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收兵

成语「草草收兵」详解

读音

cǎo cǎo shōu bīng

含义

「草草」意为匆忙、马虎、不认真;「收兵」原指军队撤回或停止战斗,引申为结束某项工作或活动。整个成语形容匆忙马虎地结束某项工作或事情,没有认真负责地完成。

典故

  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侯使郤至如楚乞师,楚子问诸屈完,对曰:’师出无名,事必不捷。’楚子曰:’吾欲观兵于周疆。’对曰:’君其问诸水滨。’晋侯使郤至如楚乞师,楚子问诸屈完,对曰:’师出无名,事必不捷。’楚子曰:’吾欲观兵于周疆。’对曰:’君其问诸水滨。’晋师乃还,草草收兵。”这是最早记载”草草收兵”的文献之一,描述晋国军队匆忙撤军的情形。
  2.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与刘邦对峙时,项羽因粮草不足而”草草收兵”,导致最终失败。这个典故常被用来形容因准备不足或考虑不周而匆忙结束行动。
  3. 《资治通鉴》中记载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叛乱时,朝廷军队因指挥不当多次”草草收兵”,未能有效镇压叛乱,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近义词

  1. 敷衍了事:做事不认真,随便应付一下就算完成。
  2. 虎头蛇尾: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3. 半途而废: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
  4. 草率从事:做事不认真细致,马虎草率。
  5. 仓促了事:匆忙地结束事情,没有认真完成。

反义词

  1. 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2.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3. 精益求精: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4. 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5.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有恒心。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例句:

  1. 小明做作业总是草草收兵,所以经常被老师批评。
  2. 我们不能草草收兵地打扫教室,要每个角落都清理干净。
  3. 画画时要认真,不能草草收兵就交作业。
  4. 种花要每天浇水,不能草草收兵就不管了。
  5. 读课文要读完整,不能草草收兵只读一半。

小学高年级(4-6年级)例句:

  1. 这次科学实验很重要,我们不能草草收兵,必须认真记录每个数据。
  2. 写作文要有头有尾,不能草草收兵,最后一段要好好写。
  3. 大扫除时,班长提醒大家不要草草收兵,要彻底打扫干净。
  4. 复习考试不能草草收兵,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过一遍。
  5. 植树活动结束后,老师检查我们是否草草收兵,树苗是否种牢固了。

初中例句:

  1. 这次班级辩论赛准备不足,最后只能草草收兵,效果很不理想。
  2. 项目进行到一半就草草收兵,导致前期投入全部白费。
  3. 历史老师批评有些同学写论文草草收兵,缺乏深入分析。
  4. 校运会因突然下雨而草草收兵,许多项目被迫取消。
  5. 社区环保活动不能草草收兵,垃圾分类的宣传要持续进行。

高中及以上例句:

  1. 这家公司新产品研发草草收兵就推向市场,结果因质量问题损失惨重。
  2. 外交谈判不能草草收兵,必须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3. 学术研究最忌讳草草收兵,每个结论都需要充分论证。
  4. 城市改造工程如果草草收兵,很可能会留下许多隐患。
  5. 医疗改革是长期工程,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草草收兵。

错误用法

  1. 错误场景:形容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
    错误例句:”他做事效率很高,总是能草草收兵完成任务。”
    解析:”草草收兵”带有贬义,不能用于表扬工作效率高。
  2. 错误场景:形容有计划地提前结束活动。
    错误例句:”由于天气突变,主办方明智地决定草草收兵。”
    解析:这种情况下应该用”提前结束”或”适时终止”,”草草收兵”暗示了不负责任的态度。
  3. 错误场景:形容精简流程提高效率。
    错误例句:”公司优化流程,草草收兵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
    解析:这里混淆了”精简”与”草率”,应该用”精简流程”或”优化步骤”。
  4. 错误场景:形容灵活调整策略。
    错误例句:”面对市场变化,企业及时草草收兵,转向新领域。”
    解析:战略调整不等于马虎结束,应该用”战略转型”或”及时调整”。
  5. 错误场景:形容节约时间的行为。
    错误例句:”为了赶时间,我草草收兵地吃完了早餐。”
    解析:快速吃饭可以用”匆匆吃完”,”草草收兵”用在这里不恰当且夸张。
草草收兵.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等闲视之

