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
读音
dé xīn yìng shǒu
含义
“得心应手”由四个字组成:
- 得:获得、掌握
- 心:内心、思想
- 应:响应、配合
- 手:动作、操作
整体含义:心里想到什么,手上就能熟练地做出来,形容技艺纯熟或做事非常顺手,毫无阻碍。
典故
- 《庄子·天道》
庄子在《天道》篇中讲述了一个关于轮扁斫轮的故事。轮扁是一位制作车轮的工匠,他告诉齐桓公,制作车轮的技艺“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即手上的动作完全跟随内心的想法,无法用言语传授。这体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文心雕龙·神思》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意思是,当思路清晰时,写文章就能得心应手;反之则难以继续。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在文中称赞画家文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下笔时“振笔直遂”,正是“得心应手”的表现。
近义词
- 运用自如:形容对某种技能或工具掌握得非常熟练。
- 驾轻就熟:比喻对事情熟悉,做起来轻松。
- 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毫不费力。
- 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或做事时随手就能完成。
- 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达到极高境界。
反义词
-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但能力不足。
- 笨手笨脚:形容动作不灵活,做事不熟练。
- 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 顾此失彼:形容做事不全面,无法兼顾。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练习写字很久了,现在写作业已经得心应手。
- 小学低年级:小红弹钢琴很熟练,演奏时得心应手。
- 小学中年级:经过多次练习,小华跳绳时已经得心应手,能连续跳一百下。
- 小学中年级:老师讲解后,小丽做数学题变得得心应手。
- 小学高年级:经过长期训练,小刚打篮球时传球、投篮都显得得心应手。
- 小学高年级:小美画画时,线条勾勒得心应手,作品栩栩如生。
- 初中:经过反复练习,他在编程比赛中写代码得心应手。
- 初中:她英语口语流利,和外教交流时得心应手。
- 初中:经过多次实验,他对显微镜的使用已经得心应手。
- 高中:经过长期积累,他写议论文时引经据典,得心应手。
- 高中:她弹古筝多年,演奏时指法得心应手,音色优美。
- 高中:他对物理公式运用得心应手,解题速度很快。
- 大学:经过实习,她在数据分析方面已经得心应手。
- 大学:他演讲时语言流畅,表情自然,显得得心应手。
- 大学:经过专业训练,他在实验室操作精密仪器时得心应手。
- 职场:作为资深编辑,她修改文章时得心应手,效率极高。
- 职场:他对项目管理非常熟悉,安排任务时得心应手。
- 职场:经过多年经验积累,他在谈判桌上应对自如,得心应手。
- 生活:妈妈做饭几十年,炒菜时调味、火候都掌握得得心应手。
- 生活:爷爷修理家电时,各种工具使用得心应手,很快就能修好。
错误用法
- 用于形容初次尝试
❌ 错误例句:他第一次开车就得心应手。
✅ 正确用法:得心应手通常用于长期练习后的熟练状态,初次尝试应使用“上手很快”等表达。 - 用于形容抽象概念
❌ 错误例句:他对爱情得心应手。
✅ 正确用法:得心应手多用于具体技能或操作,不适用于抽象情感。 - 用于形容被动接受
❌ 错误例句:这道题被他得心应手地解出来了。
✅ 正确用法:得心应手强调主观熟练,被动接受时可用“轻松解决”。 - 用于形容不熟练的事物
❌ 错误例句:他虽然刚学游泳,但在水里得心应手。
✅ 正确用法:初学者不适用“得心应手”,可用“逐渐适应”。 - 用于形容非技能性行为
❌ 错误例句:他睡觉时得心应手。
✅ 正确用法:得心应手不适用于本能行为,可用“睡得很香”。
你可能感兴趣
高下其手
“高下其手”的读音为gāo xià qí shǒu。这个成语原意形容琴瑟演奏的音律抑扬顿挫,后喻指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源自《庄子·外物篇》,描述孔子听闻师襄氏演奏的情景。典故中,伯牙与师旷的琴艺故事以及《左传》中的相关记载,都展现了“高下其手”在音乐演奏中的重要性。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反义词包括笨手笨脚、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在正确使用场合下,该成语可用于形容技艺高超、处理事情得心应手。错误用法包括在不相关场合使用及误解成语含义为随意操作或粗略处理。
运用自如是什么意思
运用自如的读音读音:yùn yòng zì rú拼音注音:yùn yòng/yòng/zì/rú运用自如的含义"运用自如"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形容运用某些技巧、知识或技能时非常熟练、得心应手,没有障碍和困难。其中,"运用"指的是使用或应用,"自如"则表示自由自在,不受限制。因此,"运用自如"意味着在运用某项技能或知识时,能够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地完成。运用自如的典故"运用自如"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记载。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武将或文人墨客在运用兵法、诗词等技艺时,能够得心应手,毫无阻碍。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人。运用自如的近义词游刃有余
轻车熟道是什么意思
