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
读音
dōng dào zhǔ
含义
- 东:方位词,指东方,引申为“主人”或“主办方”。
- 道:道路,引申为“招待”或“安排”。
- 主:主人,主持者。
整体含义:指招待或主办活动的一方,即主人或主办者。
典故
- 《左传·僖公三十年》:
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大夫烛之武夜访秦穆公,劝其退兵,并承诺郑国愿意做秦国的“东道主”,即提供补给和招待。秦穆公被说服,撤兵而去,“东道主”一词由此而来。 -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其中“胜饯”即指盛大的宴会,而“东道主”则指主办宴会的洪州都督阎伯屿。
近义词
- 主人:指招待宾客或主持事务的人。
- 主办方:指组织或承办活动的一方。
- 东家:旧时对主人的尊称,现也用于指活动的主办者。
反义词
- 宾客:指被招待的一方。
- 客人:指受邀参加活动的人。
- 访客:指前来拜访或参加活动的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今天我家是东道主,妈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招待客人。
- 学校运动会,我们班是东道主,要负责接待其他班级的同学。
-
小学高年级:
- 这次夏令营,当地学校是东道主,安排了许多有趣的活动。
- 爸爸的公司是这次会议的东道主,他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
初中:
- 作为东道主,我们要热情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
- 这次文化交流节,我们学校是东道主,负责安排住宿和行程。
-
高中:
- 国际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
- 东道主队在比赛中表现优异,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
大学及以上:
- 本届奥运会,日本作为东道主,投入了大量资源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 东道主企业在展会上提供了优质的接待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客人”:
- ❌“我们是东道主,应该好好享受主人的招待。”(正确应为“我们是客人”)
-
误用为“旁观者”:
- ❌“他只是东道主,没有参与讨论。”(正确应为“他只是旁观者”)
-
误用为“主办方”以外的角色:
- ❌“东道主也要遵守客人的规矩。”(逻辑矛盾,东道主是主人,不是客人)
-
误用为“被动接受者”:
- ❌“东道主被迫接受了对方的条件。”(东道主通常是主动安排的一方)
-
误用为“无关第三方”:
- ❌“东道主对这件事毫不知情。”(东道主通常是知情并负责的一方)
总结:“东道主”专指主办或招待的一方,使用时需注意其主动性和主导地位,避免混淆角色。
你可能感兴趣
东道之谊
东道之谊的拼音是dōng dào zhī yì,其含义作为主人或东道主所应尽的礼仪和情谊,源于古代中国的社交礼仪文化。它广泛应用于社交、商务等场合,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好客和周到细致的关怀。近义词包括地主之谊、好客之道等。反义词为冷漠无情、不近人情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东道之谊的正确用法和体现,同时也提醒了避免其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关于迎客诗词
关于迎客诗词(第1篇)关于迎客诗词的探索自古以来,迎客之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深厚的情谊。以下将为您呈现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迎客诗词,以及它们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迎客之诗诗词原文:客至心欢欣,筵席共馥郁。桃花初绽日,暖意满庭园。作者:未知(古时佚名)解析:此诗描绘了主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以“筵席共馥郁”展现出待客的热情,“桃花初绽日,暖意满庭园”更是把整个喜迎氛围刻画得生动。诗词原文:瑞日来嘉宾,倚门兴意深。赏花映庭阔,引樽向君心。作者:李白(唐)解析:此诗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客人的敬意与热情。“瑞日来嘉宾”显示出主人的喜悦,“
描写迎宾的诗词
本文展示了多篇描写迎宾的诗词,这些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古代迎宾的场景和情感。文章介绍了这些诗词的背景、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强调了诗词在古代迎宾仪式中的重要性和艺术魅力。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感受古人的真诚与善良,并珍惜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描写迎客的诗词
