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手无策

搏手无策

读音

bó shǒu wú cè

含义

  • 搏手:双手交叉或紧握,表示束手无策、无法行动。
  • 无策:没有计策、办法。
  • 整体含义:形容面对困难或问题时,毫无办法,只能干着急。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原文:“晋人患之,搏手无策。”
    • 背景:晋国面对楚国的进攻,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
  2. 《史记·项羽本纪》

    • 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分析:项羽在垓下被围,面对绝境,虽有勇力却无计可施,最终只能悲叹“奈若何”,正是“搏手无策”的体现。

近义词

  1. 束手无策:形容毫无办法,只能干着急。
  2.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形容毫无办法。
  3. 无计可施:没有计策可以实施,形容无法解决问题。
  4. 坐以待毙:形容在困境中不采取行动,等待失败。

反义词

  1.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前已有成熟的计划。
  2. 运筹帷幄:形容在后方指挥谋划,掌控全局。
  3. 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应对,不固守成规。
  4. 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松自如。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遇到数学难题,搏手无策,只好问老师。
    • 小狗掉进坑里,小华搏手无策,赶紧叫大人帮忙。
  2. 小学高年级

    •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没有带伞的小红搏手无策,只能躲在屋檐下。
    • 电脑突然死机,小刚搏手无策,只好重启试试。
  3. 初中

    • 球队落后两分,时间只剩十秒,教练搏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球员的临场发挥。
    • 面对复杂的电路故障,电工一时搏手无策,只能查阅手册寻找解决方法。
  4. 高中

    • 高考前夕,面对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小张搏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
    • 公司面临破产危机,管理层搏手无策,只能寻求外部资金援助。
  5. 大学及以上

    • 科研实验屡次失败,团队搏手无策,不得不重新调整研究方向。
    • 国际局势突变,外交官们搏手无策,只能静观其变。

错误用法

  1. 错误场景:形容有办法但不愿行动。

    • 例句:他明明知道答案,却搏手无策,不肯说出来。(错误,应为“故意隐瞒”)
  2. 错误场景:形容轻松解决问题。

    • 例句:这道题很简单,他搏手无策就做出来了。(错误,应为“轻松应对”)
  3. 错误场景:形容主动采取行动。

    • 例句:面对困难,他搏手无策地制定了计划。(错误,应为“积极应对”)
  4. 错误场景:形容情绪激动而非无奈。

    • 例句:听到好消息,他高兴得搏手无策。(错误,应为“手舞足蹈”)

总结:“搏手无策”强调无奈和无计可施的状态,不能用于主动、轻松或情绪化的场景。

搏手无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不可逾越

“不可逾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种界限、障碍或差距无法被超越或克服,源于古代并在日常中被广泛使用。它可形容自然地理、社会文化、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无法跨越的障碍或界限。其近义词有“无法超越”、“难以逾越”等,反义词包括“可逾越”、“无障碍”等。在使用时需谨慎,避免滥用或误用,应客观描述界限或差距的巨大性,不用于评价人的能力或努力。

不可向迩

文章介绍了成语“不可向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错误用法。该成语意为无法接近、难以靠近,源于古代,用于形容距离遥远、难以接近的事物或人。其近义词有遥不可及、难以接近等,反义词有触手可及、近在咫尺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并强调了在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误用。

地动山摧

地动山摧是一个成语,形容巨大的震动或剧烈的变化。其拼音为dì dòng shān cuī,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下》。该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强烈、震撼人心的景象或事件,如同大地动摇、山峦被摧毁一样。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中。此外,地动山摧的近义词包括山崩地裂、天崩地坼、惊天动地等,反义词有风平浪静、安然无恙、平静如水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适当性,避免误用或滥用。

地老天昏

地老天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环境或景象的极度荒凉、苍老、昏暗,也可形容人的心情或精神状态,表示极度悲痛、绝望等。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地老天昏的近义词带有消极情绪,反义词则带有积极情绪。文章还提供了地老天昏的错误用法介绍。这个成语在表达一些极端情境和心情时非常贴切,但不应随意用于描述普通场景,避免过度渲染负面情绪。

兵强将勇

兵强将勇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īng qiáng jiàng yǒng,形容军队战斗力强大,将领英勇。源自古代战争时期的评价军队战斗力的标准。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近义词包括骁勇善战、精锐之师等。反义词为兵弱将怯等。使用时应避免不当场合和与其他成语混淆。文章详细解释了兵强将勇的含义、典故、用法及错误用法示例。

黔驴之计是什么意思

黔驴之计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故事,用来形容无计可施、束手无策的状态或形容对方虽表面强大但缺乏真本事。该成语来源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也见于《战国策》。其近义词有无计可施、束手无策、黔驴技穷等。反义词为足智多谋、应对自如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滥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法包括在非正式场合使用、误用对象及与其他成语混淆。文章提供了关于黔驴之计的详细解释和用法指导。

车烦马毙

车烦马毙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ē fán mǎ bì。这个成语用于形容旅途劳顿、辛苦疲惫,表达长时间的旅行或工作带来的疲劳和困扰。它源于古代的旅行文化,强调车马和人员的劳累。近义词包括鞍马劳顿、疲惫不堪等,反义词则是悠然自得、安逸自在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避免滥用、与轻松愉悦情境搭配及语境不合适的情况。正确理解并运用车烦马毙,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

一筹莫展的读音一筹莫展的读音为yī chóu mò zhǎn。一筹莫展的含义“一筹莫展”是一个成语,形容在面对困难或问题时毫无办法或计策,感到束手无策。筹,原指计策、办法,这里引申为计谋、策略。莫展,即无法施展。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毫无办法或计策可以施展,形容处境十分困难,无法解决。一筹莫展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的《瞽史》。书中描述了一个人面对难题时毫无头绪,一筹莫展的情景。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该成语出自《宋史·岳飞传》,形容岳飞在面对困境时也曾感到无从下手,一筹莫展。无论是哪个典故,都表达了当人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的心情。一筹莫展的近义词束手无策:指没有好

胆战心摇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摇”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极度惊恐、心神不宁的状态。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的准确性,避免误用或滥用。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与其他表示恐惧或紧张的成语的区别。

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

无可奈何的读音无可奈何的读音为wú kě nài hé,其中“无可”表示无法,“奈何”表示如何、怎么办,合起来就是无法解决、无法应对的意思。无可奈何的含义无可奈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境地或情况,使人感到无法解决或应对,只能听之任之或束手无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一种无奈、无助、无计可施的情绪或状态。无可奈何的典故无可奈何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后来在《史记·淮阴侯列传》等文献中也有记载。其中《左传》中的典故讲述了晋国大夫叔向因为得罪了权臣赵简子而被迫离开晋国,他在离开时感慨道:“我乃今知之矣,吾无可以奈何。” 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无可奈何”这个成语。此外,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