等闲视之的读音为děng xián shì zhī,表示对事情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的态度。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描述,逐渐在日常中广泛应用。等闲视之的近义词有轻视、漠视、疏忽、忽视,反义词则包括郑重其事、慎重其事、重视、严肃对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避免在庄重场合误用,并需区分与其他词语的细微差别。例句展示了等闲视之的错误和正确用法。

藏形匿影

藏形匿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g xíng nì yǐng,意思是隐藏形体和影子,形容人或物隐藏得非常隐蔽,不易被人发现。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的隐士文化,出处可以追溯到《庄子·列御寇》等文献。藏形匿影的近义词包括隐姓埋名、销声匿迹等,反义词则是显山露水、暴露无遗等。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合适的用法,避免错误使用。该成语在描述人或事物的隐蔽性方面非常贴切,例如描述某个人的行踪不定或某个野兽的踪迹难以寻找等。

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一丝不苟的读音拼音:yī sī bù gǒu。一丝不苟的含义一丝不苟,形容人做事认真细致,一点一滴都不马虎。一丝一毫都严格对待,不草率从事。这个成语强调了做事情的严谨性和精确性。一丝不苟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纺织工作。在古代,纺织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需要一丝不苟地操作。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就会导致整个布匹的报废。因此,人们常用“一丝不苟”来形容纺织工人在工作中的认真态度。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不马虎草率的态度。此外,这个成语还有其他典故和出处。比如,明朝的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就有“凡天下事,其精明处,则无不本诸一心之独运,一丝不苟”的描述。这句话也强调了做事情要

入铁主簿是什么意思

"入铁主簿"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ù tiě zhǔ bù",用来形容人做事认真、严肃、严谨,像铁一般坚定不移。典故源自古代一位名叫张飞的主簿,他对待工作极为认真。近义词包括严谨、精细、缜密、认真等。反义词为马虎、敷衍、粗心、轻率。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表达意思,避免误解和误用。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

当行本色

当行本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āng háng běn sè。它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表现完全符合其本身的特性和风格,展现专业能力和个性魅力。该成语强调专业性和个人特性的结合,表现出色、得心应手的状态。其近义词有恰如其分、游刃有余、独具匠心、卓尔不群等。反义词包括勉为其难、半途而废、不得要领等。当行本色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用错场合和滥用等错误用法。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当行本色在不同场景中的恰当运用。

博闻多识

博闻多识是一个成语,意为学识广博,知识丰富。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礼记·大学》。该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其近义词有“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褒义色彩,避免用错场合或用错对象。例如,不应将“博闻多识”用来形容只是表面上涉猎广泛但没有深入研究的人。同时,在评价一个人时,应综合考虑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品质等方面。博闻多识的人经常通过阅读、学习、经历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博识多通

本文介绍了成语“博识多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以及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通晓多种学问或技能。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和用法,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寸量铢称

寸量铢称是形容对事物进行极其精细、精确的衡量和称量的成语。其含义强调了精确度的重要性,常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准确的计量和评估。该成语出自古代典籍,用于描述精细、准确的衡量和称量的过程。其近义词包括精确无误、精细入微、丝毫不差,反义词为大致不差、粗枝大叶、笼统模糊。在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医学等领域,寸量铢称的技术和精确度至关重要。错误使用示例包括在日常不必要过分精确或复杂的事情中使用该成语,以及在不相关的语境中搭配使用。

二三其意

二三其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思不专一,对某事或某人有多个想法或意图。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用来形容齐国大夫崔杼对庆封心怀不满却表面上装作亲近的情况。该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态度多变、意志不坚定的人。同时需要注意在使用时避免滥用和错误使用,应准确把握其含义和用法。

遁迹销声

遁迹销声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n jì xiāo shēng】,意思为隐匿形迹,不吭声,也就是消失或隐退。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者为了避开纷扰而隐居。其典故出处包括《庄子》和《史记》。遁迹销声的近义词有隐姓埋名、销声匿迹、避世隐居等。反义词有显山露水、抛头露面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对象和语境不当等错误用法。以上是遁迹销声的详细介绍。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