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了事

草草了事:敷衍了事的成语解析

读音

cǎo cǎo liǎo shì

含义

  • 草草:形容做事匆忙、不细致。
  • 了事:把事情做完,但往往带有应付、勉强完成的意思。
  • 整体含义:形容做事不认真,匆忙应付,只求尽快结束而不注重质量。

典故

  1. 《后汉书·范晔传》: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提到自己著书时“草草未及精详”,意指写作匆忙,未能仔细推敲。
  2.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官员处理公务时“草草了事”,导致政令混乱,百姓怨声载道。
  3.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描述商人因贪快而“草草了事”,最终货物损毁,损失惨重。

近义词

  1. 敷衍了事:表面应付,不认真对待。
  2. 马虎了事:做事粗心大意,不求完美。
  3. 潦草塞责:匆忙完成,以推卸责任。
  4. 得过且过:勉强应付,不求改进。

反义词

  1. 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毫不马虎。
  2.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改进。
  3. 兢兢业业:谨慎认真,尽职尽责。
  4. 尽善尽美:力求做到最好,不留遗憾。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明写作业总是草草了事,字迹歪歪扭扭。(简单句)
  2. 小学高年级:老师批评他:“做实验不能草草了事,要认真观察记录。”(带引语)
  3. 初中:这次大扫除,有些同学敷衍了事,角落里的垃圾都没清理。(复合句)
  4. 高中:政府工程若草草了事,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危及公共安全。(议论句)
  5. 大学/职场:项目经理强调:“方案必须反复推敲,绝不能草草了事交差。”(专业场景)
  6. 文学描写:他草草了事地翻完文件,随手丢在桌上,显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细节描写)
  7. 口语化:“你这报告写得也太草草了事了吧?数据都没核对!”(对话形式)
  8. 历史背景:晚清官员草草了事地处理外交事务,导致国家利益严重受损。(历史评论)
  9. 寓言故事:蚂蚁们嘲笑蝉:“夏天你唱歌草草了事,现在饿肚子怪谁呢?”(拟人化)
  10. 社会现象:快餐文化盛行,许多人读书也草草了事,只求速成。(社会分析)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 “他草草了事地完成了任务,效率真高!”(“草草了事”永远含贬义)
  2. 混淆近义词

    • ❌ “这幅画画得草草了事,反而有种抽象的美。”(应改用“挥洒自如”等中性词)
  3. 脱离语境

    • ❌ “医生做手术时草草了事。”(违背职业伦理,需用“匆忙结束”等客观表述)
  4. 矛盾修饰

    • ❌ “他认真仔细地草草了事。”(语义冲突)
  5. 对象错误

    • ❌ “这座建筑草草了事地矗立了百年。”(非人为行为不可用)

总结:“草草了事”强调态度敷衍,使用时需注意贬义属性,避免在正式场合或褒义语境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滴露研朱是什么意思

滴露研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ī lù yán zhū”,形容精细、专注的写作或绘画情景,比喻在创作过程中用心良苦、精益求精的态度。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过程,用露水研磨朱砂使墨色更加鲜艳、持久。近义词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等。反义词包括敷衍塞责、马马虎虎、粗制滥造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轻率、马虎的行为或态度,以及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语境中使用。

草率将事是什么意思

草率将事的读音为cǎo shuài jiāng shì,意指处理事情时轻率不认真,不经深思熟虑导致处理不当或错误。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理解为因草率从事导致不良后果。其近义词有敷衍塞责、轻率从事、随便从事等,反义词为慎重其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形容态度积极的行为、小事情的处理方式或与其它成语混淆使用。

炊鲜漉清是什么意思

炊鲜漉清是一个成语,形容烹饪时使用新鲜食材和清澈水源,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该成语强调食物的纯净和自然,体现对食材的尊重和对烹饪技艺的追求。其典故与古代人们对烹饪和食材的重视程度有关。近义词包括烹鲜调清、佳肴美馔、原汁原味等。反义词有粗制滥造、陈腐不鲜、滥竽充数等。使用炊鲜漉清烹饪出的菜肴能保持食材原本的美味,让人满意。错误用法包括用于非食物事物、使用不新鲜食材或与其他不相关词汇组合使用。

大而化之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而化之”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粗心大意,只注重大的方面而忽略细节。文章通过介绍其含义、典故、用法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场合和语境。

渴而掘井是什么意思

“渴而掘井”是一个成语,意指在需要时才匆忙行动,平时不作准备。这个成语告诫人们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临时措手不及。其典故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如未预先准备水井导致的临时困境。近义词有“未雨绸缪”“临渴掘井”“临时抱佛脚”,反义词为“临危不乱”。错误用法包括用错场合和误用为褒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含义和场合,避免误用。

掌握汉字"遽"的正确读音、笔顺和5大用法解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遽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详细的含义和解析。遽字有多重含义,包括匆忙、急迫、立即行动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遽作为名词和形容词的用法,如表示送信的快车或快马、惊慌的情绪等。文章内容丰富,解析详尽,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遽字。

造次行事是什么意思

造次行事的读音造次行事读作:zào cì xíng shì。其中,“造次”的“造”字指匆忙、急促;“次”字指顺序、次序。而“行事”则表示行动或做事。因此,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在匆忙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行动或做事。造次行事的含义“造次行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没有深思熟虑、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轻率地、草率地采取行动或处理事情。它强调了行动的草率和不慎重,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造次行事的典故该成语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子曰:‘造次必于是,而急迫必于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匆忙和紧迫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做出不恰当的决定或行动。因此,“造次行事”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在仓促、没有充分思

紧行无好步是什么意思

"紧行无好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ǐn xíng wú hǎo bù,意指走得太急往往步伐不稳、节奏不佳。这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急躁,要保持良好的节奏和步伐。其典故源于古代农民匆忙农活的体验,提醒人们追求成功时不要急于求成。该成语的误用是将其用于鼓励过度冒险或忽视安全的行为,因此在使用时需准确把握语境和含义。"紧行无好步"这个成语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提醒人们要稳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

急不择途是什么意思

“急不择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í bù zé tú,意思是在紧急情况下,因时间紧迫或情况紧急而不得不快速做出可能并非最优的选择。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或逃难中的紧急情况。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匆忙做出的决定或行动,与仓促行事、急于求成等词含义相近。反义词包括深思熟虑、从容不迫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选择,避免误用。

临时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临时抱佛脚是一个成语,指在关键时刻匆忙采取措施或做准备,带有贬义色彩。其读音为lín shí bào fó jiǎo。该成语源于佛教故事,描述的是平时不修善业,临死前才匆忙拜佛求福的情况。近义词包括临阵磨枪、临渴掘井等。反义词则是早有准备、未雨绸缪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误用,注意语境和场合的合适性。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