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薄技

雕虫薄技

读音

diāo chóng bó jì

含义

  • :雕刻,修饰。
  • :古代指鸟虫书,一种篆书变体,笔画如虫形,常用于印章或装饰。
  • 薄技:微不足道的技能。

整体含义: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艺或小技巧,常含自谦或轻视之意。

典故

  1. 汉代扬雄的自我批判
    西汉文学家扬雄早年擅长辞赋,晚年却认为这些不过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法言·吾子》),意指辞赋如同雕刻虫书般琐碎,真正的志向远大者不屑于此。
  2. 《北史·李谔传》中的劝谏
    隋朝李谔批评浮华文风时,称“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将华丽文笔比作“雕虫薄技”,主张文章应注重实用。
  3. 唐代李白的豪迈
    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自谦“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实则暗含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反衬这一成语的谦抑用法。

近义词

  1. 雕虫小技:与“雕虫薄技”几乎同义,强调技艺的微不足道。
  2. 旁门左道:指非正统的技能或方法,略带贬义。
  3. 奇技淫巧:形容过于精巧却无实用价值的技艺。
  4. 微不足道:泛指事物渺小,不值得一提。

反义词

  1. 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内容深刻的作品。
  2. 登峰造极:形容技艺或成就达到极高境界。
  3. 大巧若拙:真正的巧妙看似朴素,与“雕虫”的刻意修饰相反。
  4. 经国大业:指关乎国家大事的才能或事业(出自曹丕《典论·论文》)。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语境)

  1. 弟弟折的纸飞机飞不远,他嘟囔道:“这只是雕虫薄技啦!”
  2. 老师表扬小红的画,她害羞地说:“我这点雕虫薄技,比不上大家。”

中学阶段(文学化表达)

  1. 他精通魔术,却谦虚地称这些不过是“雕虫薄技”。
  2. 网络上的炫技视频看似惊艳,实则多为雕虫薄技,缺乏深度。

高中及以上(议论/文言)

  1. 文人若只沉迷于辞藻雕琢,终将沦为雕虫薄技之徒。
  2. 科技发展需要突破性创新,而非拘泥于雕虫薄技的改良。

职场/社会场景

  1. 面试时,他未炫耀软件操作,坦言:“这些雕虫薄技,贵公司更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企业家警示团队:“满足于雕虫薄技,迟早被市场淘汰。”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重大成就
    ×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只是雕虫薄技。”(贬低重大贡献,不合语义)
  2. 混淆自谦与客观评价
    × “你的科研成果是雕虫薄技。”(对方可能认为被侮辱)
  3. 脱离技艺范畴
    × “他跑步速度慢,真是雕虫薄技。”(成语仅指“技艺”,不适用能力缺陷)
  4. 过度贬低传统文化
    × “书法不过是雕虫薄技,早该淘汰。”(忽略其艺术价值,用法偏激)

注意:成语多用于自谦或善意批评,若直接评价他人技艺,易显得傲慢,需结合语境谨慎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

片长薄技是什么意思

片长薄技的读音为piàn cháng bó jì,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项技艺虽然有一定的特长或能力,但并不出色或卓越。这个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可能源于古代对技艺的描述和评价。其近义词有微技小艺、平凡之技、普通技能等,反义词包括出类拔萃、独步天下等。使用片长薄技时需注意语境恰当,避免贬低他人或过度夸张描述。例句展示了在不同场合下片长薄技的应用。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谚语,强调拥有实用技能的重要性。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一项技能相当于拥有自立、谋生和创造价值的能力,比单纯积累财富更为宝贵。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民间谚语。近义词包括“一技之长胜过千金财富”等,反义词则是“重财轻技”。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和运用,避免误解和滥用。这篇文章通过多个角度阐述了这句话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

薄技在身

薄技在身的读音为bó jì zài shēn,意味着拥有虽不精湛但足以赖以生存或谋生的技能。该成语源于古代的技艺传承,强调掌握技能的重要性,并带有自谦意味。其近义词有一技之长、微技自保、身怀绝技等。反义词为一无所长、毫无所知、庸庸碌碌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误用。

关于丹青的诗词

关于丹青的诗词(第1篇)关于丹青的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艺术与美的体现,在历代诗歌中,都可见其精妙的描述和深沉的意境。下面就列举出部分含有“丹青”字句的经典古诗词,以及对应的原文、作者和朝代。一、《青门引·丹青娟秀》 宋·王安石原文:丹青娟秀。天教分付、与芳兰。轻拂素纨,试呈新样,犹记得、绣床开处春风暖。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解析:此诗中的“丹青”指画笔与画技,形象地描绘了画家挥毫泼墨、精雕细刻的场景。王安石用“娟秀”一词形容丹青的精细之美,再通过轻拂素纨等意象,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绘画场景。二、《题画图》 宋·文同原文:眼见飞鸿戏石栏,丹青巧夺造化权。风生万壑飞龙虎

关于针的诗词

关于针的诗词(第1篇)关于针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便有着丰富的表达。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一些关于针的古诗词,包括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词列表《闺怨诗》作者:李白(唐)原文:针线情深绣细纱,独坐闺中思君家。花落人独立,绣针映月光。解析:此诗描绘了女子独自绣花、思念家人的情景,通过针线之细、月光之映,传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刘长卿(唐)原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有谁知我意,独坐绣针迟。解析:此诗中虽然未直接提及“针”,但“独坐绣针迟”这一句反映了女子在严寒中孤独刺绣的情景。《织锦图回文诗》作者:梅尧臣(宋)原文:彩线穿针小巧技,

彫虫小技

文章介绍了“彫虫小技”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如微技妙艺、小巧玲珑等,以及反义词如粗制滥造、平淡无奇等。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和语境。最后指出了错误使用的情况,并强调了正确用法是赞美和尊重微小但精湛的技艺或技术。

雕虫小艺

“雕虫小艺”是一个成语,形容某种微小、琐碎的技艺或能力。其源自古代文人自谦的表达,用来指代自己从事的微小技艺,如篆刻、书法等。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注重细节的技巧,但可能缺乏整体的意义或价值。其近义词包括微不足道、小巧玲珑、细枝末节,反义词则是博大精深、出类拔萃等。使用“雕虫小艺”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误用或滥用。

描写人渺小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人渺小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引用古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详细解读了诗词中描绘人在自然、宇宙面前的渺小感,以及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文章强调了诗词的艺术价值和人生哲理,提醒人们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这些描写人渺小的诗词不仅展现了诗人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也传达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微小与无力。

尺寸之功

“尺寸之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虽然功劳微小但通过努力和付出得来的成就。其最早源于战国时期,表示对每一份工作的珍惜和在细微之处见真功的精神。该成语的拼音为chǐ cùn zhī gōng。尺寸之功的近义词有微薄之力、涓埃之功、一得之功等。反义词包括一无所获、毫无寸功、无所建树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尺寸之功的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错误用法示例亦被指出,提醒读者注意语境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不当造成歧义或误解。

雕虫末技

雕虫末技是一种形容微小琐碎的技艺或学问的成语,源于古代文学创作的典故。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些技艺或学问虽然精细但缺乏宏大的意义或价值。其近义词包括细枝末节、小道消息和琐碎之事等,反义词则为宏篇巨制、大义之举和要言妙道等。错误使用此成语可能会产生误解或给人以不尊重的感觉,因此需要合理使用,避免在不当场合使用,保持其原有的含义和价值。文章提供了雕虫末技的典故、含义、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等内容。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