鲂鱼赪尾

鲂鱼赪尾

读音

鲂鱼赪尾:fáng yú chēng wěi

含义

  • 鲂鱼:一种淡水鱼,体侧扁,形似鳊鱼,古人常以其比喻贤人或君子。
  • 赪尾:赪(chēng),红色;尾,尾巴。赪尾指鱼尾因劳累或受伤而变红。
  • 整体含义:比喻贤人因忧劳国事而憔悴,或形容人因过度操劳而疲惫不堪。

典故

  1. 《诗经·周南·汝坟》

    • 原文:“鲂鱼赪尾,王室如燬。”
    • 解释:诗中描述鲂鱼因逆流而上而尾巴变红,比喻百姓因王室暴政而生活困苦,贤人忧心国事。
  2. 《左传·哀公十七年》

    • 引用《诗经》此句,比喻臣子为国事操劳,身心俱疲。
  3. 后世文人引用

    • 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化用此典,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近义词

  1. 忧心如焚:形容极度忧虑,内心如火烧般煎熬。
  2. 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惫。
  3. 鞠躬尽瘁:形容竭尽全力,不辞辛劳。

反义词

  1. 悠然自得:形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
  2. 养尊处优:生活优裕,无所操劳。
  3. 心宽体胖:心境开阔,身体舒泰。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老师每天批改作业到很晚,真是“鲂鱼赪尾”啊!
    • 爸爸工作太忙,累得“鲂鱼赪尾”。
  2. 小学高年级

    •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可谓“鲂鱼赪尾”。
    • 爷爷年轻时为了家庭奔波,如今回忆起来仍是“鲂鱼赪尾”的岁月。
  3. 初中

    • 诸葛亮为蜀汉“鲂鱼赪尾”,最终病逝五丈原。
    • 那些为科研奉献一生的科学家,无不是“鲂鱼赪尾”的典范。
  4. 高中及以上

    • 古代士大夫常以“鲂鱼赪尾”自勉,表达为国尽忠的决心。
    • 在动荡年代,许多文人“鲂鱼赪尾”,仍坚持著书立说。

错误用法

  1. 形容鱼本身

    • 错误:“这条鲂鱼的尾巴是红色的,真是‘鲂鱼赪尾’。”
    • 纠正:成语比喻人,不能直接形容鱼的颜色。
  2. 用于轻松场景

    • 错误:“周末玩了一天游戏,累得‘鲂鱼赪尾’。”
    • 纠正:成语多用于严肃或高尚的操劳,不适用于娱乐疲劳。
  3. 误用为褒义

    • 错误:“他‘鲂鱼赪尾’,终于升职加薪了。”
    • 纠正:成语侧重疲惫憔悴的状态,而非成功的结果。
鲂鱼赪尾.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娜的诗词

关于娜的诗词(第1篇)关于“娜”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全文《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宋·刘克庄娜婀风柳态,盈盈倚窗前。玉容春自浅,花色露初鲜。《蝶恋花·春景》作者:宋·晏殊娜婀舞袖翻金钿,翠楼深锁春光。二、作者与朝代《木兰花慢·娼女纳凉》——作者刘克庄,宋朝人。《蝶恋花·春景》——作者晏殊,宋朝人。三、诗词解析《木兰花慢·娼女纳凉》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娼女在窗前纳凉的场景。其中,“娜婀风柳态”一句,以娜婀形容女子体态的轻盈柔美,风柳则象征着女子身姿的婀娜多姿。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光中倚窗纳凉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婉约的美感。《蝶恋花·春景》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女子的舞姿。其中,“

狗尾貂续

狗尾貂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gǒu wěi diāo xù。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貂的尾巴接在狗的尾巴上,用来形容以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导致整体质量下降或变得不伦不类。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章、作品等在后续部分质量明显下降,失去了原有的精彩和价值。其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能源于古代的书画作品或历史事件。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虎头蛇尾、弄巧成拙和画蛇添足,反义词包括承上启下、善始善终和锦上添花。在使用狗尾貂续时需要注意其错误用法及场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该成语的用法。

汉字"赫"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解析hè的发音技巧与14笔书写顺序

本文介绍了汉字“赫”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有多重含义,包括显著、盛大、姓等。同时,它也是物理学名词赫兹的简称。文章还详细解析了“赫”在古诗中的用法,如显耀、炎热炽盛、光明、勃然大怒等含义,并介绍了该字的其他动词用法,如恐吓、使感到惊奇等。

丹楹刻桷

本文介绍了成语“丹楹刻桷”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建筑物华丽精致,尤其指宫殿等豪华建筑。其出自《诗经·小雅·斯干》,常用来描绘宫殿建筑风格和装饰。使用时要注注意其准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

步雪履穿

步雪履穿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xuě lǚ chuān,形容不畏严寒困苦,顶着大雪行走,表达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其典故源自《诗经》等古代文献,形容古代士兵在严寒中行军的艰苦情景。近义词包括冒雪顶风、逆风冒雪等,反义词为畏缩不前、贪图安逸等。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描述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勇气。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描述舒适环境或轻易放弃的情况。

不寒而栗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寒而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在没有受到寒冷的情况下,却感到非常害怕和颤抖的心理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的两个故事。此外,还介绍了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具体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沥胆抽肠是什么意思

“沥胆抽肠”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恐惧、担忧或痛苦的情感状态,表达内心深处的真挚感受,以及竭尽忠诚、全力以赴的决心和勇气。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通过身体上的痛苦来比喻内心的痛苦。其近义词包括肝肠寸断、痛心疾首等,反义词为心安理得、悠然自得等。使用时应正确把握其含义和用法,避免与其他词语混用或误解。该成语多用于描述情感上的极度痛苦或决心上的坚定不屈,不应随意用于其他场合或语境中。

白白朱朱

“白白朱朱”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物体的颜色或形状,常用来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动人的景象或事物。它的字面含义是“白中带红”或“红白相间”,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和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描绘。近义词包括色彩斑斓、姹紫嫣红等,反义词则是灰暗无光、黑白分明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含义和用法,避免滥用或误用。

抢地呼天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抢地呼天”的读音、含义和典故,该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悲痛或极度哀求的情景。文中还提供了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子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如不符合语境的随意使用、用错对象、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以及在正式场合使用不当等。

胆寒发竖

胆寒发竖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hán fā shù,形容人极度害怕和恐惧的状态。典故源自古代文学作品,描述人在面临危险或恐怖情境时的恐惧表现。这个成语也可以追溯到《史记》、《左传》等古代文献。近义词包括毛骨悚然、惊弓之鸟、心惊胆战等。反义词则是形容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能保持冷静的词语,如镇定自若、泰然自若、毫无畏惧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场合、对象以及搭配,避免滥用夸张。文章提供了关于胆寒发竖的详细解释,包括其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等。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