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崩离析
读音
fēn bēng lí xī
含义
“分崩离析”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分:分裂、分散。
- 崩:崩塌、崩溃。
- 离:分离、离散。
- 析:分解、散开。
整体含义指国家、集团、组织等分裂瓦解,形容局势或关系彻底崩溃,无法维持统一。
典故
- 《论语·季氏》:
孔子曰:“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这里指鲁国因内部矛盾而四分五裂,国家统治力衰弱。 - 《后汉书·隗嚣传》:
“方今四分五裂,豪杰并起。”
形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 - 《资治通鉴》:
唐末藩镇割据,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史称“分崩离析之世”。
近义词
- 四分五裂:形容分裂成多个部分,局面混乱。
- 土崩瓦解:比喻彻底崩溃,无法挽回。
- 支离破碎:形容零散残缺,不成整体。
- 众叛亲离:指失去支持,孤立无援。
反义词
- 团结一致:众人齐心协力,共同行动。
- 坚如磐石: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众志成城:众人同心协力,形成强大力量。
- 固若金汤:形容防御或组织极其坚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玩具被弟弟摔坏了,乐高积木分崩离析,散落一地。
- 沙堡被海浪冲垮,瞬间分崩离析。
-
小学高年级:
- 这个拼图太难了,拼好的部分又分崩离析了。
- 班上的小团体吵架后,整个班级几乎分崩离析。
-
初中:
- 历史上许多帝国因内乱而分崩离析。
- 公司高层争斗导致团队分崩离析,许多员工离职。
-
高中:
- 罗马帝国的衰落是一个漫长的分崩离析过程。
- 封建制度在近代逐渐分崩离析,被新的社会形态取代。
-
大学及以上:
- 冷战结束后,苏联分崩离析,多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正逐渐分崩离析。
错误用法
- 形容个人情绪崩溃:
❌ 他听到坏消息后,整个人分崩离析。
✅ 正确说法:他听到坏消息后,情绪崩溃。 - 形容物品轻微损坏:
❌ 我的手机屏幕裂了,感觉要分崩离析了。
✅ 正确说法:我的手机屏幕裂了,但还能用。 - 形容短暂混乱:
❌ 放学时校门口有点分崩离析。
✅ 正确说法:放学时校门口有点混乱。 - 用于自然现象:
❌ 台风过后,树木分崩离析。
✅ 正确说法:台风过后,树木被连根拔起。
“分崩离析”通常用于描述国家、组织或大型结构的彻底瓦解,不宜用于个人或小范围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瓦解土崩是什么意思
瓦解土崩的读音瓦解土崩的读音为:wǎ jiě tǔ bēn。瓦解土崩的含义瓦解土崩的含义是指事物或组织的结构、关系等由于内部矛盾激化而彻底崩溃,无法再维持下去。也可以形容人心涣散、不团结等。瓦解土崩的典故瓦解土崩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一种现象。在古代战争中,当一方的军队士气低落、内部矛盾激化时,就会像瓦片一样碎裂,像土块一样崩溃,无法再继续作战。因此,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事物或组织的结构、关系等彻底崩溃的情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之有国有社稷者,今其无社稷矣,其曰‘瓦解’乎?” 后来,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如《史记》、《汉书》等。瓦解土崩的近义
坏植散群
本文介绍了“坏植散群”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坏植散群指的是破坏团结、离散群体的行为或现象,来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等历史典故。其近义词有分裂离间、离心离德等,反义词有团结一致、和睦相处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坏植散群的应用场景,同时强调了其负面含义和正确用法。
鱼烂而亡是什么意思
鱼烂而亡的读音鱼烂而亡的读音为yú làn ér wáng,其中“yú”是二声,“làn”是四声,“ér”是二声,“wáng”是二声。鱼烂而亡的含义鱼烂而亡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鱼烂了,最终导致死亡”。它常用来比喻国家或集团内部因矛盾激化、分裂等原因,最终导致衰败或灭亡。具体来说,它用来形容一种内部矛盾积累到无法调和,最终导致整个系统或组织崩溃的情景。鱼烂而亡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故事中,郑国与楚国交战,郑国大败,楚国军队将领子囊说:“君弱臣强,君小国大,难保其位,鱼烂而亡”。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提炼出了“鱼烂而亡”这个成语。鱼烂而亡的近义词
离析涣奔
本文介绍了成语“离析涣奔”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局势混乱、人心不齐的局面,出自《左传》中的典故。其近义词包括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等,反义词有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等。文章还提供了使用该成语的正确语境和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分化瓦解
分化瓦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n huà wǎ jiě",形容某种力量或组织被分裂、解体,逐渐变得松散不团结,最终导致失败或消亡。分化瓦解的典故源于古代战争或政治斗争中的策略和现象。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分崩离析、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等。错误用法是将其用于非分裂、非崩溃的情境,或与其他含义相近的成语混淆。以上是对分化瓦解的详细介绍。
豆分瓜剖
本文介绍了成语“豆分瓜剖”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应用。该成语用来形容将事物分割得非常细致、彻底,常用来形容对事物的细致分割或处理。典故源自古代农耕生活,常用来分配物品。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但需注意避免在非正式场合或非专业领域的错误用法,如搭配不当和过度使用。
败绩失据
本文介绍了成语“败绩失据”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军队的作战计划失败,失去了依据或支撑点,形容在战争或竞争中遭遇严重失败。其源于古代战争和军事行动的实际经验,具体典故可以追溯到《左传》等古代文献。败绩失据的近义词包括败北丧师、一败涂地、溃不成军等,反义词包括大获全胜、胜利在望、势如破竹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场合、搭配不当和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
栋折榱崩
本文介绍了成语“栋折榱崩”的读音、含义、典故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建筑物严重损坏或倒塌,常用来形容重大的灾难或事故。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混淆和误用。
颠倒乾坤
颠倒乾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iān dào qián kūn。其含义是形容世界或事物的秩序发生巨大变化,有如天地倒置。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神话传说,表达了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的秩序。颠倒乾坤的近义词包括扭转乾坤、翻天覆地等,反义词则为一成不变、安分守己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是否恰当,以表达出积极或正面的变化和效果。文章中的例句展示了颠倒乾坤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如描述领导人的能力、电影情节的惊喜、魔术表演的惊叹等。
粗枝大叶
粗枝大叶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拼音为cū zhī dà yè,用来形容人粗心大意,不注重细节。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大而化之等,反义词则是细心周到、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等。在使用上,粗枝大叶可能导致的错误用法包括在文学创作中的过度简化,以及在工作或学习中的不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