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恶从短
读音
è è cóng duǎn
含义
- 恶(è):憎恶、厌恶。
- 恶(è):指恶行、罪恶。
- 从:依从、遵循。
- 短:短处、缺点。
整体含义:指批评或指责他人的过错时,应当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苛责,以免显得刻薄无情。
典故
- 《论语·子张》:
子贡曰:“君子恶恶而不恶人。”意思是君子憎恶恶行,但不憎恶犯错的人本身。这一思想与“恶恶从短”有相通之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孔子评价郑国执政者子产时提到“恶恶而不能去”,即虽然厌恶恶行,但不会因厌恶而过度惩罚,体现了宽厚待人的态度。 - 《孟子·离娄下》:
孟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强调对待恶行应当公正,但不失仁慈,与“恶恶从短”的理念相呼应。
近义词
- 宽以待人:对待他人宽容,不苛责。
- 适可而止:批评或惩罚应当有度,不可过分。
- 网开一面:给予犯错者改过的机会。
- 得饶人处且饶人:在可以宽容的情况下尽量宽容。
反义词
-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小毛病,过分苛责。
- 赶尽杀绝:对待错误毫不留情,甚至过度惩罚。
- 锱铢必较:对小事斤斤计较,不肯宽容。
- 严惩不贷:严厉惩罚,毫不宽恕。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告诉我们,批评同学时要“恶恶从短”,不能一直骂他。
- 妈妈说,弟弟犯错时,要“恶恶从短”,不能太凶。
-
小学高年级:
- 班长管理班级时懂得“恶恶从短”,同学们都很服他。
- 虽然小明打碎了花瓶,但爸爸“恶恶从短”,没有过多责备他。
-
初中:
- 班主任对待学生错误总是“恶恶从短”,给大家改过的机会。
- 历史上许多明君都懂得“恶恶从短”,因此深得民心。
-
高中:
- 在团队管理中,领导者应当“恶恶从短”,以免打击成员的积极性。
- 法律虽然严明,但法官有时也会“恶恶从短”,酌情轻判。
-
大学及以上:
- 儒家思想中的“恶恶从短”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智慧。
- 在企业管理中,“恶恶从短”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职场氛围。
错误用法
-
误解为“厌恶短处”:
- ❌ 他总喜欢“恶恶从短”,专挑别人的缺点说。(错误理解成语含义)
-
用于形容彻底宽容:
- ❌ 既然要“恶恶从短”,那干脆别惩罚他了。(成语不表示完全不惩罚,而是适度批评)
-
与“严于律己”混淆:
- ❌ 我们要“恶恶从短”,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成语仅适用于对待他人)
-
用于描述完全忽视错误:
- ❌ 老板对员工的失误“恶恶从短”,根本不管。(成语强调适度批评,而非不批评)
“恶恶从短”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提醒我们在批评他人时保持理性与宽容,既不放纵恶行,也不过度苛责。
你可能感兴趣
烦文缛礼
烦文缛礼是一个成语,形容礼仪繁琐、复杂,读音为fán wén rù lǐ。该成语源于古代礼仪制度,用以指过分繁琐的礼仪和规定。其近义词包括繁文缛节、缛礼烦节等,反义词包括简明扼要、简朴从宜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适用场景和语境,避免错误用法。文章详细解释了烦文缛礼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场合下的用法示例。
抵瑕陷厄
抵瑕陷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ǐ xiá xiàn è。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使其陷入困境。它源于古代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是一种策略和手段。抵瑕陷厄带有贬义,表示对别人的攻击和利用。其近义词包括乘虚而入、寻衅滋事、伺机而动和攻其不备等。反义词包括宽容大度、仁慈善良和谦恭有礼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攻击性,并了解成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避免错误使用。
索垢寻疵是什么意思
索垢寻疵的读音索垢寻疵的读音为suǒ gòu xún chī,其中“索”指的是搜寻、寻找;“垢”意为污垢、瑕疵;“寻”表示寻找;“疵”则指瑕疵、缺点。索垢寻疵的含义索垢寻疵,字面意思为寻找并发现污垢和瑕疵。在成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过分挑剔、吹毛求疵,对事物过于苛求,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缺点或问题。这种行为往往带有贬义,表示对他人或事物的不满和批评。索垢寻疵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古代,文人常常以诗文来抒发情感和表达观点。其中,有些文人会以挑剔的眼光来评价事物,甚至对一些微小的瑕疵也不放过。这种行为逐渐形成了一种成语,即“索垢寻疵”。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过于苛求、吹毛求疵的人
刺上化下
