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倒西歪: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
读音
dōng dǎo xī wāi
含义
“东倒西歪”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东:方位词,指东方
- 倒:倒下、倾斜
- 西:方位词,指西方
- 歪:不正、偏斜
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向东倒下,向西歪斜”,用来形容物体或人站立、摆放不稳,左右摇晃的样子。引申义可以表示事物杂乱无章、不整齐,或者人走路不稳、醉态可掬的样子。
典故
“东倒西歪”这个成语虽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类似描述:
- 《水浒传》中描写醉汉:”只见那汉子东倒西歪,踉踉跄跄地走来。”
- 《红楼梦》中描写被风吹乱的物品:”一夜大风,把园中的花木吹得东倒西歪。”
- 《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醉酒:”那猴王吃了仙酒,东倒西歪,站立不稳。”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使用,使得”东倒西歪”逐渐成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不稳、混乱的状态。
近义词
- 七倒八歪:形容非常杂乱、不整齐的样子
- 歪歪斜斜:形容不端正、不笔直的状态
- 踉踉跄跄:形容走路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不稳,快要倒下的样子
- 七零八落:形容分散、不集中的状态
反义词
- 整整齐齐:形容排列有序,非常整齐
- 稳稳当当:形容非常稳固,不摇晃
- 端端正正:形容非常端正,不歪斜
- 井然有序:形容有条理,不乱
- 笔直挺立:形容非常直,不弯曲
例句
小学低年级例句
- 弟弟刚学走路时,总是东倒西歪的。
- 台风过后,路边的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
- 我搭的积木塔东倒西歪的,最后还是倒了。
- 喝醉的叔叔走路东倒西歪,差点摔倒。
- 教室里没摆好的椅子东倒西歪的。
小学高年级例句
- 地震过后,书架上的书东倒西歪地散落一地。
- 他熬夜复习,第二天上课时困得东倒西歪。
- 暴风雨中,小船在浪里东倒西歪地前进。
- 刚学骑自行车时,我骑得东倒西歪的。
- 这群喝醉的球迷东倒西歪地走在街上。
初中例句
- 长途跋涉后,疲惫的士兵们东倒西歪地靠在树下休息。
- 老房子年久失修,里面的家具都东倒西歪地摆放着。
- 激烈的辩论赛后,他精神恍惚,走路都东倒西歪。
- 飓风过后,整个村庄的房屋东倒西歪,一片狼藉。
- 他试图保持清醒,但药效发作让他感觉天旋地转,走路东倒西歪。
高中及以上例句
- 经济危机中,许多中小企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东倒西歪地倒闭。
- 政变后的政府机构东倒西歪,运作陷入瘫痪。
- 他的人生规划因为这次意外而东倒西歪,不得不重新调整。
- 这支球队的防守阵型被对手冲得东倒西歪,漏洞百出。
-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东倒西歪,面临严峻挑战。
错误用法
- 形容人的性格:错误例句:”他是个东倒西歪的人,做事没有原则。”(应用”反复无常”或”没有主见”等词)
- 形容时间流逝:错误例句:”时间东倒西歪地过去了。”(应用”飞快”或”缓慢”等词)
- 形容抽象概念:错误例句:”这个理论东倒西歪,难以理解。”(应用”混乱”或”不严谨”等词)
- 形容颜色:错误例句:”她穿了一件东倒西歪的红色衣服。”(颜色无法”东倒西歪”)
- 形容声音:错误例句:”音响发出东倒西歪的声音。”(应用”刺耳”或”失真”等词)
- 形容完全倒下:错误例句:”大树被砍后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已经完全倒下,应用”横躺”或”倒地”)
- 形容直线运动:错误例句:”子弹东倒西歪地飞向目标。”(子弹飞行轨迹应为直线)
“东倒西歪”这个成语生动形象,使用时要注意其适用的对象和场景,避免望文生义或过度引申。正确使用可以使描述更加鲜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倾城的诗词
关于倾城的诗词(第1篇)关于倾城的诗词自古以来,诗词中常以“倾城”之貌或言女子之美来形容,诗词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其外在之美,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韵味与风度。下面是一些与“倾城”有关的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卫风·硕人原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其香倾城,颜如舜华。作者及朝代:诗经·卫风,周朝时期。解析:此诗描绘了一位身着华美衣裳的女子,其香气弥漫整个城市,容貌如花般美丽。诗中以“倾城”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与香气。二、汉乐府·陌上桑原文:赧然绝代,名传京华。倾城一笑,始识朱颜。云霞渐起,微风自临。娇媚不语,香染长门。作者及朝代:汉乐府,汉代。解析:此诗以华丽辞藻描绘女子之
踉踉跄跄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汉语词语“踉踉跄跄”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词语形容人走路不稳,状态摇摆不定的样子,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来形容人物醉酒或疲惫的状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合适性,避免误用或滥用。
