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参暮礼

晨参暮礼

读音

chén cān mù lǐ

含义

“晨参暮礼”由四个字组成:

  • 晨:早晨
  • 参:参见、拜见
  • 暮:傍晚
  • 礼:行礼、礼节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早晨参见,傍晚行礼,形容每天早晚都恭敬地拜见长辈或尊长,表示极其尊敬和恭谨的态度。后来也用来形容对某种信仰或理念的虔诚态度。

典故

  1. 《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端韠绅,搢笏。左右佩用,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这段文字描述了古代子女对父母晨昏定省的礼仪,是”晨参暮礼”的典型体现。
  2. 《后汉书·马援传》记载:”援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晨参暮礼,未尝有怠。”这里描述了马援对皇帝的恭敬态度。
  3. 宋代《太平御览》引《晋中兴书》曰:”王导为扬州刺史,镇建康。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每入见,未尝不束带而趋;虽在暗室,未尝解带。晨参暮礼,情好日隆。”这段文字展现了王导对琅邪王的恭敬态度。

近义词

  1. 晨昏定省:指子女早晚向父母问安,侍奉父母的礼节。
  2. 朝夕问安:每天早晚都向长辈请安问候。
  3. 恪守礼节:严格遵守礼仪规范。
  4. 恭敬如仪:按照礼仪恭敬地行事。
  5. 谨守礼法:严格遵守礼仪法度。

反义词

  1.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傲慢无礼。
  2.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不讲礼节。
  3. 疏于问候:很少或从不向长辈问候请安。
  4. 不敬师长:不尊敬老师和长辈。
  5. 怠慢礼数:对礼仪规矩态度怠慢。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例句

    1. 小明每天晨参暮礼地向爷爷奶奶问好,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2. 我们要学习古人晨参暮礼的精神,尊敬老师和长辈。
    3. 小华养成了晨参暮礼的好习惯,早晚都会向父母问安。
    4. 在古代,学生们对老师都是晨参暮礼,非常恭敬。
    5. 妈妈说,晨参暮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例句

    1. 虽然现代社会节奏快,但晨参暮礼的孝道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传承。
    2. 寺庙里的僧人们晨参暮礼,虔诚地诵经念佛。
    3. 这位弟子对师父晨参暮礼,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4. 在古代宫廷中,大臣们对皇帝晨参暮礼,以示忠诚。
    5. 晨参暮礼不仅是形式,更体现了内心的尊敬和感恩。
  3. 初中例句

    1. 儒家文化强调晨参暮礼,认为这是培养孝道的重要方式。
    2. 在传统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晨参暮礼被视为基本的孝道表现。
    3. 这位学者研究古代礼仪,特别关注晨参暮礼的文化内涵。
    4. 晨参暮礼的习俗在现代社会逐渐淡化,但其精神内核仍具价值。
    5. 古代官员上朝时晨参暮礼,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4. 高中及以上例句

    1. 晨参暮礼作为一种传统礼仪,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尊卑秩序和孝道观念。
    2. 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晨参暮礼的习俗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3. 研究宋代家庭伦理,不可忽视晨参暮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意义。
    4. 晨参暮礼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儒家”礼”文化的重要体现。
    5. 当代社会应当辩证地看待晨参暮礼,取其尊老敬长的精华,去其形式主义的糟粕。

错误用法

  1. 用于平辈之间:错误示例:”我和室友晨参暮礼,关系很好。”(晨参暮礼只能用于表示对尊长的恭敬,不能用于平辈之间)
  2. 用于单向关系:错误示例:”老师对我们晨参暮礼,非常关心。”(晨参暮礼是下对上的行为,不能用于上对下)
  3. 频率错误:错误示例:”过年时,我们对长辈晨参暮礼。”(晨参暮礼特指每天早晚的行为,不能用于偶尔的礼节)
  4. 对象错误:错误示例:”我对我的宠物狗晨参暮礼。”(晨参暮礼只能用于人类尊长,不能用于动物)
  5. 场合过于随意:错误示例:”我们晨参暮礼地打招呼。”(晨参暮礼是庄重的礼节,不能用于日常随意问候)
  6. 与不庄重行为搭配:错误示例:”他一边玩游戏一边对父母晨参暮礼。”(晨参暮礼需要全神贯注的恭敬态度,不能与其他活动同时进行)
  7. 用于商业场合:错误示例:”销售员对客户晨参暮礼,希望能签下合同。”(晨参暮礼是表达尊敬而非商业目的)
  8. 用于自我描述:错误示例:”我是个晨参暮礼的人。”(晨参暮礼是具体行为,不宜用作个人品质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

晨参暮省是什么意思

晨参暮省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早晚进行参拜或省视的行为,表达对长辈或尊贵之人的敬重和孝顺。其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均有详细解释。晨参暮省的使用需注意对象和场合,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通过晨参暮省这个成语的介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传统礼仪表达方式。