你提供的文章是关于描写迎客的诗词的,这些诗词以不同的背景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热爱,以及对客人的热情与真挚情感。这些古诗词的韵味与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友情的真挚与深厚。文章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迎客诗词的内容,包括《山中送客》、《客至》、《迎客曲》等古诗词原文及解析。这些诗词描绘了迎客的喜庆氛围、主人对客人的热情与期待,以及友情之深厚。除此之外,还列举了《迎新友》、《待客至》等迎客诗词,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迎客诗词及其情感表达。文章强调,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友情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迎客之诗是古韵中的温情、雅致与热情的体现,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友情的真挚与珍视。
关于欢迎的诗词
关于欢迎的诗词(第1篇)关于欢迎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表达友谊、欢迎与热情的常见题材。以下是一系列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包括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迎客松》原文:青青迎客松,独立寒秋中。千载如一日,静待主人翁。作者:佚名(年代不详)解析:此诗以“迎客松”为题,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秋日中独立挺立,千年如一日地等待主人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期待。二、《山中送客》原文:青山远近路漫漫,送君千里复归船。客舍青青杨柳色,人言此地是长安。作者:张祜(唐代)解析:此诗以送别为名,却充满了对客人的欢迎之情。诗中描述了青山远近、路途漫漫的景象,以及杨柳青青的客舍,仿佛在诉说着对远道而来的客人
关于迎的诗词
关于迎的诗词(第1篇)关于“迎”的诗词全文及其解析一、迎春曲作者:李商隐(唐)迎春故早白,春意已缱绻。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片。解析:此诗以“迎春”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烈欢迎。诗中以“早白”和“新花”为象征,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此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二、迎客松作者:杜牧(唐)青松翠柏郁葱茏,远望山头似画中。天边归雁迎风立,路旁行人共此同。解析:此诗以“迎客松”为题,通过描绘青松翠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归来的客人的热烈欢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三、迎神曲作者:无名氏(宋代)山川壮丽景,祭祀迎神明。黍稷清香酒,馨香达帝庭。鼓角催人急,金石震地声。吉
北道主人
北道主人指的是在道路上为过往行人提供接待和款待的人,通常用来形容对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热情和周到的人。该词汇最早源于古代的交通驿站制度。北道主人的典故丰富,历史上常有为客人准备丰盛酒席并陪同共饮的主人。其近义词包括热情好客、殷勤招待等,反义词则为冷漠无情、怠慢失礼等。运用时需避免错误用法,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在文章中,北道主人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热情款待旅人的主人,让客人感受到温暖和宾至如归的体验。
关于喂鹅的诗词
关于喂鹅的诗词(第1篇)关于喂鹅的诗词,虽然不是古诗词的常见主题,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古代文学中寻找一些与鹅和饲养有关的诗词。以下是我为您编写的一篇文章,包含了一些可能的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关于喂鹅的诗词探析一、诗词呈现《鹅赠鹤》作者:(宋)欧阳修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来鹅群逐草飞。养鹅得饱常为乐,无使生计常相依。解析:欧阳修的这首诗描绘了鹅的悠闲生活与人们对鹅的饲养之乐。诗中既展现了鹅的美丽姿态,又表达了人与鹅之间的和谐共处。《村中养鹅》作者:(元)张可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中养鹅数百只,每日喂食乐陶然。解析:此诗描绘了春天乡村的
地主之谊
“地主之谊”是一个成语,表示主人对客人的接待、款待和照顾的义务和礼仪。其源于古代中国的待客之道,强调主人需以礼相待,尽心招待客人。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待客之道”、“宾至如归”和“殷勤好客”,反义词包括“冷漠无情”、“怠慢失礼”和“不顾宾主”。在日常应用中需注意使用场合,避免滥用或与现代社交礼仪脱节。文章提供了关于地主之谊的详细解释和示例。
宾至如归
宾入如归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īn rù rú guī,用于形容招待客人周到细致,使客人感到像回家一样温暖。它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款待。近义词有宾至如家、宾客盈门等,反义词有冷漠待人、疏远不周等。使用时要避免误解和滥用,根据具体情境斟酌使用。这个成语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招待和温馨款待,使客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舒适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