东张西觑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张西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使用场景。该成语形容人四处张望、心神不宁、不专注或心怀疑虑的样子,其中“张”和“觑”均为多音字,在此成语中发音为四声。文章还介绍了与东张西觑相关的词语,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最后,强调了该成语的误用场景,提醒使用者要注意语境。
大摇大摆
大摇大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行走时昂首挺胸、摆动双臂、大步前行的样子,常带有夸张、傲慢或自信的含义。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常与自信、自得的场景相关联。其近义词包括昂首阔步、趾高气扬等,反义词则是蹑手蹑脚、畏缩不前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和情境进行适当选择,避免在正式场合或敏感主题中使用过于轻浮或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撑肠拄肚
“撑肠拄肚”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ēng cháng zhǔ d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吃得过饱,肚子里装满了食物,也可以用来形容学识或想法丰富。它形象地描绘了饱食的状态,与饮食文化相关。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饱食终日”、“酒足饭饱”、“学识渊博”等,反义词包括“饥肠辘辘”、“空腹便便”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要滥用,避免在描述非饮食或非饱食状态时使用。文章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例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东抹西涂
东抹西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dōng mǒ xī tú。它形容字迹潦草或写作不认真,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事马虎、不精细。该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书法家们。此外,它的近义词包括胡乱涂鸦、信手涂鸦等,反义词则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把握,避免误解或错误用法。文章中有多个例句来具体说明该成语的使用情景。
丁是丁,卯是卯
“丁是丁,卯是卯”是一个汉语成语,发音为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意思是形容说话或做事准确、明确、不模糊、不敷衍了事。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农事活动,强调精确性和严谨性。它的近义词有精确无误、一丝不苟等,反义词包括模棱两可、马马虎虎等。在运用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避免滥用。通过这个成语的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出出律律
“出出律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chū chū lǜ lǜ”,用来形容声音或动作的细碎、杂乱、快速而又有节奏感的状态。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给人一种活泼、跳跃的感觉。其近义词包括“嘈嘈杂杂”、“叽叽喳喳”等,反义词有“寂寂无声”、“默默无闻”等。使用“出出律律”时要注意避免用在不适合的场合,随意搭配其他词语以及滥用或过度使用。
东望西观
东望西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wàng xī guā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目光游移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或对周围事物漫不经心地观察。它也描述了在某个地方来回张望、徘徊不前的样子。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从日常情景来理解,如旅游、街头漫步等。其近义词包括游移不定、目光游移等,反义词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在正式场合或贬义语境中使用,并且不要滥用。
寸量铢称
寸量铢称是形容对事物进行极其精细、精确的衡量和称量的成语。其含义强调了精确度的重要性,常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准确的计量和评估。该成语出自古代典籍,用于描述精细、准确的衡量和称量的过程。其近义词包括精确无误、精细入微、丝毫不差,反义词为大致不差、粗枝大叶、笼统模糊。在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医学等领域,寸量铢称的技术和精确度至关重要。错误使用示例包括在日常不必要过分精确或复杂的事情中使用该成语,以及在不相关的语境中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