昏定晨省是什么意思

“昏定晨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ūn dìng chén shěng,指晚上要安排妥当,安定下来,早晨向长辈或上级请安问好,体现了尊老敬贤的礼仪和孝道。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人们注重在每天早晚的特殊时刻表达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和关心。近义词包括孝顺敬老、恭敬有礼、朝夕问安等。反义词则为不孝不敬、无礼无节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于工作或学习上的安排不规律、不定时的情况,以及用于与尊老爱幼无关的场合或对象。这个成语有助于表达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和关心,应正确使用。

晨昏定省是什么意思

晨昏定省的拼音是chén hūn dìng shěng,表示子女在早晨和晚上向父母问安的传统礼仪行为,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孝道文化,近义词有早晚问候、早晚问安、孝敬父母等。晨昏定省是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和尊重的表现,其错误用法是在非家庭环境或不当语境中使用。文章中详细解释了晨昏定省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常见错误用法。

小学生古诗词关于孝

小学生古诗词关于孝(第1篇)小学生古诗词中的孝道一、古诗全文及解析1. 《游子吟》 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解析:《游子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古诗词。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物的情景,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和不舍之情。其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道出了孝顺的道理,即子女应尽孝道,报答母爱之深沉。2. 《拜新年》 黄景仁(明)常恐时光易逝去,独思亲爱在家中。欲知孝子心中意,只望双亲笑颜开。解析: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孝子对父母的思念和希望父母安乐的心愿。诗人以“孝子”自居,表达了希望父母能够因自己的存在而

打恭作揖是什么意思

打恭作揖是一种古代中国的礼仪行为,用于见面、告别或表示敬意。具体为弯腰鞠躬并双手合十举至额前或胸前。其典故可追溯至古代礼仪文化,在古籍和历史故事中有记载。其近义词包括鞠躬行礼、叩首礼拜等。然而,在现代某些场合过度使用可能显得不恰当。需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适当使用,以避免不恰当的情况。

出门如宾是什么意思

“出门如宾”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外出时以礼貌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如同对待贵宾一般。它源于古代对礼仪和尊重他人的重视。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等,反义词则为无理取闹、傲慢无礼等。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避免滥用或误用,确保真正体现出该成语的精髓和意义。文章通过多个例子详细解释了“出门如宾”的用法和含义。

关于不孝的诗词

关于不孝的诗词(第1篇)关于不孝的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罕见。这些诗词不仅揭示了社会道德观念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古代对于家庭伦理、亲情关系的重视。以下是我根据您的需求,整理的一些关于不孝主题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列表《孝经·谏诤章》汉乐府《长歌行》晋·陶渊明《杂诗》唐·白居易《孝妇吟》宋·王安石《孝道歌》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孝经·谏诤章》作者:佚名(先秦时期)原文:曾子曰:“若夫慈爱抚育,奉事父母如大人,此孝之大者。不慈不孝,不祥之民也。”解析:此段出自《孝经》,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若不慈不孝,则被视为不祥之人。汉乐府《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

问安视膳是什么意思

问安视膳的读音问安视膳的拼音为:wèn ān shì shàn。问安视膳的含义问安视膳,原意是古代诸侯、官吏或长辈的事奉父母、尊长的问候和饮食照顾。问安指的是问候尊长或亲友的安好,视膳则是指亲自照看尊长或长辈的饮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孝顺和关心长辈的行为。问安视膳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于古代的孝道故事。在古代中国,孝顺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而问安视膳则被视为孝顺的表现之一。例如,在《史记》中,有记载汉朝名臣张良对母亲极为孝顺,每日亲自为母亲问安、视膳,以示孝心。此外,在《论语》中也提到了“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孝道思想,即子女要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和健康状况,这也是问安视膳的体现。问安视膳的近义词孝敬

膝行匍伏是什么意思

膝行匍伏的读音膝行匍伏(xī xíng pú fú)膝行匍伏的含义“膝行匍伏”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以膝着地、手爬行的姿态,形容极尽恭敬或谦卑的姿态。具体来说,“膝行”是指以膝为支点向前移动,“匍伏”则表示爬行、俯伏的意思。膝行匍伏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的礼仪和历史故事。在古代,人们表达对长辈或君主的尊敬和谦卑时,常常会采用这种低姿态的行走方式。此外,在历史上的某些典故中,也有用此成语来形容人物恭敬、谦卑的姿态。典故一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在楚汉战争中,为了向汉王刘邦表示忠诚和谦卑,曾经“膝行而进,匍伏受命”。典故二在古代的宫廷礼仪中,臣子在拜见君王时,有时也会采用“膝行匍伏”的方式,

禮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礼”的拼音、部首、笔顺,并详细解析了其含义。包括行为准则与规范、礼仪、礼节仪式等组词,表达了恭敬的态度或行为以及表示敬意的赠品等含义。同时,文章还涉及礼俗、典礼、婚礼、成年礼等实际应用场景,并强调了礼贤下士、礼佛、礼神等致祭的礼仪行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