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景伤情
读音
dǔ jǐng shāng qíng
含义
- 睹:看见,目睹。
- 景:景色,景象。
- 伤:悲伤,感伤。
- 情:情感,情绪。
整体含义:看到眼前的景象,触发了内心的悲伤情绪。形容因看到某些事物而引发回忆或感慨,导致心情低落。
典故
- 《世说新语·伤逝》
东晋时期,名士王戎在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去世后,路过其故居,看到旧时的竹林和庭院,不禁悲从中来,感叹道:“昔与嵇叔夜(嵇康)共游于此,今人琴俱亡!”这便是典型的“睹景伤情”。 - 《红楼梦》
林黛玉看到大观园中的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写下《葬花吟》,其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正是因景生情,感伤不已。 - 《滕王阁序》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登高望远,触景生情,表达漂泊异乡的孤寂。
近义词
- 触景生情:因看到某种景象而引发情感。
- 感物伤怀:因外物触动而感伤。
- 见景生情:与“触景生情”类似,强调因景致引发情绪。
- 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非,引发感慨。
反义词
- 无动于衷:对眼前的景象毫无情绪波动。
- 麻木不仁:对外界事物缺乏情感反应。
- 乐不思蜀:沉浸在快乐中,不因环境变化而感伤。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回到以前住过的老房子,看到院子里的秋千,不禁睹景伤情,想起和奶奶一起玩耍的日子。
- 春天来了,小芳看到公园里的樱花,睹景伤情,想起了去年和好朋友一起赏花的情景。
-
小学高年级:
- 回到故乡,看到小时候爬过的大树已经被砍掉,他睹景伤情,默默站了很久。
- 路过曾经和爷爷一起钓鱼的河边,他睹景伤情,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
初中:
- 毕业多年后,他回到母校,看到熟悉的教室和操场,不禁睹景伤情,回忆起青涩的学生时代。
- 她翻开旧相册,看到全家福里已故的父亲,睹景伤情,泪水打湿了照片。
-
高中:
- 站在长城上,他睹景伤情,想起千百年来无数将士在此戍边,心中感慨万千。
- 看到战争纪念馆里的老照片,他睹景伤情,深深体会到和平的珍贵。
-
大学及以上:
- 重返故地,看到昔日的咖啡馆已变成高楼大厦,他睹景伤情,感叹时光荏苒。
- 在异国他乡听到熟悉的乡音,她睹景伤情,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看到美景很高兴”
- ❌ 错误例句:今天去公园赏花,百花盛开,真是睹景伤情啊!(正确应为“赏心悦目”)
- ❌ 错误场景:朋友结婚,婚礼现场布置得很美,有人说“真是睹景伤情”。(应改为“喜气洋洋”)
-
误用为“因天气不好而心情差”
- ❌ 错误例句:今天下雨了,我睹景伤情,不想出门。(应改为“心情低落”)
-
误用为“单纯回忆过去”
- ❌ 错误例句:看到小时候的玩具,我睹景伤情,觉得那时候真有趣。(应改为“回忆往事”)
-
误用为“因未来担忧”
- ❌ 错误例句:想到明天要考试,我睹景伤情,睡不着觉。(应改为“焦虑不安”)
总结:“睹景伤情”特指因看到某些景象而触发悲伤情绪,不能用于中性或积极的场景。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触物伤情
触物伤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ù wù shāng qíng。该成语表示看到某种物品或景象时,会触动内心的情感,感到悲伤或难过。其典故与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等,表示看到某些事物时引发内心的情感反应。反义词如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等,则表示对事物没有情感反应或反应淡漠。在特定情境下,例如看到旧照片或历史文物时,人们可能会触物伤情。但在使用这一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和避免与其他含义相近的词语混淆。
抚景伤情
本文介绍了成语“抚景伤情”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例句。该成语表示因看到某种景物或场景而引起内心的伤感或思念之情。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正确的用法应该是通过景物引发内心的伤感或思念之情。
对景伤情
对景伤情是一种触景生情的情感表达,指面对眼前的景物或场景,产生悲伤或怀旧的情感。其读音分别为对(dui)景(jing)伤(shang)情(qing)。这一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文学作品或诗词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情感。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联想到许多与情感、景色相关的故事。其近义词有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感时伤世等。在运用对景伤情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分场合的滥用、过度使用以及误解为只针对悲伤情感的错误用法。以上内容可查阅相关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以了解更多关于该成语的详细释义和用法示例。
触景伤情
触景伤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ù jǐng shāng qíng,指看到某些景象或场景时,因过去的经历或回忆而感到悲伤或难过。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关典故和例句。触景伤情的近义词有睹物思人、感时怀旧等,反义词有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等。使用触景伤情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的适宜性,避免滥用和误用。
人到中年
本文介绍了成语“哀感中年”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描述人至中年,因时光流逝产生的悲伤感慨之情。其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哀感中年的近义词包括感时伤怀、感慨万千等。反义词则为乐观向上、无忧无虑等积极心态。使用时应避免滥用、语境不当、与其他成语混淆及过度使用,以保持自然表达。
描写从小的友情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从小的友情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从小的友情的重要性、持久性、纯真、真挚、温暖与长情。通过回忆儿时的共同经历,这些诗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它们唤起我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让我们更加珍惜与身边的朋友共度的每一个时刻。希望这些古诗词能够激发我们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悟,让我们与朋友们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抚今悼昔
抚今悼昔指的是因眼前事物引发对过去的追忆和感伤,常用来形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该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抚今悼昔的近义词包括念旧感今、怀古伤今等,反义词为忘怀旧物、放眼未来等。该成语在表达怀旧情感时需注意使用场合和情绪表达,避免在不适当时使用造成误解。
触景伤心
"触景伤心"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ù jǐng shāng xīn,表示看到某种景象或事物时,勾起内心的悲伤情感。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能源于人们对某些场景的感触。其近义词有睹物思人、感时伤事等,反义词则包括喜笑颜开、心旷神怡等。文章提供了多个触景伤心的例句,同时提醒读者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不应随意使用、不限于视觉感触,以及在句子中避免不当搭配。
涕泗交下是什么意思
涕泗交下的读音读音:tì sì jiāo xià拼音:tì sì jiāo xià注音:tì ㄊㄧˋ(四声),sì ㄙˋ(四声),jiāo ㄐㄧㄠ(一声),xià ㄒㄧㄚ(四声)涕泗交下的含义“涕泗交下”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悲伤或激动时,眼泪和鼻涕一起流下的情景。具体来说,“涕”指的是眼泪,“泗”指的是鼻涕,“交下”则表示同时流下。整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感伤的情绪状态。涕泗交下的典故该成语出自《诗经·邶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求尔新特,蹇蹇在远,视尔不暇,我思难忘。俾昼作夜,涕泗交下。”其中描述了亲人离世后,其留下的悲痛和哀思使得作者悲痛欲绝,眼泪和鼻涕一起流下。后来,这个成语
见景生情
见景生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àn jǐng shēng qíng,意为看到某种景象或事物而产生某种情感或联想。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容易受到环境或情境的影响,产生情感共鸣或回忆。它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表达的是对美景产生的情感反应。此外,该成语还有近义词如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等。错误使用方式包括滥用场合和误解含义。希望以上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