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目见

读音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含义

  • 耳闻:用耳朵听到的事情。
  • 不如:比不上。
  • 目见:亲眼所见。
    整体含义:听说的不如亲眼所见可靠,强调亲身经历的重要性。

典故

  1. 《韩非子·说林上》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卫国时,弟子子贡问:“卫国大夫史鱼正直吗?”孔子回答:“听说他正直。”子贡又问:“那蘧伯玉贤能吗?”孔子说:“听说他贤能。”子贡疑惑:“老师为何只说‘听说’?”孔子答道:“耳闻不如目见,我未亲眼所见,不敢妄下定论。”
  2. 《汉书·赵充国传》
    西汉名将赵充国奉命平定羌族叛乱,汉宣帝要求速战速决,但赵充国坚持实地考察后再制定策略。他说:“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最终通过实地勘察,提出屯田政策,成功平定叛乱。

近义词

  1. 百闻不如一见:强调多次听说不如一次亲眼所见。
  2.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直接对比所见与所闻的真实性。
  3. 躬行实践: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反义词

  1. 道听途说:指未经证实的传闻。
  2.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被不断传播。
  3. 人云亦云:盲目跟随他人说法,缺乏独立判断。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妈妈说榴莲很臭,但耳闻不如目见,我尝了一口才发现它很甜!
    • 哥哥说游乐园特别好玩,耳闻不如目见,周末我一定要去试试!
  2. 小学高年级

    • 虽然书上说黄山风景很美,但耳闻不如目见,暑假我一定要去亲眼看看。
    • 网友评价这部电影很感人,耳闻不如目见,我决定买票去电影院观看。
  3. 初中

    • 历史书上记载长城雄伟,但耳闻不如目见,登上长城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它的壮观。
    • 老师说实验课很有趣,耳闻不如目见,亲手操作后我才明白科学的魅力。
  4. 高中

    • 尽管新闻报道了贫困山区的艰难生活,但耳闻不如目见,志愿者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他们的不易。
    • 学长说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耳闻不如目见,入学后我才发现这里简直是知识的海洋。
  5. 成人/书面语

    • 商界传言某项目利润丰厚,但耳闻不如目见,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风险远大于收益。
    • 古籍中描述敦煌壁画精妙绝伦,耳闻不如目见,亲临莫高窟方知何为艺术瑰宝。

错误用法

  1. 混淆近义词

    • ❌ 错误:“耳闻不如目见,所以我们要多听别人的意见。”(应强调“亲眼所见”而非“多听”。)
    • ✅ 正确:“耳闻不如目见,我们必须亲自调查才能下结论。”
  2. 脱离语境滥用

    • ❌ 错误:“耳闻不如目见,这道数学题你听我讲一遍就会了。”(数学理解依赖逻辑,非视觉观察。)
    • ✅ 正确:“耳闻不如目见,你只有亲手做实验才能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3. 过度引申

    • ❌ 错误:“耳闻不如目见,所以读书没用。”(成语强调验证而非否定学习。)
    • ✅ 正确:“耳闻不如目见,书本知识需结合实践才能融会贯通。”
耳闻不如目见.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目睹耳闻是什么意思

“目睹耳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ù dǔ ěr wén。它指的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或现象,强调亲身感受和亲眼所见的真实性。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汉书》和《资治通鉴》。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亲身经历或亲眼见闻的事情,并含有强调真实性的意味。其近义词包括“眼见为实”、“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等,反义词有“道听途说”、“空口无凭”等。在造句中,可以描述个人经历或见闻的事情。错误用法是忽略亲身经历的强调,应使用正确的用法以准确表达意思。

目见耳闻是什么意思

目见耳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ù jiàn ěr wén,意为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形容直接经验和真实感受。其出处并不明确,但可追溯到古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强调了真实性和直接性,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使用。目见耳闻的近义词包括眼见为实、耳闻目睹等,反义词有道听途说、空言无凭等。使用目见耳闻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表达的准确性,避免错误用法。

目知眼见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目知眼见”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强调了其表达的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真实认知和感受,反映了人们对于亲眼所见的认知和信任。文章还列举了目知眼见的多个例句,同时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

耳闻目击

本文介绍了“耳闻目击”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示例和解释。耳闻目击指的是亲自听到和亲眼看到,用以形容对事情经过或真相的直接清晰了解。最早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如《左传》。使用时应确保描述的是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的情况,避免使用在听说或间接了解的情况上。

传闻不如亲见

“传闻不如亲见”是一个成语,强调直接经验和亲眼目睹的重要性,暗示传闻可能存在误差或误导。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信息传递的不便和传话过程中的误解。它的近义词有眼见为实、目击道存等,反义词有道听途说等。使用此成语时,不应滥用场合或轻率否定他人经验。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得知真相。文章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例句,帮助理解这一成语的正确用法。

耳闻不如面见

“耳闻不如面见”是一句常用的汉语成语,读音为ěr wén bù rú miàn jiàn,意指听到的信息不如亲眼见到的真实可靠。这个成语强调亲眼所见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亲自目睹才能获取真实的认知和了解。它的含义源自古代中国,强调在信息不畅通的时代,亲眼所见比听闻更值得信赖。此外,这个成语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使用时需要避免只听信传闻而不进行实地考察和验证的错误用法,只有真正面对问题并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才能做到“耳闻不如面见”。

千闻不如一见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千闻不如一见”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这个成语强调亲眼所见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轻信传闻,应该亲自去观察和验证。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并指出了错误用法是陷入片面性思维中,只重视亲眼所见而忽视其他信息来源。

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意思是听闻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强调实际观察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智者的教导,指出实践和亲身体验的重要性。与“百闻不如一见”相近的词语包括“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等,反义词包括“道听途说”、“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表示只有亲自去体验才能真正了解实际情况。然而,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分场合使用、与其他成语混淆、用作贬义等。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这句成语强调亲眼目睹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轻信传闻,必须以自己观察到的实际情况为准。其含义是只听别人说远远不如自己亲眼看到的可靠。该成语出自古代,意在强调在信息传播不便的时代,人们需要亲自观察来确认事情的真实性。其近义词包括“眼见为实”、“目睹为真”等,反义词则是“道听途说”、“耳食之言”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理解为完全否定听到的信息,而要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性思考来做出判断。例句展示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个成语,强调了亲自观察的重要性。

闻名不如见面是什么意思

闻名不如见面的读音读音: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标注拼音:wén/míng/bù/rú/jiàn/miàn闻名不如见面的含义“闻名不如见面”是一句中国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只听其名,不如亲自见面了解。它强调了直接观察和亲身体验的重要性,意味着在听到或了解某事时,即使有很好的声誉或名声,也难以完全理解其真实情况或价值。闻名不如见面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交往习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传播手段有限,人们往往只能通过传闻来了解远方的人或事。然而,传闻往往不准确或有所夸大,因此,人们逐渐形成了“闻名不如见面”的认识,即只有亲自见面,才能真实地了解对方或事物的真实情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