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之谊
读音
dōng dào zhī yì
含义
- 东道:古代主位在东,宾客位在西,故称主人为“东道”。
- 谊:情谊、情分。
“东道之谊”指主人对宾客的款待之情,形容热情好客、尽地主之谊的行为。
典故
- 《左传·僖公三十年》:春秋时期,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郑国大夫烛之武夜访秦穆公,劝其退兵,并承诺郑国愿做秦国的“东道主”,提供物资补给。秦穆公被说服,撤兵而去。这是“东道主”最早的记载,后演变为“东道之谊”。
-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设宴鸿门,刘邦赴宴,范增劝项羽趁机除掉刘邦,但项羽念及“东道之谊”,未下杀手,最终导致刘邦逃脱。
近义词
- 地主之谊:指本地主人对外来客人的热情招待。
- 宾至如归:形容主人待客周到,客人感到像回家一样舒适。
- 热情好客:形容主人对客人非常热情。
反义词
- 冷眼相待:形容对客人态度冷淡,毫不热情。
- 闭门谢客:拒绝接待客人,与“东道之谊”相反。
- 怠慢宾客:对客人不尊重、不周到。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妈妈做了很多好吃的,说要尽“东道之谊”招待客人。
- 我们去小明家玩,他妈妈尽“东道之谊”,给我们准备了水果和点心。
-
小学高年级:
- 学校举办运动会,我们班负责接待外校同学,一定要尽“东道之谊”。
- 爸爸说,朋友来家里做客,我们要尽“东道之谊”,让他们感到温暖。
-
初中:
- 作为本地学生,我们应当对外地参赛选手尽“东道之谊”,帮助他们熟悉环境。
- 这次文化交流活动,主办方尽“东道之谊”,安排了丰富的参观项目。
-
高中及以上:
- 国际会议期间,主办国尽“东道之谊”,为各国代表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 他虽与对方有竞争关系,但仍恪守“东道之谊”,热情接待了来访的同行。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东道主”:
- ❌ “这次比赛,我们队是东道之谊。”(应为“东道主”)
-
误用于客人:
- ❌ “作为客人,我们要尽东道之谊。”(“东道之谊”只能用于主人)
-
误用于商业交易:
- ❌ “公司合作时,甲方应尽东道之谊。”(更适合用“诚意”或“合作精神”)
-
误用于敌对关系:
- ❌ “两国交战,一方突然尽东道之谊。”(矛盾语境,不宜使用)
“东道之谊”强调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混淆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东道主人
“东道主人”是一个源于古代礼仪文化的成语,指热情好客、周到款待的宴请或接待者。其含义源自古代中国将东方视为吉祥的象征,主人若以东向接待客人,便表示敬重和款待。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其近义词包括座上宾、主人翁和贵宾等,反义词则包括冷漠无礼、刻薄寡恩和拒人千里等。使用“东道主人”时需注意其褒义含义和正确使用语境,不应误用为贬义或混淆概念。文章提供了关于“东道主人”的介绍和用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地主之谊
“地主之谊”是一个成语,表示主人对客人的接待、款待和照顾的义务和礼仪。其源于古代中国的待客之道,强调主人需以礼相待,尽心招待客人。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待客之道”、“宾至如归”和“殷勤好客”,反义词包括“冷漠无情”、“怠慢失礼”和“不顾宾主”。在日常应用中需注意使用场合,避免滥用或与现代社交礼仪脱节。文章提供了关于地主之谊的详细解释和示例。
河梁之谊
河梁之谊是一个形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成语,读音为hé liáng zhī yí。源于古代人们在河边送别时的深情厚意,逐渐演变为朋友间深厚情谊的代名词。该成语包含深厚的友谊、离别的情感以及承诺的意味。河梁之谊的典故源自一对好友在河边分别并在桥梁上刻下名字作为友谊的见证。近义词有深厚情谊、深情厚意等,反义词为薄情寡义、忘恩负义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拼写,避免错误用法。该成语展现了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友谊。
描写迎客的诗词
你提供的文章是关于描写迎客的诗词的,这些诗词以不同的背景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热爱,以及对客人的热情与真挚情感。这些古诗词的韵味与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友情的真挚与深厚。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迎客诗词的内容,包括《山中送客》、《客至》、《迎客曲》等古诗词原文及解析。这些诗词描绘了迎客的喜庆氛围、主人对客人的热情与期待,以及友情之深厚。除此之外,还列举了《迎新友》、《待客至》等迎客诗词,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迎客诗词及其情感表达。文章强调,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友情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迎客之诗是古韵中的温情、雅致与热情的体现,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友情的真挚与珍视。
