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栎庸材
读音
樗栎庸材:chū lì yōng cái
含义
- 樗(chū):指臭椿树,木质疏松,不成材。
- 栎(lì):指栎树,木质坚硬但纹理杂乱,难以加工。
- 庸材:平庸无用的材料。
整体含义:比喻才能平庸、不堪大用的人或物,多用于自谦或贬低他人。
典故
- 《庄子·逍遥游》:
惠子对庄子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则反驳道,樗树虽无用,却可逍遥自在地生长,免受砍伐之苦。 - 《庄子·人间世》:
栎树因木质不佳,被木匠视为“散木”(无用之木),反而因此免遭砍伐,得以长寿。
这两个典故共同形成了“樗栎庸材”的比喻,强调看似无用之物反而能保全自身,但后来多用于形容人才能平庸。
近义词
- 碌碌无为:形容人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 凡夫俗子:指普通人,缺乏出众才能。
- 驽马铅刀:比喻才能低下,不堪大用。
- 酒囊饭袋:形容只会吃喝、毫无用处的人。
- 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反义词
- 栋梁之材: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 人中龙凤:形容杰出、非凡的人物。
- 才高八斗:形容才华极高。
- 出类拔萃:指超出同类,非常优秀。
- 卓尔不群:形容人才德出众,与众不同。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谦虚地说:“我只是樗栎庸材,比不上班上的学霸。”
- 老师鼓励道:“不要总说自己樗栎庸材,努力就能进步。”
-
小学高年级:
- 他虽然自嘲是樗栎庸材,但做事很认真。
-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认定自己是樗栎庸材。
-
初中:
- 与其自怨自艾,认为自己樗栎庸材,不如脚踏实地学习。
- 他总说自己是樗栎庸材,其实只是缺乏自信。
-
高中:
- 在人才济济的团队里,他常感叹自己是樗栎庸材。
- 与其做樗栎庸材,不如奋起直追,提升自己。
-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领域,他自谦为樗栎庸材,实则见解独到。
- 真正的智者不会因一时挫折就认定自己是樗栎庸材。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词:
- ❌ “他是樗栎庸材,深受大家喜爱。”(错误,该词含贬义或自谦,不能用于赞美。)
-
形容物品:
- ❌ “这台机器是樗栎庸材,完全不能用。”(该词多用于形容人,不适用于物品。)
-
过度自谦:
- ❌ “我樗栎庸材,连扫地都不会。”(过度贬低自己,显得不真诚。)
-
用于赞美他人谦虚:
- ❌ “他总说自己是樗栎庸材,真是谦虚。”(该词本身含贬义,不宜用于夸人谦虚。)
-
与“大器晚成”混淆:
- ❌ “他虽然现在表现一般,但可能是樗栎庸材,将来会成功。”(“樗栎庸材”指无用之才,与“大器晚成”意思相反。)
总结:“樗栎庸材”多用于自谦或批评他人才能平庸,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才薄智浅
“才薄智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bó zhì qiǎn,用于描述人的才能和智慧有限。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交流,反映人们面对自身能力不足时的自谦态度。其近义词如“才疏学浅”等,反义词如“才华横溢”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情境,避免在夸赞、描述成就或过度批评他人时使用。该成语提醒人们应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并持续学习和提升。
才蔽识浅
“才蔽识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bì shí qiǎn,指由于才能和见识有限而无法完全理解和处理事物。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用于形容学识有限、缺乏深度理解和全面认识的人。其近义词有学识浅薄、见闻不广、才疏学浅等,反义词有学富五车、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包括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以及用于贬低他人而非表达自我反思和学习的态度。文章通过解释和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德薄才疏
本文介绍了成语“德薄才疏”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不够高尚,才能也有限。典故源于《汉书·贾谊传》。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例句和用法注意事项,提醒读者在使用时不能随意滥用,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和误解。
才轻德薄
才轻德薄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都不足。其含义是才能不够出众,品德也不够深厚。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评价,强调个人品德与才能的双重重要性。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表述。它的近义词包括德薄能鲜、才疏学浅等,反义词则是才高行厚、德艺双馨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语气,避免滥用和误用。
引玉之砖是什么意思
引玉之砖的读音标注拼音:yǐn yù zhī zhuān引玉之砖的含义“引玉之砖”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原意是自谦之词,用来表示自己提出的东西或建议虽然不成熟或简单,但希望能引出别人的高见或更好的建议。它常常用来表示谦虚的态度,同时也带有一种期待和引导的意味。引玉之砖的典故此成语并无特定典故,但与“抛砖引玉”意思相近。在古代,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而玉则是贵重的装饰品。用砖来引出玉,就如同用简单的东西引出更好的东西。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在学术、艺术或讨论中,自己先提出一个粗浅的见解或作品,以期望能引出他人更高明的见解或作品。引玉之砖的近义词抛砖引玉谦词敬意献丑拙见引玉之砖的反义词班门弄斧(指在
德薄才鲜
本文介绍了成语“德薄才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道德和才能方面的不足,源自古代文人自谦之语。其近义词包括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反义词则为才高八斗、德艺双馨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场合、用于轻视他人以及与其他词语混用等错误用法。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语境中的应用,同时也强调了保持谦逊心态的重要性。
刍荛之见
本文介绍了“刍荛之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及反义词。刍荛之见指以粗陋的言论或建议提出看法或意见,源于古代智者以朴素言论指导行为的典故。其近义词有浅见之识、微言大义等,反义词有高论高见、深谋远虑等。文章还提到了刍荛之见的错误用法示例,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语境及与其他词语的区分。
淑质英才是什么意思
淑质英才的读音淑质英才的拼音是shū zhì yīng cái。淑质英才的含义"淑质英才"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质和才能都非常优秀。其中,"淑质"指的是人的品质美好、纯洁,而"英才"则是指才能出众、才华横溢的人。因此,"淑质英才"这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一个人品质美好、才能出众。淑质英才的典故"淑质英才"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源于古代对人才品质的赞美。在古代文化中,人们常常用美好的词语来赞美有才能、有品德的人,而"淑质英才"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找到,例如《诗经》等文献中就有类似的表达。淑质英才的近义词德才兼备:形容人的品德和才能都十分优秀。才貌
人微权轻是什么意思
“人微权轻”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地位低下,权力微弱,影响力有限。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用来描述那些虽然有一定能力但由于地位、权力等因素而无法发挥影响力的人。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地位低下、势单力薄等,反义词为权重势大、举足轻重等。在日常语境中,人微权轻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公司里的资深员工或新同事由于地位不高,其意见或建议往往被忽视。此外,在社交场合或其他领域也存在这种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微言轻”并非自谦之词,且不能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因此,在使用时需正确理解其含义并避免误用。
泛泛之人
泛泛之人的读音为fàn fàn zhī rén,用于形容没有显著特点或成就的普通人。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出处,常被用来形容在人群中不显眼的人。泛泛之人字面上意为普通、平凡的人,其近义词包括普通人、凡夫俗子、平民百姓等。反义词则包括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等形容有特殊才能或成就的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贬低或侮辱他人的语境,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价值。文章还提供了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