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物伤情:解读一个充满情感的成语
读音
chù wù shāng qíng
含义
“触物伤情”由四个字组成:
- 触:接触、碰到
- 物:物品、事物
- 伤:悲伤、感伤
- 情:情感、情绪
整体意思是:看到某些事物或场景,引发内心的悲伤或怀念之情。通常指因旧物、旧景而勾起对往事的感伤。
典故
- 《世说新语》:
东晋名士王戎丧子后,看到儿子生前喜爱的物品,不禁悲从中来,旁人劝他节哀,他却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正是“触物伤情”的体现。 - 《红楼梦》:
林黛玉看到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写下《葬花吟》,其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正是触物伤情的典型表现。 - 《晋书·王衍传》:
王衍在战乱中失去亲人,后来偶然见到旧物,痛哭流涕,旁人感叹他“触物增悲”。
近义词
- 睹物思人:看到某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人。
- 感物伤怀:因外界事物而引发内心感伤。
- 见景生情:因眼前的景象而触动情感。
- 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引发感慨。
反义词
- 麻木不仁:对外界事物毫无情感反应。
- 无动于衷:面对触动情感的事物,内心毫无波动。
- 铁石心肠:形容人冷酷无情,不易被感动。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看到小时候的玩具,小明触物伤情,想起了奶奶。(适合6-8岁)
- 她翻到旧照片,触物伤情,眼泪掉了下来。
-
小学高年级:
- 回到故乡的老屋,他触物伤情,想起了已故的爷爷。(适合9-12岁)
- 看到那本破旧的日记本,她触物伤情,回忆涌上心头。
-
初中:
- 路过曾经的学校,他触物伤情,想起了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时光。(适合13-15岁)
- 听到那首老歌,她触物伤情,想起了逝去的青春。
-
高中及以上:
- 翻开尘封的信件,他触物伤情,感慨岁月如梭。(适合16岁以上)
- 重游故地,她触物伤情,物是人非的怅惘油然而生。
错误用法
-
用于非情感场景:
- ❌ 错误:他触物伤情,发现钱包丢了。(钱包丢失是意外,不涉及情感)
- ✅ 正确:他触物伤情,看到钱包里夹着的旧照片。
-
用于积极情绪:
- ❌ 错误:她触物伤情,因为收到了生日礼物。(“伤情”不能用于高兴的事)
- ✅ 正确:她触物伤情,因为礼物让她想起了已故的母亲。
-
滥用成语:
- ❌ 错误:他触物伤情,因为今天的天气很好。(天气与情感无关)
- ✅ 正确:他触物伤情,因为阳光让他想起了童年的夏天。
“触物伤情”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成语,恰当使用能让语言更具感染力,但要注意避免滥用哦!
你可能感兴趣
睹景伤情
“睹景伤情”是一个成语,指看到某种景象时因回忆起过去经历或情感而感到悲伤或难过。其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经历,常用于形容情感触发。近义词包括触景生情、见景生情等,反义词如无忧无虑。在使用时需注意情感色彩,避免中性表达或与其他成语混淆。错误用法示例包括用于轻松场景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该成语深刻反映了人类情感易受环境影响的特性。
对景伤情
对景伤情是一种触景生情的情感表达,指面对眼前的景物或场景,产生悲伤或怀旧的情感。其读音分别为对(dui)景(jing)伤(shang)情(qing)。这一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文学作品或诗词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情感。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联想到许多与情感、景色相关的故事。其近义词有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感时伤世等。在运用对景伤情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分场合的滥用、过度使用以及误解为只针对悲伤情感的错误用法。以上内容可查阅相关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以了解更多关于该成语的详细释义和用法示例。
抚景伤情
本文介绍了成语“抚景伤情”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例句。该成语表示因看到某种景物或场景而引起内心的伤感或思念之情。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强调了正确的用法应该是通过景物引发内心的伤感或思念之情。
触景伤情
触景伤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ù jǐng shāng qíng,指看到某些景象或场景时,因过去的经历或回忆而感到悲伤或难过。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关典故和例句。触景伤情的近义词有睹物思人、感时怀旧等,反义词有无动于衷、心如止水等。使用触景伤情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的适宜性,避免滥用和误用。
描写珍重的古诗词