描写迎宾的诗词
本文展示了多篇描写迎宾的诗词,这些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古代迎宾的场景和情感。文章介绍了这些诗词的背景、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强调了诗词在古代迎宾仪式中的重要性和艺术魅力。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感受古人的真诚与善良,并珍惜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迎客诗词
关于迎客诗词(第1篇)关于迎客诗词的探索自古以来,迎客之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深厚的情谊。以下将为您呈现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迎客诗词,以及它们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迎客之诗诗词原文:客至心欢欣,筵席共馥郁。桃花初绽日,暖意满庭园。作者:未知(古时佚名)解析:此诗描绘了主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以“筵席共馥郁”展现出待客的热情,“桃花初绽日,暖意满庭园”更是把整个喜迎氛围刻画得生动。诗词原文:瑞日来嘉宾,倚门兴意深。赏花映庭阔,引樽向君心。作者:李白(唐)解析:此诗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客人的敬意与热情。“瑞日来嘉宾”显示出主人的喜悦,“
关于欢迎的诗词
关于欢迎的诗词(第1篇)关于欢迎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表达友谊、欢迎与热情的常见题材。以下是一系列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包括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迎客松》原文:青青迎客松,独立寒秋中。千载如一日,静待主人翁。作者:佚名(年代不详)解析:此诗以“迎客松”为题,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秋日中独立挺立,千年如一日地等待主人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期待。二、《山中送客》原文:青山远近路漫漫,送君千里复归船。客舍青青杨柳色,人言此地是长安。作者:张祜(唐代)解析:此诗以送别为名,却充满了对客人的欢迎之情。诗中描述了青山远近、路途漫漫的景象,以及杨柳青青的客舍,仿佛在诉说着对远道而来的客人
关于迎的诗词
关于迎的诗词(第1篇)关于“迎”的诗词全文及其解析一、迎春曲作者:李商隐(唐)迎春故早白,春意已缱绻。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片。解析:此诗以“迎春”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烈欢迎。诗中以“早白”和“新花”为象征,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此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二、迎客松作者:杜牧(唐)青松翠柏郁葱茏,远望山头似画中。天边归雁迎风立,路旁行人共此同。解析:此诗以“迎客松”为题,通过描绘青松翠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归来的客人的热烈欢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三、迎神曲作者:无名氏(宋代)山川壮丽景,祭祀迎神明。黍稷清香酒,馨香达帝庭。鼓角催人急,金石震地声。吉
掌握东的拼音dōng 了解汉字东的部首笔顺含义及10个常用成语
本文介绍了汉字“东”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析了其作为方位词的含义,包括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等。此外,“东”还有主人、东道主、春天、厕所等含义。同时,“东”也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向东、东去等方向动作。
地主之仪
地主之仪是一种礼仪和接待客人的规矩,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款待。该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待客之道,表示主人应遵循一定的礼仪来招待客人。其近义词包括殷勤款待、宾至如归等,反义词为怠慢无礼、冷漠无视等。在正确使用中,地主之仪能让客人感受到尊重和热情,使活动更加庄重有仪式感。错误用法包括混淆概念、轻视待人和过度繁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