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刻篆: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读音
diāo chóng kè zhuàn
含义
- 雕:雕刻,精细加工。
- 虫:古代指鸟虫书,一种笔画如虫形的篆书字体。
- 刻:刻画,雕琢。
- 篆:篆书,古代的一种字体。
整体含义:原指雕刻虫书、篆字的小技巧,后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琐碎的文字修饰,多含贬义,强调技艺虽精巧但无大用。
典故
- 汉代扬雄的自我批判:
西汉文学家扬雄早年以辞赋闻名,晚年却认为辞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法言·吾子》),意指这些文辞技巧如同雕琢虫书篆字,真正的有志之士不屑于此。 - 《北史·李浑传》的引申:
北朝李浑曾讽刺文人“雕虫小技,不如相如”,借司马相如的典故,暗指华丽文风徒有其表。 - 唐代李白的化用:
李白《与韩荆州书》中自谦“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以“雕虫”喻指自己的诗文才能微不足道。
近义词
- 雕虫小技:侧重技艺的琐碎无用。
-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忽视实质。
- 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技巧,含贬义。
- 繁文缛节:比喻繁琐无意义的规矩。
反义词
- 大巧若拙:真正的技艺看似朴拙。
- 返璞归真:回归本质,摒弃浮华。
- 言简意赅:语言简洁而内容深刻。
- 经国大业:指治国安邦的重要才能(如曹丕《典论·论文》称文章为“经国之大业”)。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弟弟总爱在作业本上画花边,妈妈说这是“雕虫刻篆”,不如把字写端正。
- 这篇作文用了太多成语,老师批评它“雕虫刻篆”,缺少真情实感。
-
小学高年级:
- 与其在手抄报上雕虫刻篆,不如多读几本好书。
- 他的科学报告没有堆砌术语,避免了雕虫刻篆的毛病。
-
初中:
- 网络小说若只追求辞藻华丽,难免沦为雕虫刻篆之作。
- 辩论赛中,对方辩手雕虫刻篆地抠字眼,反而暴露了逻辑漏洞。
-
高中及以上:
- 学术论文应注重思想深度,切忌雕虫刻篆式的文献堆砌。
- 苏轼批评西昆体“雕虫篆刻”,主张“文以载道”的朴素文风。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这位书法家的雕虫刻篆功力深厚,令人赞叹。”(应改用“笔法精妙”等词。)
-
混淆对象:
- ❌“他修理汽车的技术真是雕虫刻篆。”(该成语仅用于文字或艺术领域。)
-
脱离语境:
- ❌“团队合作要避免雕虫刻篆。”(与“琐碎技能”无关,应改为“各自为政”。)
-
过度引申:
- ❌“政府政策不能雕虫刻篆。”(政策制定无关“小技”,宜用“流于形式”。)
总结:“雕虫刻篆”犹如精致的微雕,虽可赏玩却难成大厦之梁。用之得当,可讽喻华而不实;用之不当,则可能词不达意。
你可能感兴趣
彫虫小技
文章介绍了“彫虫小技”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如微技妙艺、小巧玲珑等,以及反义词如粗制滥造、平淡无奇等。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和语境。最后指出了错误使用的情况,并强调了正确用法是赞美和尊重微小但精湛的技艺或技术。
雕虫小艺
“雕虫小艺”是一个成语,形容某种微小、琐碎的技艺或能力。其源自古代文人自谦的表达,用来指代自己从事的微小技艺,如篆刻、书法等。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注重细节的技巧,但可能缺乏整体的意义或价值。其近义词包括微不足道、小巧玲珑、细枝末节,反义词则是博大精深、出类拔萃等。使用“雕虫小艺”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误用或滥用。
雕虫薄技
“雕虫薄技”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虽然微小但需要精雕细琢的技能或技艺。它强调细微之处也需要努力和专注,以及在特定领域中的专业技能或知识。典故源自古代中国文学创作,用来形容字句上的精细雕琢。近义词包括微技小艺、雕章琢句等,反义词为粗制滥造、博大精深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或在不当场合使用。例句展示了雕虫薄技在细微细节上的突破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关于衣的诗词
关于衣的诗词(第1篇)关于衣的诗词一、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白丝杂乱袍,丝被扬罗衣。【作者】:佚名【朝代】:汉朝【解析】:这首诗借园中植物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劝勉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光阴。其中,“白丝杂乱袍”一句描述了衣物的杂乱,寓意时光易逝,要珍惜当下。二、李白《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雕虫小技
雕虫小技是指一种细致入微、小巧精致的技艺,形容需要高度技巧和耐心完成的工作。典故源自古代雕刻艺术,最早出现在《史记》中。该成语含有精湛技艺的含义,常被用来形容某些技能或技术虽然微小,但却需要精细的技巧。近义词包括精妙技艺、小巧玲珑、细微技巧、匠心独运等。反义词为粗制滥造、大而化之、粗枝大叶等。使用时应避免误用,注意语境和用法。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雕虫小技的应用和赞叹。
蝇头小楷是什么意思
蝇头小楷的读音标注拼音:yíng tóu xiǎo kǎi蝇头小楷的含义“蝇头小楷”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字迹非常小,如同苍蝇头一般大小。它通常用来形容书法或手写文字的精细程度,也常用来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字体非常小,难以辨认。蝇头小楷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书法艺术。在古代,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许多人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书法。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一些人会刻意将字写得非常小,以展示自己的技艺。因此,“蝇头小楷”这个成语便应运而生,用来形容那些字迹精细、技艺高超的书法作品。此外,“蝇头小楷”也与古代的书籍有关。在古代,书籍通常是用毛笔手写的,为了节省纸张和墨水,书写者会
彫虫篆刻
彫虫篆刻是一种精细的雕刻艺术,其含义为对文字或图案进行精细雕刻的技艺。这一艺术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青铜器时代。彫虫篆刻的近义词包括精雕细琢、镂刻精工等,反义词为粗制滥造、草率从事等。使用彫虫篆刻时需注意其适用范围和语境,应特指雕刻技艺而非所有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让人感受到古代工艺的精湛之处。
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在艺术、设计、创作等方面的独特构思和巧妙技巧。源自古代工匠文化,赞美创新和独特性,并体现对工匠精神和技艺的尊重。近义词包括独具匠心、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等。反义词为千篇一律、老套陈规、平庸无奇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设计作品、电影、艺术品等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实例。但需注意,不应用于形容平凡事物或不当语境中。
雕虫小事
“雕虫小事”是一个成语,读音diāo chóng xiǎo shì,意指微小而琐碎的事情,常用来形容微不足道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典故源自古代文人墨客写字时的雕刻小图案,逐渐演变为形容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务。近义词包括微不足道、琐碎小事等,反义词为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个成语在适当场合使用,避免用于重要或正式的场合,也避免用于贬低他人工作或努力。例如,“这只是一些雕虫小事,不值得大费周章去处理。”在使用时需注意尊重他人的工作和努力。
关于文的诗词
关于文的诗词(第1篇)关于“文”的诗词一、诗经《关雎》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原文:文王之德之纯兮,有文武之道焉。解析:这句诗体现了文王之道,指出了其品德纯正和有文武之道的特点。二、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而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文以秀才之诗,飞羽觞而醉月。作者:李白朝代:唐解析:此诗中,“大块假我以文章”一句中“文章”二字,即指文化、文明等,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赞美。三、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夫四海为家,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