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一个挑剔至极的成语
读音
chuī máo qiú cī
含义
“吹毛求疵”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吹:用口吹气
- 毛:毛发
- 求:寻找
- 疵:小毛病、缺点
字面意思是”吹开毛发寻找皮肤上的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小缺点,过分苛求完美。形容人过分严格,专找小毛病,甚至无中生有地挑剔。
典故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意思是不要吹开毛发去寻找小毛病,不要洗去污垢去察看难以发现的缺点。韩非子用这个比喻来告诫君主不要过分苛求臣子的小过失。
另一个相关典故来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这段对话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吹毛求疵”四字,但体现了过分苛求人才的思想。
近义词
- 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无中生有地挑剔毛病
- 求全责备:要求完美无缺,稍有不足就责备
- 百般挑剔:用各种方式找毛病
- 横挑鼻子竖挑眼:形容多方挑剔,怎么看都不顺眼
- 锱铢必较:形容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都斤斤计较
反义词
- 宽宏大量:心胸宽广,不计较小事
- 包容大度: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和缺点
- 求同存异:寻求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 海纳百川:比喻心胸宽广,能包容一切
- 得过且过:勉强过得去就行,不计较细节
例句
小学低年级例句
- 老师不会因为你的作业有一个错字就批评你,她不是那种吹毛求疵的人。
- 妈妈对我的画总是很满意,从不吹毛求疵地找缺点。
- 小明对同桌的新文具盒吹毛求疵,说颜色不好看,其实很漂亮。
小学高年级例句
- 这位评委对选手的表现吹毛求疵,连站姿都要批评。
- 不要对你的朋友吹毛求疵,人无完人,谁都有小缺点。
- 张经理对报告格式吹毛求疵,连标点符号都要改三遍。
- 姐姐对我的作文吹毛求疵,其实老师已经给了很高的分数。
初中例句
- 艺术创作需要包容的心态,过分吹毛求疵会扼杀创造力。
- 这位美食评论家对餐厅的每道菜都吹毛求疵,让厨师们压力很大。
- 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应该把握大方向,而不是对细节吹毛求疵。
- 古代有些官员对百姓吹毛求疵,借机敲诈勒索,令人痛恨。
- 科学需要严谨,但不必在非关键问题上吹毛求疵。
高中例句
- 文学批评应当中肯客观,而非一味吹毛求疵以显示自己的高明。
- 这位导演对演员的表演吹毛求疵,一个镜头要拍几十遍才满意。
- 在学术讨论中,我们应该关注核心观点,而不是对表述方式吹毛求疵。
- 公司新来的主管对员工吹毛求疵,导致团队士气低落。
- 司法判决应当公正严明,但不必对当事人的衣着举止吹毛求疵。
大学及以上例句
- 解构主义批评常常对文本吹毛求疵,寻找作者可能都未意识到的”瑕疵”。
- 这位建筑大师对自己的设计吹毛求疵,连一毫米的误差都不允许。
-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尊重差异,而不是对其他文化习俗吹毛求疵。
错误用法
- 用于褒义场合:错误示例:”这位质检员工作认真负责,对产品吹毛求疵,值得我们学习。”(”吹毛求疵”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表扬)
- 形容自我要求严格:错误示例:”他对自己的作品吹毛求疵,力求完美。”(虽然意思接近,但”吹毛求疵”特指对他人挑剔,对自己应用”精益求精”)
- 用于客观严谨的科学研究:错误示例:”科学家们吹毛求疵地检查实验数据的每个细节。”(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用”吹毛求疵”会带有不必要的贬义)
- 形容必要的严格标准:错误示例:”食品安全检查必须吹毛求疵。”(应用”严格细致”等中性词)
- 与重大原则问题混淆:错误示例:”对于贪污腐败行为,我们必须吹毛求疵。”(原则问题不是小毛病,应用”严惩不贷”等词)
- 用于形容儿童的天真提问:错误示例:”小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总是吹毛求疵地问各种问题。”(儿童提问是求知欲表现,不应使用这个贬义词)
你可能感兴趣
批毛求疵是什么意思
批毛求疵是一个成语,读音为pī máo qiú cī,含义是认真仔细地找出缺点和毛病,挑剔细微的瑕疵。该成语源于对事物精细、严谨的追求和审视的习惯。批毛求疵的近义词包括吹毛求疵、锱铢必较等,反义词为粗枝大叶等。该成语在描述对事物要求严格、注重细节的人或行为时常用。然而,错误使用场合和对象可能导致误解或不当使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混淆使用。
挑幺挑六是什么意思
挑幺挑六的读音挑幺挑六的拼音是 tiǎo mó tiǎo liù。挑幺挑六的含义"挑幺挑六"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挑选、挑剔的意思。具体来说,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过于挑剔、吹毛求疵,对事物要求过高,不满足于一般的标准或要求。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贬义,表示对某人的过分苛求或挑剔不满。挑幺挑六的典故关于"挑幺挑六"的典故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源自于对某种挑剔行为的形象描述。由于人们对于完美和精细的追求,有时候会对事物进行过分的挑剔和苛求,于是形成了这个成语。典故出处: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是在民间口语中逐渐形成的。挑幺挑六的近义词以下是几个与"挑幺挑六"意思相近的词语:吹毛求疵
挑三豁四是什么意思
