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始知终

睹始知终

读音

dǔ shǐ zhī zhōng

含义

  • :看见,观察。
  • :开始,起初。
  • :了解,推断。
  • :结局,结果。

整体含义:通过观察事物的开端,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形容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典故

  1. 《韩非子·说林上》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管仲病重时,齐桓公询问谁能接替他的职位。管仲评价了几位大臣,其中提到鲍叔牙“刚愎自用”,不适合担任宰相。后来鲍叔牙果然因性格过于刚直而未能胜任。这个故事体现了“睹始知终”的智慧。
  2. 《后汉书·郭泰传》
    东汉名士郭泰善于识人。他见到一个年轻人举止轻浮,便预言此人将来难成大器。后来此人果然因品行不端而身败名裂。郭泰的洞察力正是“睹始知终”的体现。
  3. 《晋书·王戎传》
    王戎小时候与同伴玩耍,看到路边李树果实累累,其他孩子争相采摘,唯独王戎不动。他说:“树在道旁而多子,必苦李也。”后来验证果然如此。王戎的观察力展现了“睹始知终”的能力。

近义词

  1. 见微知著:看到微小的迹象,就能知道事情的发展趋势。
  2.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小细节推测整体情况。
  3. 未卜先知:不用占卜就能知道未来,形容有预见性。
  4. 料事如神:预料事情非常准确,像神仙一样。

反义词

  1. 事后诸葛:事情发生后才发表意见,显得聪明,实际上缺乏预见性。
  2. 茫然无知:对事情的开端和发展完全不了解。
  3. 措手不及: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应对,说明没有提前预见。
  4. 始料未及:事情的结果超出最初的预料。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老师看到小明上课总是东张西望,便说:“你这样不专心,考试肯定会不及格。”这就是“睹始知终”。
  2. 小学高年级:小华每天坚持锻炼,妈妈笑着说:“你这么努力,将来一定能成为运动员。”这是“睹始知终”。
  3. 初中:公司老板发现新员工做事马虎,便预言他难以升职,后来果然如此,真是“睹始知终”。
  4. 高中:历史学家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萌芽,就能预见王朝的衰落,体现了“睹始知终”的智慧。
  5. 大学及以上:经济学家从早期的市场波动中预测到金融危机,展现了“睹始知终”的能力。
  6. 职场场景:项目经理发现团队成员沟通不畅,便预见到项目可能会延期,这就是“睹始知终”。
  7. 家庭教育:父母发现孩子从小爱读书,便知道他将来学业有成,这是“睹始知终”。
  8. 体育竞技:教练看到运动员训练时的态度,就能判断他比赛时的表现,可谓“睹始知终”。
  9. 商业决策:企业家从行业趋势的初期变化,预见到未来的市场方向,这是“睹始知终”。
  10. 医学领域:医生通过病人的早期症状,推断出疾病的发展,体现了“睹始知终”。

错误用法

  1. 错误场景:看到一个人穿得朴素,就断定他没钱。(“睹始知终”强调逻辑推理,而非主观臆断。)
  2. 错误场景: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认为学生永远学不好。(“睹始知终”适用于长期趋势,而非单一事件。)
  3. 错误场景:看到天气阴沉,就说今天一定会下雨。(这是“一叶知秋”的误用,而非“睹始知终”。)
  4. 错误场景:因为公司第一季度亏损,就预言它一定会破产。(“睹始知终”需要综合分析,不能片面判断。)
  5. 错误场景:看到年轻人玩游戏,就说他将来没出息。(这是偏见,不符合“睹始知终”的理性推断。)

“睹始知终”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强调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开端,科学地预见其发展趋势,而非盲目猜测或主观臆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可以提升表达的深度和说服力。

你可能感兴趣

告往知来

"告往知来"是一个成语,意为通过了解过去,理解并预测未来。该成语强调了先贤通过观察分析过去预测未来的能力。其近义词包括"洞若观火"、"先见之明"和"料事如神",反义词为"一无所知"、"目光短浅"和"后知后觉"。通过历史研究、经验分析和明智决策,人们可以告往知来。但需注意,成语的滥用和概念混淆是不正确的,如错误地将个人喜好作为决策依据或将其与股票预测混淆。

月晕而风是什么意思

月晕而风的读音月晕而风的拼音是:yuè yùn ér fēng。月晕而风的含义“月晕而风”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种对微小征兆或迹象的敏感和预见性。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从月亮周围的光晕变化可以预知天气的变化,即从微小的自然现象中察觉即将到来的风。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尤其是对那些看似微小但具有重要影响的事情的敏锐感知。月晕而风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观察天象来预测天气和自然灾害。其中,月亮周围的光晕变化被认为是预测天气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月亮周围出现光晕时,人们会观察到随后的风的变化,从而预测出即将到来的天气情况。这个成语的典故反映