刺上化下的读音是cì shàng huà xià,含义指在上者能以身作则,感化民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对君王及官员的道德要求,强调领导者应以自身行为影响他人。近义词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等,反义词如上行下效(贬义)等。文章中也提到了刺上化下的正确用例及错误用法,强调在正确的语境中运用,避免贬义或不当联想。领导者在社会中应以身作则,践行刺上化下的精神,形成正面的社会影响。
嫌长道短是什么意思
嫌长道短的读音读音:xián cháng dào duǎn标注拼音:xián cháng dào duǎn嫌长道短的含义“嫌长道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喜欢挑毛病、找茬儿,对别人的事情或事物总是挑剔、不满,喜欢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表示对某人的不满或批评。嫌长道短的典故“嫌长道短”的典故源于古代民间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个非常挑剔的人,他总是喜欢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无论是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是他人的生活中,他总是嫌长道短。他的行为和言论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和反感,因此这个成语就逐渐流传开来。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礼仪习俗。在古代,人们对于礼仪和规矩非常重视,对于一些
凡夫肉眼
文章介绍了“凡夫肉眼”的读音、含义及其在佛教中的典故。凡夫肉眼指普通人的肉眼,形容人的眼光短浅、见识有限。在佛教中,人们通过修行和悟道可超越其局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真相。文章还提到凡夫肉眼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指出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与其他成语混淆以及过度泛化的情况。
溢美溢恶是什么意思
溢美溢恶的读音读音:yì měi yì è标注拼音:yì-měi-yì-è溢美溢恶的含义“溢美溢恶”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过于赞美或过于批评,言辞过于夸张或偏激。其中,“溢”字表示过度、过分的意思,“美”指赞美,“恶”指批评。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对事物的评价过于极端,不是过于赞美就是过于贬低。溢美溢恶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史书和文学作品。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诗文或言辞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由于言辞的夸张或偏激,有时会让人觉得过于赞美或过于批评。这种言辞就被形容为“溢美溢恶”。虽然这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形容言辞的极端性。溢美溢恶的近义词
繁枝细节
繁枝细节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作品的细节丰富、细致入微,具有精致、精美的特点。它源自古代文学,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文学创作、建筑构造等。繁枝细节的近义词有精雕细琢、细致入微等,反义词有粗枝大叶、简陋粗糙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误用。该成语强调了事物精细的部分,让人感受到匠人的精湛技艺和用心。
描写中庸的好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中庸之道的古诗词及其解读。文章选取了多首古诗词,如张九龄的《西江夜行》、黄庭坚的《青玉案·中州之变》、屈原的《离骚》等,通过解析这些诗词中的中庸思想,展示了古代中国哲学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与应用。文章强调了中庸之道在古诗词中的智慧与哲学,认为这些诗词蕴含了平衡、和谐的思想,体现了古代对于人生哲理和道德标准的理解。通过解读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和价值,将其应用于生活之中,实现人生的平衡与和谐。
洗垢求瑕是什么意思
洗垢求瑕的读音洗垢求瑕的读音为:xǐ gòu qiú xiá,其中“洗”字的拼音为xǐ,意为洗涤;“垢”字的拼音为gòu,意为污垢;“求”字的拼音为qiú,意为寻找;“瑕”字的拼音为xiá,意为瑕疵。洗垢求瑕的含义洗垢求瑕的含义是指在清洗污垢的同时,还要寻找瑕疵。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过分挑剔,对别人或事物要求过于苛刻,不能容忍一点点的缺点或不足。洗垢求瑕的典故洗垢求瑕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人墨客。相传在古代,有一位文人喜欢挑剔别人的文章,总是觉得别人的文章不够完美,即使是一篇佳作,他也能从中找出一些瑕疵来。他的这种行为被人们所诟病,于是就形成了“洗垢求瑕”这个成语。这个成语也可以引申到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