挑三豁四的读音读音:tiǎo sān huō sì拼音注音:tiǎo sān huò sì挑三豁四的含义“挑三豁四”是一个成语,字面上的含义是“挑选三个,豁免四个”,即从众多事物中挑选出三个,而豁免或忽略四个。实际上,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挑剔、找茬、故意找毛病,对事物总是吹毛求疵,甚至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它带有贬义色彩,常用于形容那些爱挑剔、爱找茬的人。挑三豁四的典故关于“挑三豁四”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社会的一些生活习惯或民间故事。在古代社会,人们往往通过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来传达某种意义,而“挑三豁四”可能是在描述一种过于挑剔、苛求的行为。挑三豁四的近义词吹毛
吹垢索瘢
本文介绍了成语“吹垢索瘢”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对细小的瑕疵或过失都极力挑剔或追究,常用来形容人过于苛求完美。其近义词包括吹毛求疵、寻根究底等,反义词为宽容大度、不拘小节等。文章还指出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误用该成语的情况,提醒读者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披毛索靥是什么意思
披毛索靥是一个成语,形容人行为粗鲁、不讲情面或做事苛刻挑剔。其源于对某些人过于苛刻行为的描述和批评。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近义词包括吹毛求疵、斤斤计较等。反义词为大度包容、宽宏大量等。然而,在使用时需避免错误,例如在描述工作认真、自然景观或混淆使用等情况。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对他人的言行或工作的苛刻要求。
吹毛索垢是什么意思
吹毛索垢是一个成语,发音为chuī máo suǒ gòu。它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挑剔和批评,强调对事物的高度敏感和挑剔态度。该成语源于古代宫廷文化,最早出自《晋书·慕容超传》。吹毛索垢的近义词有吹灰求疵、鸡蛋里挑骨头、锱铢必较,反义词包括粗枝大叶、宽宏大量、大度包容。使用时需避免过度挑剔和苛责他人,根据具体情况和语境适度使用。该成语在形容对事物要求严格、注重细节的场景中常见。
吹毛数睫是什么意思
"吹毛数睫"是一个成语,拼音为chuī máo shǔ jié。它的含义是形容观察事物非常仔细、敏锐,甚至到了极细微的程度。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或出处,可能是古代对细微观察的一种夸张和形象化表达。它的近义词包括细致入微、洞察秋毫、纤毫毕现、毫厘不爽等。反义词则包括马马虎虎、大而化之、笼统含糊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误用,例如过分追求完美或过分挑剔等。该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非常细致入微的观察,如他对于细节的关注达到了吹毛数睫的程度,每一个小问题都不放过。
索垢寻疵是什么意思
索垢寻疵的读音索垢寻疵的读音为suǒ gòu xún chī,其中“索”指的是搜寻、寻找;“垢”意为污垢、瑕疵;“寻”表示寻找;“疵”则指瑕疵、缺点。索垢寻疵的含义索垢寻疵,字面意思为寻找并发现污垢和瑕疵。在成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过分挑剔、吹毛求疵,对事物过于苛求,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缺点或问题。这种行为往往带有贬义,表示对他人或事物的不满和批评。索垢寻疵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古代,文人常常以诗文来抒发情感和表达观点。其中,有些文人会以挑剔的眼光来评价事物,甚至对一些微小的瑕疵也不放过。这种行为逐渐形成了一种成语,即“索垢寻疵”。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过于苛求、吹毛求疵的人
微过细故是什么意思
微过细故的读音微过细故的读音为wēi guò xì gù。微过细故的含义“微过细故”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细节的过分挑剔和琐碎的指责。其中,“微”表示小、微不足道;“过”指的是过错;“细”指的是细节;“故”则表示事情、事件。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对于微小或细节上的错误或过失过于苛责。微过细故的典故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理解为在古代社会,由于对细节的追求和严格的态度,对于一些微小的过错或细节上的问题也会被过分强调和苛责,从而形成了“微过细故”这一成语。微过细故的近义词吹毛求疵细枝末节斤斤计较琐碎挑剔以上这些词语都带有对细节过分挑剔或对小错误过于苛责的意味。微过细故的反义词大度包容宽以待人豁
瑕不搑瑜是什么意思
瑕不搑瑜的读音读音:xiá bù náo yú。瑕不搑瑜的含义“瑕不搑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瑕疵与美好的东西共存,但并不影响其整体价值。其中,“瑕”指的是瑕疵、缺点,“搑”是掩盖的意思,“瑜”则指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整个成语的含义是,虽然存在一些小瑕疵,但并不会掩盖住其整体的美好和价值。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事物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整体上仍然值得欣赏和肯定。它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和相对性,也表达了对事物的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瑕不搑瑜的典故“瑕不搑瑜”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句为“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过而后更明”。意思是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虽然有短暂的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