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长续短

成语“断长续短”详解

读音

duàn cháng xù duǎn

含义

  • :截断、舍弃。
  • :长处、优点。
  • :连接、补充。
  • :短处、缺点。

整体含义:舍弃多余的部分,补充不足的部分,比喻取长补短,使整体更加完善。

典故

  1. 《荀子·礼论》
    “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
    荀子在此强调礼的作用是调节社会资源,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谐。
  2. 《汉书·艺文志》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这里提到各家学说各有长短,若能“断长续短”,则可相辅相成。
  3. 《韩非子·五蠹》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认为选拔人才应注重实际能力,而非出身,体现“断长续短”的用人智慧。

近义词

  1.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2. 扬长避短:发扬优点,避开缺点。
  3. 截长补短:截取多余部分,补充不足部分。
  4. 博采众长:广泛采纳各家的长处。

反义词

  1. 抱残守缺:固执守旧,不愿改进。
  2. 因循守旧:沿袭旧的做法,不求创新。
  3. 固步自封:自我限制,不求进步。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我们要学会断长续短,这样才能进步。(简单易懂)
    • 老师教我们断长续短,学习别人的优点。(生活化)
  2. 小学高年级

    • 在小组合作中,大家要断长续短,发挥各自优势。(团队合作)
    • 写作文时,可以断长续短,借鉴优秀范文的结构。(学习方法)
  3. 初中

    • 历史发展往往是断长续短的过程,新旧交替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分析)
    • 企业管理需要断长续短,优化资源配置。(经济管理)
  4. 高中

    • 文化交融的本质是断长续短,吸收外来精华,保留本土特色。(文化论述)
    • 科学研究要断长续短,借鉴前人经验,突破现有局限。(学术研究)
  5. 大学及以上

    • 国家政策制定应断长续短,兼顾效率与公平。(政策分析)
    • 哲学思辨强调断长续短,辩证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哲学讨论)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断短续长”

    • ❌ 我们应该断短续长,弥补不足。(错误顺序)
    • ✅ 正确应为“断长续短”。
  2. 误用为完全否定长处

    • ❌ 断长续短就是要彻底抛弃自己的优点。(误解含义)
    • ✅ 正确理解是“调整长短,优化整体”。
  3. 误用于贬义场景

    • ❌ 他断长续短,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歪曲原意)
    • ✅ 正确用法应体现积极改进。
  4. 误用于物理切割

    • ❌ 木匠断长续短,把木板锯短了。(字面误解)
    • ✅ 正确用法是比喻性的优化调整。

总结:“断长续短”强调优化调整,而非简单取舍,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

断长补短

“断长补短”是一个成语,含义为用长处来弥补短处或用其他事物来弥补不足。其源自古代纺织技术的实践,引申为在各方面通过调整不均衡的两个方面,达到整体协调和完善。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等。反义词包括舍短取长、吹毛求疵、挑三拣四等。在团队合作、技术结合、个人进步等方面,断长补短的方法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该成语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避免生搬硬套、滥用比喻或与原意不符的错误用法。通过了解并正确运用“断长补短”,可以更好地协调资源、提高效率,不断完善自己和团队。

裁长补短

本文介绍了成语“裁长补短”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意味着用长处来弥补短处,通过取长补短使整体更完善。文章还探讨了裁长补短的实例,如团队合作、电影制作和个人成长等。同时指出错误用法示例,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取长补短是什么意思

文章介绍了成语“取长补短”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用法。该成语强调在相互比较中,发挥各自长处来弥补短处,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文章提到两个典故,分别来自《孙子兵法》和《易经》。同时,介绍了该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指出了错误用法。文章强调在团队合作和学习中,应该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博采众长

博采众长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ó cǎi zhòng cháng,指广泛吸取各方面的优点以丰富自己。源于古代学问交流和学术传承,强调学习和吸收他人优点的价值。博采众长的精神在古代学术界非常普遍,并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近义词包括集思广益、兼收并蓄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误解为全盘接受以及在不适当时机使用。

裒多益寡是什么意思

裒多益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póu duō yì guǎ。它的意思是从多的地方取来以补充不足的地方,使两者都得到增加和改善。这一成语源自《左传》中的典故,描述了古代土地丰歉不均时,一方主动分享资源以补充另一方的短缺。裒多益寡强调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共享,反义词包括损人利己、偏颇不公和自私自利。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误解其含义,不能只取所需而忽视补充不足的部分。

掩恶扬美是什么意思

掩恶扬美的读音掩恶扬美,读音为 "yǎn è yáng měi",其中 "è" 音为第四声,"měi" 音为第三声。掩恶扬美的含义"掩恶扬美" 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掩盖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只宣扬其优点和长处。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少看或忽略其缺点和不足。掩恶扬美的典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在古代社会,人们崇尚的是美德和善行,而反对的是恶行和不良行为。因此,人们常常会选择掩盖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而更多地宣扬其优点和长处。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虽然具体的典故和出处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不遗寸长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遗寸长”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不遗漏任何一点微小的长处或优点,强调对事物的全面细致观察和评价。文章通过举例展现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并解释了其与其他相似成语的区别。

寸长尺短

“寸长尺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长处和短处,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武器使用。该成语的含义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不应只看表面而忽视内在价值。其近义词包括“各有千秋”、“各有所长”等,反义词如“一视同仁”。错误用法是形容物理上的长短或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和事物。

用其所长是什么意思

用其所长的读音用其所长的读音为:yòng qí suǒ cháng。用其所长的含义用其所长指的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或任务中,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利用某人的优点和长处,使其在某个领域或任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用其所长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用人之道。在古代,许多贤明的君主和将领都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史记》中记载了赵国的名将廉颇善于用兵,他的长处是善于指挥作战,因此赵王将他安排在军事岗位上,让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的用人之道被后人称为“用其所长”

徒拥虚名是什么意思

徒拥虚名的读音徒拥虚名读音为tú yōng xū míng,其中“徒”是副词,表示仅仅、只;“拥”是动词,表示拥有;“虚名”指的是虚假的名声或荣誉。徒拥虚名的含义徒拥虚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或组织虽然拥有某种名誉或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实力或成就与之相匹配,是一种表面上的虚荣或虚假的名声。它强调了外在的名声与内在的实质不符,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只注重表面形象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人或事物。徒拥虚名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较为常见的是指某些人因为虚名而受到社会的嘲笑和批评。比如《左传》中就有“徒有虚名”的记载,形容某个人虽然拥有高官厚禄,但并没有真正的才能和功绩。此外,历史上还有一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