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山摧

地动山摧:震撼天地的力量

读音

dì dòng shān cuī

含义

  • 地动:大地震动,形容剧烈的自然变化或社会动荡。
  • 山摧:山峰崩塌,比喻巨大的破坏或变故。
  • 整体含义:形容极其剧烈的震动或变故,常指自然界的巨大灾难,也可比喻社会变革或重大事件带来的强烈冲击。

典故

  1.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的悲壮形象与“地动山摧”的震撼感相呼应。
  2. 《后汉书·张衡传》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张衡的地动仪能预测地震,展现了“地动”的威力。
  3. 《水浒传》
    “只听得一声响亮,如天崩地塌,岳撼山崩,众人惊得魂飞魄散。”
    ——梁山好汉的起义如“地动山摧”,震撼朝廷。

近义词

  1. 天崩地裂:形容巨大的灾难或变故。
  2. 山崩地裂:强调自然界的剧烈变化。
  3. 翻天覆地:比喻社会或环境的彻底改变。
  4. 石破天惊:形容事情出人意料或声势浩大。

反义词

  1. 风平浪静:形容平静无波的状态。
  2. 波澜不惊:比喻局势稳定,没有动荡。
  3. 稳如泰山: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地震时,房子摇晃得像“地动山摧”一样可怕。
    • 火山喷发时,岩浆喷涌而出,真是“地动山摧”啊!
  2. 小学高年级

    • 战争爆发时,整个城市仿佛经历了“地动山摧”般的灾难。
    • 台风过境后,树木倒塌,道路损毁,简直是“地动山摧”的景象。
  3. 初中

    • 这场革命如“地动山摧”,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 经济危机来临时,股市暴跌,企业倒闭,社会仿佛经历了一场“地动山摧”。
  4. 高中及以上

    •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地动山摧”般的社会变革。
    • 他的演讲震撼人心,如“地动山摧”般激起了全场的共鸣。

错误用法

  1. 形容轻微震动

    • ❌ 他轻轻跺了跺脚,感觉“地动山摧”。(错误:程度过重)
    • ✅ 他跺脚的声音很大,但远不到“地动山摧”的程度。
  2. 比喻个人情绪波动

    • ❌ 他生气时,内心“地动山摧”。(错误:成语多用于宏观场景)
    • ✅ 他愤怒至极,但“地动山摧”更适合形容大规模事件。
  3. 用于褒义场景

    • ❌ 他们的婚礼现场“地动山摧”,热闹非凡。(错误:成语多含灾难意味)
    • ✅ 他们的婚礼盛大隆重,但用“地动山摧”不合适。

“地动山摧”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夸张或误用。它既能描绘自然界的震撼景象,也能比喻社会巨变,是汉语中表现力极强的词汇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

地崩山摧

地崩山摧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ì bēng shān cu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山岳崩塌、地势变动的景象,以及巨大的灾难或变故所带来的震撼和影响。其典故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灾难。地崩山摧的近义词包括山崩地裂、天崩地塌和山摇地动等,反义词则是坚如磐石、宁静致远和安如泰山等。文章还提到了地崩山摧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的正确用法,需要注意避免轻描淡写或不当的场合使用,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情感色彩选择适当的成语表达。

天塌地陷是什么意思

天塌地陷的读音天塌地陷的拼音是:tiān tā dì xiàn。天塌地陷的含义“天塌地陷”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种灾难或变故的严重程度,通常用来形容巨大的灾难或变故导致天崩地裂、世界颠倒的景象。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或灾难性事件,如地震、洪水等。天塌地陷的典故“天塌地陷”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据传与古代神话故事有关。在古代传说中,有“天崩地裂”的故事,描述了天地间发生巨大变化、灾难降临的场景。这些故事中的情节可能为“天塌地陷”这个成语提供了来源和背景。天塌地陷的近义词灾变横生:形容灾难频繁发生,与“天塌地陷”有类似的含义。天崩地裂:形容天和地都裂开了,比喻重大的灾难或变

天灾地妖是什么意思

天灾地妖的读音天灾地妖的读音为 tiān zāi dì yāo,其中“天”和“地”分别表示天空和大地,而“灾”和“妖”则分别表示灾难和妖异的现象。天灾地妖的含义天灾地妖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自然界发生的异常灾难和异象。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突如其来的、规模巨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等,以及一些神秘而令人恐惧的异象,如天降异火、天崩地裂等。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强调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不可预测性,也表达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的渺小和无力感。天灾地妖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敬畏。在古代,人们往往将自然灾害视为天神发怒或妖魔作祟的结果,因此用“天灾地妖”来形容这些灾难。这个成语在古代

山崩地塌是什么意思

本文主要介绍了“山崩地塌”这一成语的拼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重大事件或灾难的突然发生,以及声音或气势的强烈。同时,也提醒读者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避免滥用该成语,要注意保持其原有的形象和意境。

山崩地坼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山崩地坼”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巨大的灾难或变化,也用来形容事物变化巨大或发展迅猛,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使用不当或夸张表述。

山摇地动是什么意思

山摇地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形容事物或事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源于古代对自然现象和重大事件的描述,如地震、战争等。其近义词包括地动山摇、天摇地动等,反义词为风平浪静、宁静无声等。该成语可通过例句展示其用法,如形容音乐会、演讲、战争等的强烈影响。错误用法示例指出避免夸张或不切实际的描述。整体而言,山摇地动这一成语用于形容极其强烈或重大的事物或事件。

地动山摇

本文介绍了地动山摇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地动山摇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力量巨大的情况或事件,通常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其典故源于古代地震时的景象。近义词包括天摇地动、震撼人心、惊天动地等。反义词为风平浪静、平静无波等。使用地动山摇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滥用。

倒山倾海

倒山倾海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shān qīng hǎi,形容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可以撼动山岳和倾覆大海。其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故事,用于形容某种力量或声势的巨大和不可阻挡。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惊天动地、翻江倒海等。反义词则包括风平浪静、微不足道等。在洪水、革命、演讲、电影等场景中,都可以运用该成语形容力量的强大和震撼。但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注意避免滥用,以免显得夸张和不恰当。

片瓦不留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片瓦不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例句。该成语形容遭受灾难或破坏后连一片瓦都不剩下的完全毁灭景象。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胆战心摇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摇”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极度惊恐、心神不宁的状态。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的准确性,避免误用或滥用。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与其他表示恐惧或紧张的成语的区别。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