先知先觉是什么意思

先知先觉的读音先知先觉的拼音是:xiān zhī xiān jué。先知先觉的含义“先知先觉”这个成语,指的是那些有预见性、有洞察力的人,他们能够提前感知到一些事情的发展趋势和结果,比其他人更早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这些人通常具有较高的智慧和洞察力,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先知先觉的典故“先知先觉”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先见之明”来形容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这些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因此被认为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在《史记》等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先知先觉的人物记载,如孔子、老子等。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典故也与“先知先觉”相关

识微见远是什么意思

识微见远的读音读音:shí wēi jiàn yuǎn标注拼音:shí wēi jiàn yuǎn识微见远的含义“识微见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能够识别微小的迹象,预见深远的发展趋势。它强调了人的观察力、洞察力和预见性。识微见远的典故“识微见远”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智者或贤人,他们能够通过观察细微的迹象来预测未来的发展。例如,在《左传》中就有“识微见远,犹之君子”的记载,表示有智慧的人能够通过观察细微之处来预见未来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周公等也被认为具有识微见远的能力。识微见远的近义词洞察先机:指有远见卓识,能预知事物发展的趋势。明察秋毫:指能够观察到极其细微的迹象或变化。未卜先知

以小见大是什么意思

以小见大的读音以小见大,读音为 "yǐ xiǎo jiàn dà",其中 "yǐ" 意为"以","xiǎo" 意为"小","jiàn" 意为"见","dà" 意为"大"。以小见大的含义以小见大是一个成语,它的含义是通过观察或处理小的事物或问题,来理解或解决大的问题或情况。这个成语强调了从细节中把握整体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观察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以小见大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智慧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一位智者通过观察一个蚂蚁洞的布局和蚂蚁的行为,推断出即将发生的洪水。他通过观察小的事物,预见到了大的灾难,从而保护了村庄。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即使是微小的细节,也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或预示着大

见微知萌

见微知萌的读音为jiàn wēi zhī méng,意为从微小之处预见事物的萌芽状态或发展趋势,形容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相关故事体现了见微知萌的智慧和洞察力。其近义词包括见微知著、洞察先机等,反义词为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这一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价值,同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

识微知著是什么意思

识微知著的读音标注拼音: shí wēi zhī zhù识微知著的含义识微知著,字面意思为“识别微小的迹象,了解显著的发展”。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远的洞察力,能够从细微的迹象中察觉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潜在问题。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对于事物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和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见性。识微知著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智者或贤人,他们通过观察细微的迹象来预测未来的发展。例如,在《易经》中就有“见微知著”的思想,强调通过观察细微的变化来推断整体的趋势。此外,历史上还有一些著名的故事,如诸葛亮通过观察天象、分析敌情来制定战略,展现了他的识微知著的能力。典故出处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

扇火止沸是什么意思

扇火止沸是一个成语,字面上是用扇子扇火来阻止水的沸腾,但实际上却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处理事情方法不当,反而使问题更严重。典故源自古代寓言故事。出处可追溯到《庄子·外物》等文献。近义词有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反其道而行之。反义词包括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顺水推舟。错误用法示例包括遇到困难不寻找根本原因、不分析问题的本质就急于采取行动以及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采用错误的策略。因此,应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避免错误的做法。

不幸而言中

“不幸而言中”指不幸的事情被说中或不幸的预言成为现实。这个成语表达了对事情的悲观预测或不幸结果的确认,可能与古代的卜卦、预言有关。其近义词有“言出必中”、“料事如神”等,反义词如“言过其实”、“幸免于难”等。文章提供了多个不幸而言中的例句,并强调在特定情境和语境下使用时应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担忧。不当使用可能会显得悲观或消极,甚至带有贬低意味。

凶多吉少是什么意思

凶多吉少的读音拼音:xiōng duō jí shǎo凶多吉少的含义“凶多吉少”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趋势不妙,可能面临很多困难和危险,成功的机会很少。具体来说,“凶”指的是不吉利的、有害的;“吉”则是吉祥的、有利的。因此,“凶多吉少”就是形容事情的进展往往是不利的,结果往往不好。凶多吉少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和灾难。在古代,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危险和困难,生死未卜,因此用“凶多吉少”来形容事情的发展趋势。这个成语也常常出现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成为人们表达对事情发展担忧和不安的常用语。凶多吉少的近义词危机四伏:形容处处都是危险,形势严峻。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