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满鼻满
读音
ěr mǎn bí mǎn
含义
“耳满鼻满”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耳:耳朵,指听觉器官。
- 满:充满、塞满。
- 鼻:鼻子,指嗅觉器官。
- 满:同前,表示充斥。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耳朵和鼻子都被塞满,形容听到和闻到的都是某种事物或言论,多指反复听到或闻到同一种东西,让人感到厌烦或不适。
典故
- 《韩非子·内储说上》:
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听音乐,尤其沉迷于钟鼓之声。他让乐师日夜演奏,导致宫廷上下“耳满鼻满”,大臣们苦不堪言,最终劝谏他停止这种奢靡行为。 - 《晋书·王导传》:
东晋时期,权臣王导执政时,朝中官员阿谀奉承之风盛行,各种谄媚之言让皇帝“耳满鼻满”,最终导致朝政腐败。 - 民间俗语演变:
古代市井生活中,商贩叫卖声、街头流言等充斥耳鼻,久而久之形成“耳满鼻满”的说法,形容信息过载带来的烦躁感。
近义词
-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故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 聒噪不已:声音嘈杂,让人厌烦。
- 絮絮叨叨:说话啰嗦,反复不停。
- 陈词滥调:老套而无新意的言论。
反义词
- 耳目一新:听到或看到的都让人感到新鲜。
- 清静无为:环境安静,没有干扰。
- 言简意赅:说话简洁明了,不啰嗦。
-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杂音。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妈妈每天唠叨我写作业,真是耳满鼻满!
- 街上小贩的叫卖声让我耳满鼻满,好吵啊!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老师反复强调纪律问题,同学们都觉得耳满鼻满。
- 广告里的促销词听得我耳满鼻满,都不想买了。
-
初中(7-9年级):
- 网络上各种明星八卦让人耳满鼻满,真希望少点无聊新闻。
- 父母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听得我耳满鼻满。
-
高中(10-12年级):
- 政客们的空话套话让民众耳满鼻满,毫无实际意义。
- 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充斥耳目,令人耳满鼻满。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会议上,某些专家反复强调同一观点,让人耳满鼻满。
- 公司领导的开会发言总是老调重弹,员工们早已耳满鼻满。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充满耳朵和鼻子”的字面意思:
- ❌ 他感冒了,鼻涕堵住鼻子,真是耳满鼻满。(错误,应指反复听到或闻到,而非生理堵塞。)
-
误用于形容食物味道浓郁:
- ❌ 这道菜香味扑鼻,真是耳满鼻满。(错误,成语带有负面含义,不适用于赞美。)
-
误用于形容信息量大但并非重复:
- ❌ 这本书知识丰富,让我耳满鼻满。(错误,应指重复、令人厌烦的信息。)
-
误用于形容专注听讲:
- ❌ 他上课认真听讲,耳满鼻满。(错误,成语带有贬义,不能用于褒义场景。)
“耳满鼻满”通常用于表达对重复、嘈杂或令人厌烦的信息的抵触情绪,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关于倾城的诗词
关于倾城的诗词(第1篇)关于倾城的诗词自古以来,诗词中常以“倾城”之貌或言女子之美来形容,诗词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其外在之美,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韵味与风度。下面是一些与“倾城”有关的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卫风·硕人原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其香倾城,颜如舜华。作者及朝代:诗经·卫风,周朝时期。解析:此诗描绘了一位身着华美衣裳的女子,其香气弥漫整个城市,容貌如花般美丽。诗中以“倾城”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与香气。二、汉乐府·陌上桑原文:赧然绝代,名传京华。倾城一笑,始识朱颜。云霞渐起,微风自临。娇媚不语,香染长门。作者及朝代:汉乐府,汉代。解析:此诗以华丽辞藻描绘女子之
关于千字的诗词
关于千字的诗词(第1篇)关于千字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达。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的几首古诗词,每一首都包含“千”字,且附有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简短解析。一、诗经《千载之下》千载之下年代:先秦作者:诗经原文:千载之下,犹闻风声。世事如梦,人生几何?解析:此诗以“千载之下”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深深思考。二、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年代:唐作者: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此诗描绘了壮阔的黄河与鹳雀楼的景象,其中“欲穷千里目”一句更是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三、李煜《望江南·春去也》望江南·春去也年代:唐
关于有碧的诗词
关于有碧的诗词(第1篇)关于有碧的诗词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碧字常常用来形容蓝天、绿水、玉色等美好之景。下面是一些含有“碧”字的经典古诗词,我将为您逐一呈现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词原文及解析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解析:此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其中“玉壶光转”一句中的“碧”字,用以形容月光的清澈明亮。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青天有碧云,碧水映斜阳。水色澄碧间,湖光共长天一色。解析:此诗中
闭目塞耳
闭目塞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mù sài ěr,表示人故意不接受外界的视听信息。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外界刺激或信息不感兴趣或不愿接受,或故意回避。其含义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闭门不出等近义词相似,形容对事物漠不关心或不愿意接触外界。而反义词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则形容人善于观察和倾听。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描述他人不愿听取意见或建议,描述自然环境本身,以及与消极、负面情境的混淆使用。
耳鬓厮磨
耳鬓厮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非常亲近,常在一起。出处可追溯到《诗经·卫风·木瓜》篇。近义词有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等。反义词包括疏远陌生、各自为政等。使用此成语时要注意语境搭配,避免误用。例句展示了耳鬓厮磨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德配天地
“德配天地”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é pèi tiān dì。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人的道德品质高尚,与天地相匹配。其含义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可以达到与天地相媲美的程度。该成语最早出自《周易》,并且在古代文献中,德才兼备的人常被誉为“德配天地”。其近义词包括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等,反义词为道德败坏。使用时应避免用词不当、误用语境、混淆概念、不符合事实和用词重复等错误。该成语常用于称赞品德高尚的人。
道山学海
道山学海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知识丰富。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和故事,以及对学问的追求和敬畏之情。道山学海的近义词包括学识渊博、博大精深等,反义词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错误用法,如用词不当、滥用夸张和不符合语境等。该成语充分展示了人们在追求知识方面的智慧和敬畏。
蹉跎自误
本文介绍了成语“蹉跎自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蹉跎自误指因虚度光阴、拖延时间而耽误自己的前程或机会。该成语源于古代典故,涉及因拖延或错误决定错失重要机会的故事。近义词如“虚度光阴”、“错失良机”等,反义词如“珍惜时间”、“抓住机遇”等。使用时应注重新成语的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
无翼而飞是什么意思
无翼而飞的读音无翼而飞的读音是wú yì ér fēi。无翼而飞的含义"无翼而飞"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事传播得非常迅速,不需要任何媒介或推动力就能迅速传播开来。它通常用来形容消息、传闻或某些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就像没有翅膀也能飞翔一样。无翼而飞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常常用飞鸽传书来传递信息,因为鸽子有自然的飞行能力。然而,有时候某些重要的消息或情报会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即使没有像鸽子这样的媒介。于是,"无翼而飞"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这种迅速传播的现象。典故之一可能与古代的战争有关。在战争中,重要的军情需要迅速传递,而有时候这些消息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传播开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