本文欣赏了多首描写珍重的古诗词,探讨了珍重这一情感在古诗词中的表达。这些诗词通过描述永恒的爱情、珍贵的友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人们对事物、情感、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尊重。每首诗词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用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来表达珍重之情。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份珍重的价值观念,珍惜身边的亲朋好友、善待万物生灵、关爱社会和谐稳定等美好事物,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关于悲秋的诗词
关于悲秋的诗词(第1篇)关于悲秋的诗词,自古以来便为文人墨客所钟爱,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意境感动着无数读者。以下是我为您精心挑选的几首关于悲秋的古诗词,以及其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登高作者:杜牧(唐代)登高壮观天地间,秋风万里送悲歌。秋风不知何处去,黄叶满天伴江流。解析:杜牧此诗以壮阔天地间之景为背景,写尽秋天的萧瑟和哀伤。诗人以“悲歌”二字表达内心的伤感,并借“黄叶满天”之景抒发秋日的离愁别绪。二、秋词作者:王之涣(唐代)长风万里送秋雁,短亭杨柳落青苔。长袖翩翩独成愁,秋水共长天一色。解析:王之涣此诗以秋雁、杨柳、长袖舞者等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离愁别绪。诗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成为千
关于李煜的诗词
关于李煜的诗词(第1篇)关于李煜的诗词一、作者介绍李煜,字重光,号钟山隐士,南唐末代皇帝,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情的诗词创作,在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二、诗词全文及解析《望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深院锁春秋,遍地花阴落。翠屏呼小燕,绣绉掩芙蓉。解析:此词写的是对故国之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春光和深院之景,李煜巧妙地表达了个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现实的无助。《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解析:此词以林花自喻,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哀愁。通过描绘春花凋零和风雨交加的景象,李
纳兰性德描写秋天诗词
纳兰性德描写秋天诗词(第1篇)纳兰性德描写秋天的诗词全文及解析一、作品呈现秋意浓作者:纳兰性德原文:秋夜凉如水,夜深独步阶。黄花零落尽,枯叶扫无痕。寒气渐深重,思绪自难平。凄凄秋意浓,心事付瑶琴。朝代:清解析:此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凉意和落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孤独。二、其他纳兰性德描写秋天的诗词秋词作者:纳兰性德原文:秋风起兮叶飘零,白露降兮夜渐清。孤灯独照寒衾冷,月色如霜照孤城。往事如烟随梦去,故人何日再相逢?遥思旧事心凄凉,独自凭栏看月明。朝代:清解析:此诗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象——落叶和白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整首诗充满了凄凉和孤
关于有如的诗词
关于有如的诗词(第1篇)关于“有如”的诗词全文、作者及解析,其蕴含了古代诗人深深的情感和思绪。下面我为你逐一解析。诗词全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何处寄人家?作者及朝代:此诗为李白所作,出自唐朝。解析:此诗以天上明月为吟诵对象,诗人以月为引子,展开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一句中,“皎如”二字即表达了如月光般明亮皎洁的意象,也暗含了“有如”之意,即如明月般高悬、清晰可见。整首诗通过明月的不可触及,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追求,以及对亲人、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词全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
关于前任的诗词
关于前任的诗词(第1篇)关于前任的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表达和深沉的寓意。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包括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氓》原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作者:先秦时期,具体作者不详。朝代:先秦。解析:这首诗出自《诗经》,描述了女子对前任的感慨。在两人年少时,曾有过欢乐的时光和美好的誓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对男子的行为产生了疑虑和失望,最终决定放弃这段感情。诗中通过对比和反差,表达了女子对前任的复杂情感。二、李煜《相见欢》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