“轻车熟道”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īng chē shú dào,比喻对某事物或环境非常熟悉,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其源于古代行军打仗中,对经常经过的道路的熟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经验丰富、处理事情游刃有余的人。近义词有“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等。反义词包括“步履维艰”、“生疏”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要注意正确语境,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或领域,不能轻率地使用“轻车熟道”。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可以更好地表达和运用这个成语。
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
庖丁解牛的读音为páo dīng jiě niú。这个成语比喻做事能够掌握技巧,熟练地处理问题,蕴含了做事情要掌握客观规律的深层含义。庖丁解牛的典故源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描述了庖丁宰牛的高超技术。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等,反义词有笨手笨脚、束手无策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不相关的事情或场合,以及误用为以宰杀为荣。
熟门熟路是什么意思
熟门熟路的读音熟门熟路读音为:shú mén shú lù。其中“熟”字表示熟悉、熟知,“门”和“路”则分别指代门路、路径。熟门熟路的含义熟门熟路指的是对某个地方或某件事情非常熟悉,已经熟悉到可以轻松自如地出入其中,如同走自己的家门一样。这个成语强调了对某个事物或环境的熟悉程度,表达了一种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的境界。熟门熟路的典故熟门熟路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关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故事。冯梦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到某个地方去,因为对那个地方非常熟悉,所以可以轻松自如地找到自己要去的路。从此以后,“熟门熟路”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被用来形容对某个地方或某件事情非常熟悉。此外,
好拿样
文章介绍了“好拿样”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容易达成目标的特质,表达事物或人非常容易得到或实现的状态。文章还列举了一些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同时提醒读者注意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语境中使用该成语,以免产生误解或不得体的表达。总之,“好拿样”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正确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对于语言表达很有帮助。
轮扁斫轮是什么意思
轮扁斫轮是一个成语,形容经验丰富的人在某个领域做事得心应手,技艺娴熟。典故源于鲁国的木匠扁匠斫削车轮的故事。该成语近义词为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等,反义词为笨手笨脚、生疏不熟练等。使用时要避免滥用和误用,不能用于形容行为举止不恰当或贬低他人的情况。
驾轻就熟
“驾轻就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 qīng jiù shú。它的意思是形容做某件事情时因为熟悉或擅长而轻松顺利。源于古代驾车经验,用来形容做事情得心应手,毫不费力。近义词有得心应手、熟能生巧、游刃有余等。反义词有举步维艰、力不从心、生疏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是误用于形容初次尝试某事的人或用于不相关的事情上。文章提供了多个驾轻就熟的例句以帮助理解。
目无全牛是什么意思
“目无全牛”是一个成语,形容技艺高超,能够熟练地掌握某项技能或知识,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关键部分。源自《庄子·外物篇》的庖丁解牛故事。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但正确的用法是描述某人在特定领域或技能上的极高熟练和深刻理解。近义词有得心应手、熟能生巧等,反义词则包括一知半解、不得要领等。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目无全牛的运用。
郢人运斧是什么意思
郢人运斧的读音郢人运斧的读音为:yǐng rén yùn fǔ。郢人运斧的含义“郢人运斧”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技艺高超,操作熟练自如,就像在郢都(今湖北荆州市)的匠人挥舞斧子一样,得心应手。郢人运斧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于《庄子·徐无鬼》的故事。故事中,庄子在楚国郢都见到一位匠人名叫石渚,他正在为楚王雕刻一件玉像。石渚在雕刻时,技艺高超,挥动斧子如同舞蹈一般,令人叹为观止。后来,庄子用“郢人运斧”来形容技艺高超的人,其技艺如同郢都的匠人挥舞斧子一样娴熟自如。郢人运斧的近义词技艺精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轻车熟路驾轻就熟郢人运斧的反义词笨手笨脚手足无措不得要领捉襟见肘拙贝罗香郢人运斧的例句他是一位郢人运斧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