tú。它形容字迹潦草或写作不认真,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事马虎、不精细。该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书法家们。此外,它的近义词包括胡乱涂鸦、信手涂鸦等,反义词则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误解或错误用法。文章中有多个例句来具体说明该成语的使用情景。

关于重的诗词

关于重的诗词(第1篇)关于“重”的诗词全文及其解析一、江城五月落梅花,极目钟山思物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木兰院》作者:杜牧(唐)朝代:唐代解析:此诗描绘了扬州禅智寺的景象,以“重”字来表现钟山之稳重与历史之厚重。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宋)朝代:宋代解析:此诗以“重”字形容人生经历的厚重与深沉,表达人生经历的厚重感。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作者:郑燮(清)朝代:清代解析:此诗中的“重”字用来形容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表达出一种不屈不挠、重于泰山的精神。四、江水映天色,孤帆重去来——李煜《送别》作者:李煜(唐)朝代:唐代解析:此

点指画字

点指画字的读音为“diǎn zhǐ huà zì”,是一个成语,意思为用手指点着字句来读或解释,强调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讲解。该成语源于古代读书人为了准确理解书籍内容而采用的方法。点指画字含有仔细阅读、推敲字句的意思,其近义词包括逐字逐句细读、深思等,反义词为一目十行、泛泛而谈等。使用点指画字时需注意场合和语境的适宜性,避免过度使用或与其他近义词混淆。

历代诗人如何用诗词赞美画圣吴道子的艺术成就

本文介绍了吴道子的诗词及其艺术成就。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吴道子的绘画技艺和作品的影响力,通过古诗词赞美了吴道子的卓越才华和作品魅力。吴道子的画作与诗词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吴道子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纸画字

点纸画字的读音和含义被详细解释,该成语比喻用文字表达意思或形容书写工整、清晰易读。典故源于古代的书写文化,强调文字的精确性和清晰度。近义词包括精确无误、笔墨精良、清晰明了等,反义词为草率从事、模糊不清、漫不经心等。使用时需留意语境和搭配,避免不当使用。

吊儿郎当

吊儿郎当的读音为diào ér láng dāng,用来形容人态度不端正、举止轻浮、不负责任。其含义源于对不负责任、轻浮行为的描述和批评。这个词语没有确切的典故,但可能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和某些地方方言的习惯用语有关。其近义词包括漫不经心、随随便便等,反义词则为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滥用词语、不恰当的搭配以及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