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一身:修身自持的智慧
读音
独善一身:dú shàn yī shēn
含义
- 独:独自,单独。
- 善:完善,修养。
- 一身:自身,个人。
整体含义:指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专注于自身的修养和完善,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的人格和道德操守。
典故
- 《孟子·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认为,人在不得志时应修养自身,得志时则应造福天下。 - 《后汉书·逸民传》:
东汉隐士严光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征召,选择归隐山林,体现了“独善一身”的高洁品格。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辞官归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正是“独善一身”的典范。
近义词
-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纯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明哲保身:明智地保护自己,避免卷入是非。
- 修身养性:通过自我修养提升品德和心性。
- 与世无争:不参与世俗的竞争或纷争。
反义词
- 同流合污:与坏人一起做坏事。
- 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盲目跟随他人。
- 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依附权势。
- 损人利己:损害他人利益以谋取私利。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不喜欢欺负同学,他选择独善一身,专心学习。
- 在班级吵闹时,小红独善一身,安静地看书。
-
小学高年级:
- 面对校园霸凌,小华没有参与,而是独善一身,坚持正义。
- 虽然朋友们都爱玩游戏,但小刚独善一身,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
初中:
- 在浮躁的社会中,能够独善一身的人往往更受人尊敬。
- 他虽身处名利场,却能独善一身,不被金钱诱惑。
-
高中:
- 陶渊明辞官归隐,独善一身,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楷模。
- 面对学术不端现象,他选择独善一身,坚守学术道德。
-
大学及以上:
- 在职场竞争中,她独善一身,不参与办公室政治,专注于提升专业能力。
- 真正的智者既能兼济天下,也能在逆境中独善一身。
错误用法
-
误解为“自私自利”:
- ❌ 错误例句:他独善一身,从不帮助别人。(“独善一身”强调修养而非冷漠。)
-
用于贬义语境:
- ❌ 错误例句:这个人独善一身,太不合群了。(成语本身是褒义,不应用于批评。)
-
与“孤立”混淆:
- ❌ 错误例句:他性格孤僻,总是独善一身。(“独善一身”是主动选择,而非性格问题。)
“独善一身”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自我修养,而非逃避责任或冷漠处世。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你可能感兴趣
一身两头是什么意思
一身两头的读音拼音:yī shēn liǎng tóu一身两头的含义“一身两头”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同时具有两种相互矛盾或不同的特质、状态或行动。这个成语的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一”表示单一或统一,“身”指个体或实体,“两”表示两个,“头”则常用来比喻方向或立场。因此,“一身两头”的含义就是一个人或事物在同一个时间或情境下,却有着两个相反或不同的方向或立场。一身两头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历史典故中推测其含义。在古代,人们常常用“一身二心”、“一心二意”等词语来形容人的不忠不义,而“一身两头”则可能是在这种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个成语
當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當”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并详细解析了它的多种含义和组词。包括合宜、向当铺抵押借钱、视为认为、成绩不及格等意思,同时提供了相关的组词和例句,如“典当”、“质当抵押”等。此外,还介绍了“當”字的其他含义,如匹敌、抵抗、偏袒等。文章内容全面,解析详尽。摘要需要较为简洁并准确概括文章内容,您的文章主要围绕“當”这个字展开,介绍了它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多种含义和组词,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的例句。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當”字的拼音、部首和笔顺,并详细阐述了其多种含义,包括合宜、抵押借款、视为认为、成绩不及格等,同时提供了相关组词和例句。文章内容丰富,解析全面。
关于修身的诗词
关于修身的诗词(第1篇)文章标题:关于修身的诗词一、引言修身,是古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在古代诗词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被广泛体现。下面,我将列举几首关于修身的古诗词,并附上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诗词欣赏1.《大学》诗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者:出自《礼记·大学》的片段解析:这首诗表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明德、亲民、至善三个方面,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者:宋·陆游朝代:宋代解析:这首诗表达了勤奋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是修身
描写劝学的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以劝学为主题,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的自我修养,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它们来自不同的朝代和作者,但都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对教育人们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启示。这些古诗词的摘要如下:这些描写劝学的古诗词,涵盖了多个朝代和作者,主题鲜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它们以不同的背景和角度,通过描绘时间的宝贵、知识的力量以及自我修养的提升,传达出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的深刻寓意。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教育人们如何对待学习、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启示。在当今社会,这些古诗词依然具有高度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关于仁的古诗词
关于仁的古诗词(第1篇)关于仁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古诗展示《论语·里仁篇》节选作者:孔子及门徒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作者与朝代: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其门徒众多,此段文字出自《论语》。解析:孔子认为居住在有仁德之处最好。他提倡仁道,将“仁”看作是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追求以“仁”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和个人品格的修养。这段文字说明了仁心和修养的重要性。仁爱作者:杨婧原文:仁者爱人,以德为本。义者守道,以礼为先。作者与朝代:杨婧为现代人,此为现代诗。解析:此诗强调了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仁者以爱人为本,以德行为基础。义者坚守道义,以礼为先。表达了对仁、义、礼等传统美
操身行世
操身行世是一个源自古代儒家思想的词汇,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其含义指一个人在世间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操身行世的典故源自古代文献和道德楷模的故事。操身行世的近义词包括品行端正、德行高尚、行为规范等,反义词则是品行不端、德行败坏等。正确的用法是描述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不应用于贬低或讽刺他人。例句中展示了操身行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
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的正确读音为dú shàn qí shēn。这个成语意味着只顾个人完善和进步,忽视他人需求和利益。源于古代儒家思想,与强调关心他人的思想相悖。独善其身带有负面含义,表示自私的行为和态度。其近义词如洁身自好、自给自足等,反义词如兼善天下、助人为乐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
独善吾身
独善吾身是一个成语,指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自私行为。源于古代中国,强调个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忽视集体或社会整体利益。该成语带有贬义色彩,用于形容负面行为。近义词包括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等。反义词则强调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等积极行为。使用时应注意事项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和滥用。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描述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行为时的用法。
砥砺廉隅
砥砺廉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ǐ lì lián yū,表示人通过自我修养和锻炼,使品行正直、道德高尚。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文,常用来形容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其近义词包括廉洁自律、刚正不阿等,反义词为贪赃枉法、卑躬屈膝等。该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避免误用或混淆。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些人以砥砺廉隅为人生信条或座右铭,以表达其坚守道德底线的决心。
润屋润身是什么意思
润屋润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ùn wū rùn shēn。它的含义是通过修养身心,使个人品德和才能得到提升,同时改善生活环境。这一成语源自《论语·宪问》中的孔子思想,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润屋润身的近义词包括修身齐家、温文尔雅、涵养有度等,反义词则为粗俗浅薄、暴躁无礼、疏忽大意等。在运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的理解,如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或个人品德的提升等。同时,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不要随意用于不相关的场合或语境中。只有“润屋”和“润身”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达到润屋润身的效果。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身心,人们可以逐步实现润屋润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