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纵千随

百纵千随

读音

bǎi zòng qiān suí

含义

“百纵千随”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度纵容、顺从,不加约束。

  • :形容数量多,表示程度深。
  • :放纵、放任。
  • :与“百”类似,强调次数多。
  • :顺从、依从。

整体含义指对某人或某事一再纵容,不加管束,使其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典故

  1.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孙氏专权,鲁昭公对其一再纵容,最终导致季孙氏势力膨胀,甚至威胁国君权威。后人用“百纵千随”形容鲁昭公对权臣的放任态度。
  2. 《资治通鉴·唐纪》
    唐玄宗晚年对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百般纵容,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史学家评论玄宗“百纵千随,终致祸乱”。
  3. 《红楼梦》
    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可谓“百纵千随”,导致宝玉性格骄纵,不愿受礼教约束。

近义词

  1. 姑息养奸:过分宽容,助长坏人坏事。
  2. 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展。
  3. 纵虎归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4. 溺爱不明:过分宠爱,失去理智判断。

反义词

  1. 严加管束:严格约束,不让其肆意妄为。
  2. 防微杜渐:在错误刚出现时就加以制止。
  3. 矫枉过正:纠正错误时采取过激手段。
  4. 铁面无私: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妈妈对小弟弟百纵千随,他要什么就给什么。
    • 老师不能对学生百纵千随,否则他们会不守规矩。
  2. 小学高年级

    • 有些家长对孩子百纵千随,导致他们变得任性。
    • 如果对坏人百纵千随,社会就会乱套。
  3. 初中

    • 历史上许多昏君对奸臣百纵千随,最终亡国。
    • 父母若对孩子百纵千随,孩子长大后可能无法适应社会。
  4. 高中及以上

    • 管理者若对违规行为百纵千随,团队纪律必然涣散。
    • 法律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对违法犯罪百纵千随。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百依百顺”

    • ❌ 错误例句:他对女朋友百纵千随,从不违逆她的意思。(正确应为“百依百顺”)
    • ✅ 正确用法:他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纵千随,导致孩子越来越任性。
  2. 误用为褒义

    • ❌ 错误例句:老师百纵千随,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百纵千随”含贬义,此处应用“鼓励创新”)
  3. 误用于形容短暂宽容

    • ❌ 错误例句:这次我就百纵千随,原谅你的错误。(应用“网开一面”或“宽宏大量”)
  4. 误用于形容严格管理

    • ❌ 错误例句:公司对考勤百纵千随,迟到早退都要扣钱。(与成语含义相反,应用“严加管理”)

“百纵千随”通常用于批评过度纵容的行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百纵千随.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ī máo qiú cī。这个成语意味着对事物进行细致、挑剔的审查或批评,形容对细微的错误或缺点也不放过,常用来形容人过于苛求、挑剔,要求过高,追求完美。典故源于古代一位对事物要求尽善尽美的君主。近义词包括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等,反义词为宽容大度、粗枝大叶等。在正确使用场合下,吹毛求疵可以表现出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追求和严谨的态度,但过度使用或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因此,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的使用。

晨参暮礼

晨参暮礼是一个成语,发音为chén cān mù lǐ,形容一个人早晚向神佛或尊长行礼,表达虔诚和敬意。源于古代宗教活动,表示一种习惯和传统。近义词包括朝拜晚祷等,反义词为不敬不礼。使用晨参暮礼的人表现出对神佛或尊长的敬仰和尊重。然而,该成语有时会被误用,需要正确使用以表达其本意。

闭门却扫

"闭门却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mén què sǎo,意思是关上门并打扫干净,形容专心读书或做学问,暂时搁置其他事情,表现出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其典故源于陶渊明和诸葛亮的隐居生活。近义词有"闭门读书"、"静心钻研"、"潜心修学",反义词包括"浮躁不安"、"热衷名利"、"奔波劳碌"。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错误用法包括将其误解为拒绝社交或在不需要表达专心致志的语境中使用。

道长论短

道长论短是一个成语,指人们因知识、经验、立场不同,对事物或问题进行长时间的争论或讨论,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探讨其本质或真正解决问题。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道长论短的近义词包括争长论短、斤斤计较、争执不休等,反义词为虚怀若谷、豁达大度等。使用道长论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歧义和不恰当的批评或指责。

放任自流

放任自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àng rèn zì liú。它的含义是不加约束、听任自然发展。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加以过度干预和约束。放任自流也有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在父母教育、公司管理、社会管理等场景下,需要合理运用放任自流的概念。同时,也要注意其错误用法,不能忽视问题或对问题置之不理。正确的做法是在给予自由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约束和管理。

洞彻事理

洞彻事理的读音为【dòng chè shì lǐ】,表示深入透彻地理解事物。该成语形容人的智慧和洞察力敏锐,能迅速理解复杂事物并做出正确判断。它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近义词包括洞察秋毫、明察秋毫等,反义词则包括懵懂无知、浅尝辄止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或在不当场合使用,并与“透彻了解”区分使用。洞彻事理能力的人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有助于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等闲视之

等闲视之的读音为děng xián shì zhī,表示对事情不重视、不认真对待的态度。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描述,逐渐在日常中广泛应用。等闲视之的近义词有轻视、漠视、疏忽、忽视,反义词则包括郑重其事、慎重其事、重视、严肃对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避免在庄重场合误用,并需区分与其他词语的细微差别。例句展示了等闲视之的错误和正确用法。

东张西觑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张西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使用场景。该成语形容人四处张望、心神不宁、不专注或心怀疑虑的样子,其中“张”和“觑”均为多音字,在此成语中发音为四声。文章还介绍了与东张西觑相关的词语,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最后,强调了该成语的误用场景,提醒使用者要注意语境。

吹毛索疵

"吹毛索疵"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审查和挑剔。其源于古代工匠对产品的严格追求和皇宫里官员的检查方式。该成语强调人们对事物的高标准要求和对细节的极度关注。近义词有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等。反义词则为粗枝大叶、宽宏大量等。使用时应避免过度挑剔和不必要的寻找他人错误的情况。文章详细解释了吹毛索疵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以及例句。

东倒西歪

本文介绍了"东倒西歪"这一形容词短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场景。它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状态杂乱无章,没有规律或秩序。文章还指出了不应滥用"东倒西歪"于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以及在描述建筑稳固性时不宜使用。同时,也强调了不应随意与其他成语或短语混用,以免造成语义上的混淆或歧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有所帮助。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