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物伤情
读音
dǔ wù shāng qíng
含义
- 睹:看见。
- 物:物品、事物。
- 伤:悲伤、感伤。
- 情:情感、情绪。
整体含义:看到某样东西,触景生情,引发悲伤或怀念的情绪。
典故
- 《世说新语·伤逝》:
东晋名士王戎丧子后,友人前去探望,见他抱着儿子的遗物痛哭,友人劝他节哀,王戎却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便是“睹物伤情”的典型表现。 - 《红楼梦》:
林黛玉看到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写下《葬花吟》,其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正是“睹物伤情”的体现。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被放逐后,看到楚国的山川草木,感慨万千,写下《离骚》,其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也暗含“睹物伤情”之意。
近义词
- 触景生情:因眼前的景象而引发情感。
- 见物思人:看到某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人。
- 感物伤怀:因外物触动而感伤。
- 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非,引发感慨。
反义词
- 麻木不仁:对外界事物毫无反应,不产生情感波动。
- 无动于衷:面对触动情感的事物,内心毫无波澜。
- 铁石心肠:形容人冷酷无情,不易被感动。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看到妈妈留下的玩具,忍不住哭了,真是“睹物伤情”。
- 奶奶看到爷爷的照片,又想起了他,这就是“睹物伤情”吧。
-
小学高年级:
- 回到老房子,看到小时候的玩具,我不禁“睹物伤情”。
- 她翻开旧相册,看到已故外婆的照片,顿时“睹物伤情”。
-
初中:
- 战争纪念馆里,许多老兵“睹物伤情”,回忆起当年的战友。
- 他拿起父亲留下的钢笔,心中“睹物伤情”,久久不能平静。
-
高中:
- 故地重游,看到昔日的校园,他“睹物伤情”,感慨时光飞逝。
- 诗人站在废墟前,“睹物伤情”,写下了悲怆的诗句。
-
大学及以上:
- 考古学家发掘出古墓中的器物,不禁“睹物伤情”,遥想古人的生活。
- 历史学家面对战争遗物,“睹物伤情”,反思人类文明的悲剧。
错误用法
-
用于无关情感的场景:
- ❌ 他看到新买的手机,睹物伤情。(手机是新买的,并无悲伤情绪)
- ❌ 她吃到美味的蛋糕,睹物伤情。(蛋糕带来的是愉悦,而非感伤)
-
误用为“触景生情”:
- ❌ 他看到美丽的风景,睹物伤情。(“触景生情”更合适,因风景未必引发悲伤)
-
对象错误:
- ❌ 他听到一首欢快的歌,睹物伤情。(“物”指具体物品,声音不适用)
-
过度夸张:
- ❌ 他看到一张废纸,睹物伤情。(废纸通常不会引发强烈情感)
-
混淆近义词:
- ❌ 他面对敌人的挑衅,睹物伤情。(此处应为“愤怒”或“激动”,而非感伤)
“睹物伤情”多用于怀念、悲伤的语境,使用时需注意情感的真实性和适用性。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送别的古诗词很短
描写送别的古诗词很短(第1篇)描写送别的古诗词精选一、离别之情《送别诗》作者:骆宾王,唐朝。远送青山几片帆,南风离恨苦潺潺。人行千里天涯路,云落九重江水寒。心逐浪花翻白浪,情随山色转青山。相思莫问归期近,月满西楼照泪痕。解析:此诗以离别之情为主题,描绘了送别之景与离愁之情。首句写远送之景,次句写离别之苦,三、四句写离别之人行路之远与景色之变,五、六句以物喻情,最后以相思之情与离别之泪作结。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唐朝。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解析:此诗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送别友人孟浩然的情景。首句点明送别地点与时
关于情伤的诗词
关于情伤的诗词(第1篇)关于情伤的诗词,其历史之深厚、情感之细腻,在古代诗词中堪称经典之作。它们通过诗歌的方式,巧妙地传达出对感情变化的微妙感觉、情感伤害的深度与内心的悲伤,值得我们深深品鉴。下面我将选取几首与情伤主题相关的诗词进行阐述:《相思》 唐·李白诗词全文: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恨此生难共老,奈何忘却三生缘。作者及朝代:此诗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解析:此诗以相思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长恨此生难共老”一句,更是道出了因情伤而产生的无尽遗憾与无奈。《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诗词全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
描写离别诗词歌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离别主题的古诗词歌赋,包括多篇文章的内容摘要。作者挑选了一些经典的离别诗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并解析了这些作品中的离别情感和意境。文章还介绍了古代歌赋中描写离别的佳作,如《长恨歌》等。此外,作者提到了这些离别诗词的艺术价值,并强调了它们对人生的启示,让人们更加珍惜相聚时光,深刻领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本文综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描写离别主题的古诗词歌赋内容。作者挑选了经典的离别诗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苏轼的《江城子》等,并详细解析了这些作品中的离别情感和意境。文章还提及了古代歌赋中的离别景致,并强调了这些离别诗词的艺术价
关于悲秋诗词
关于悲秋诗词(第1篇)关于悲秋诗词,自古以来便有众多文人墨客以秋为题,抒发其深沉的情感。秋日萧瑟,万物凋零,常引发人们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下是根据“关于悲秋诗词”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登高作者: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此诗前两联写景,描绘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后两联抒情,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流落他乡的悲苦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悲秋之情溢于言表。二、秋词作者:刘禹锡(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解析
睹景伤情
“睹景伤情”是一个成语,指看到某种景象时因回忆起过去经历或情感而感到悲伤或难过。其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经历,常用于形容情感触发。近义词包括触景生情、见景生情等,反义词如无忧无虑。在使用时需注意情感色彩,避免中性表达或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法示例包括用于轻松场景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该成语深刻反映了人类情感易受环境影响的特性。
10首关于爱情的古诗词 从诗经到纳兰性德解读情为何物的情感密码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情的古诗词的赏析,这些诗词以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友情、亲情、理想等情感的深沉向往和细腻描绘。文章分别引用了不同诗人和作品的经典诗句,展示了古诗词中情感的多样性和魅力。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深刻体验。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让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魅力,领悟人生的真谛,并学会珍惜身边的情感与幸福。
描写有秋雨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描写秋雨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共列举了五篇内容。每篇内容均包含了诗文列表和诗词解析,通过描写秋雨的景象,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创造出许多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诗歌作品。这些古诗词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秋雨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表达。秋雨的细腻与古诗词的诗意相互交融,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享受和情感共鸣。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古诗词中秋雨所表达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触物兴怀
“触物兴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ù wù xīng huái。它表示当接触到某种事物时,会引发内心的感慨或情感。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描述的情感常常是因为事物的特点或情境而触发。它的近义词包括感同身受、触景生情等,反义词如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情境和搭配,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看到老照片或走过熟悉的小巷时,人们可能会触物兴怀,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描写送别的现代诗词
这篇文章描述了多篇关于送别的现代诗词,涉及情感深沉的离别之词,描绘了送别之情的各种元素和现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这些现代诗歌以现代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无论是长亭古道、远行的背影还是别离之际的情感流露,现代诗歌都展现了人类对离别之情的独特理解和深情表达。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亲友的相聚时光,深刻理解和感受离别之情。
触物伤情
触物伤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ù wù shāng qíng。该成语表示看到某种物品或景象时,会触动内心的情感,感到悲伤或难过。其典故与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等,表示看到某些事物时引发内心的情感反应。反义词如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等,则表示对事物没有情感反应或反应淡漠。在特定情境下,例如看到旧照片或历史文物时,人们可能会触物伤情。但在使用这一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和避免与其他含义相近的词语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