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足捩耳:一个生动的成语
读音
dùn zú liè ěr
含义
- 顿足:跺脚,表示愤怒或焦急
- 捩耳:扭耳朵,表示极度懊恼或后悔
- 整体含义:形容人极度懊恼、后悔或愤怒时的动作和神态,跺脚扭耳,情绪激动
典故
- 《后汉书·独行列传》记载:”(范)式见友人张劭死,顿足捩耳,哀号不已。”这是最早记载这一成语的文献之一,描述范式为友人去世而悲痛欲绝的样子。
- 《晋书·王敦传》:”敦闻之,顿足捩耳曰:’吾不复得为盛德事矣!'”描述了王敦因事与愿违而极度懊恼的样子。
- 宋代《太平广记》中也有记载:”其人顿足捩耳,悔恨无及。”形容人因错失良机而懊悔不已。
近义词
- 捶胸顿足:形容极度悲痛或懊丧
- 抓耳挠腮:形容焦急、烦恼或苦闷时的神态
-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 悔恨交加:既后悔又怨恨
- 气急败坏: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表情上表现出来
-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发现自己把作业忘在家里了,急得顿足捩耳。
- 小学低年级:看到心爱的玩具被弟弟弄坏了,小红顿足捩耳地哭了起来。
- 小学高年级:得知自己因一分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运动员顿足捩耳,懊悔不已。
- 小学高年级:妈妈发现钱包丢了,顿足捩耳地在包里翻找。
- 初中:当老师宣布考试提前的消息时,没复习好的同学们个个顿足捩耳。
- 初中:投资者看到股票暴跌,顿足捩耳地后悔没有及时抛售。
- 初中:他发现自己错过了最后一班回家的车,不由得顿足捩耳。
- 高中:得知自己因一时冲动而错失良机,他不禁顿足捩耳,追悔莫及。
- 高中:考古学家发现珍贵文物因施工被毁,顿足捩耳地谴责这种破坏行为。
- 高中:作家发现自己辛苦写就的手稿被咖啡浸湿,顿足捩耳地试图挽救。
- 大学:外交官听闻谈判因一个小失误而破裂,在办公室顿足捩耳。
- 大学:科学家发现实验数据因操作失误全部丢失,顿足捩耳地自责不已。
- 大学:导演看到精心拍摄的镜头因技术故障无法使用,顿足捩耳地要求重拍。
- 职场:项目经理发现关键文件被误删,顿足捩耳地联系技术部门恢复。
- 职场:销售总监因报价错误损失大客户,顿足捩耳地检讨工作流程。
- 文学描写:老农看着被冰雹打坏的庄稼,顿足捩耳,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 文学描写:赌徒输光家产后,顿足捩耳地发誓再也不赌。
- 历史场景:项羽听到四面楚歌,顿足捩耳地感叹:”时不利兮骓不逝!”
- 戏剧台词:”哎呀!我怎么如此糊涂!”他顿足捩耳地喊道。
- 新闻报道:目击者描述肇事司机逃逸后,受害者家属顿足捩耳地寻求帮助。
错误用法
- 形容轻微懊恼:只是忘记带伞就”顿足捩耳”显得夸张,应用”有点懊恼”等 milder 的表达。
- 形容高兴情绪:错误例句:”他中奖后高兴得顿足捩耳”——这个成语只能用于负面情绪。
- 形容动物行为:错误例句:”小狗找不到玩具时顿足捩耳”——成语通常只用于形容人类行为。
- 长期持续状态:错误例句:”他这一个月来一直顿足捩耳”——这个成语描述的是即时的、短暂的情绪爆发。
- 形容身体不适:错误例句:”他胃痛得顿足捩耳”——应用”痛苦不堪”等表达身体不适的词语。
- 形容冷静思考:错误例句:”他顿足捩耳地分析问题”——与成语表达的激动情绪矛盾。
- 形容优美动作:错误例句:”舞者顿足捩耳地完成动作”——完全误解了成语的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
等米下锅
等米下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ěng mǐ xià guō。它用来比喻生活或经济状况困难,缺乏资金或资源,需要等待某种条件或机会到来才能解决问题。该成语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强调等待和缺乏资源之间的矛盾。其近义词包括待时之机、捉襟见肘、束手无策、望眼欲穿等。反义词包括应付自如、绰绰有余、轻而易举等。文章还介绍了等米下锅的错误用法。
被发缨冠
“被发缨冠”是一个成语,形容极度匆忙、慌张或忘乎所以的状态。源自古代服饰习惯,用来描述连帽子上的带子都来不及系上的匆忙情景。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淳于髡故事。近义词包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手忙脚乱、急急忙忙等。反义词则为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心安理得等。在使用时需谨慎,避免描述轻松愉快的情境,并需区分与其他成语的混淆。滥用会导致成语意义曲解或淡化。
胆战心慌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慌”的正确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因恐惧、紧张或激动而感到心神不宁、心惊肉跳的状态。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及错误用法提醒,指出在运用时需注意不要滥用或误用,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搭配。
步雪履穿
步雪履穿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xuě lǚ chuān,形容不畏严寒困苦,顶着大雪行走,表达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其典故源自《诗经》等古代文献,形容古代士兵在严寒中行军的艰苦情景。近义词包括冒雪顶风、逆风冒雪等,反义词为畏缩不前、贪图安逸等。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描述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勇气。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描述舒适环境或轻易放弃的情况。
爱如珍宝
本文介绍了成语“爱如珍宝”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热爱和珍视程度极高,如同珍视贵重的宝物一样。文章还提供了相关例句,说明了在父母对子女、个人收藏品等不同场合中的用法。同时,也指出了在某些语境下使用“爱如珍宝”可能显得过于夸张或不恰当的情况。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肚里泪下
“肚里泪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ù lǐ lèi xià,形容人的内心深感悲伤或感动,导致眼泪流出。该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用于描述人物内心深处的悲伤情感。其近义词包括悲从中来、伤心欲绝、泪流满面、涕泗横流等。反义词包括喜笑颜开、心花怒放、无动于衷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将成语误用于非内心悲伤或感动的情境,或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
吹影镂尘
本文主要介绍了成语“吹影镂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技艺高超,精细入微,常用于文艺作品或艺术创作的描述。其源自古代的文艺创作和工艺技巧,被用来形容艺术家通过精细的雕刻和绘画技巧达到的最高境界。本文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多个例句,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和误解。
东床坦腹
东床坦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chuáng tǎn fù,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举止风度。其含义是形容人的气度豁达、举止自然,不矫揉造作。典故来源于晋代一位王家子弟的坦然举止。近义词有从容自得、气度不凡等,反义词为矫揉造作、拘谨不自然。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滥用。通过举例详细介绍了东床坦腹的用法和含义。
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技艺纯熟、做事得心应手,一切都很顺利。源于《庄子·外物篇》的典故,也与古代琴师有关。近义词有游刃有余、驾轻就熟、轻车熟路等。反义词包括笨手笨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用在不相关或不熟练的事情上,避免滥用。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得心应手的应用。
弊衣蔬食
本文介绍了成语“弊衣蔬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弊衣蔬食形容生活简朴,强调节俭和清贫生活的追求和坚持,源于古代儒家文化。其近义词包括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等,反义词为奢侈浪费、锦衣玉食等。文章同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弊衣蔬食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场合的合适性,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