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身行世

操身行世:立身处世的智慧指南

读音

cāo shēn xíng shì

含义

  • :持守、修养,指对自身品行的锤炼。
  • :自身,指个人的行为与品格。
  • :践行、处世,指在社会中的行动方式。
  • :社会、时代,指所处的环境。

整体含义:指一个人修养自身品德并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在社会中立足、生活。强调内外兼修,既注重个人操守,又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妥善处世。

典故

  1. 《论语·卫灵公》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强调君子注重自身修养,与“操身行世”的核心思想一致。
  2. 《孟子·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体现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是“操身行世”的另一种表达。
  3. 《荀子·修身》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提出修身以诚为本,为“操身行世”提供了具体方法。

近义词

  1. 修身养性:注重内在品德的培养。
  2. 立身处世:指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方式。
  3.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纯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4. 砥节砺行:磨炼节操与品行。

反义词

  1. 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盲目跟随世俗。
  2. 同流合污:与坏人坏事混在一起,败坏品行。
  3. 放荡不羁: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4. 玩世不恭:以轻率的态度对待人生。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我们要学会“操身行世”,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 老师教导我们,“操身行世”就是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2. 小学高年级

    • 他从小懂得“操身行世”,因此在同学中很受尊敬。
    • “操身行世”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3. 初中

    • 面对诱惑,他始终坚守“操身行世”的原则,不为所动。
    • 古人云:“操身行世,以德为先”,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4. 高中

    •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操身行世”需要智慧与定力。
    • 他的成功不仅靠才华,更得益于“操身行世”的处世哲学。
  5. 大学及以上

    • “操身行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 在职场中,“操身行世”能帮助你在竞争中保持长远优势。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处世圆滑”

    • 错误例句:他擅长“操身行世”,所以总能讨好领导。
    • 解析:“操身行世”强调正直修养,而非投机取巧。
  2. 误用为“独善其身”

    • 错误例句:他只想“操身行世”,从不关心社会问题。
    • 解析:该成语包含社会责任,并非完全避世。
  3. 误用为“行为放纵”

    • 错误例句:他“操身行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解析:成语强调约束与修养,与放纵无关。
  4. 误用为“追求名利”

    • 错误例句:他“操身行世”,一心只想升官发财。
    • 解析:成语反对功利主义,注重品德而非利益。

“操身行世”不仅是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纷繁世界中,唯有坚守本心、内外兼修,方能行稳致远。

操身行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谦的诗词

关于谦的诗词(第1篇)关于“谦”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谦》原文: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作人莫当傲,天道有盈亏。作者及朝代:诗经(无法确定具体作者,属周朝)。解析:此诗以“谦谦君子”开头,表达了对谦逊君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强调了为人处世不应骄傲自大,因为天道也有盈亏,谦虚是美德的体现。二、左传·晏子辞篇《谦辞》原文:吾闻君子不羞问,闻过则拜。谦谦君子,用涉大川。作者及朝代:左丘明(春秋时期)。解析:此篇中,晏子以谦逊的言辞劝勉世人要虚心向学,勇于改过,尤其是对上位者要有虚心求知的谦卑态度。君子不以为羞辱去请教他人,若听到自己有错,便会虚心认错。这样的谦逊态度即便面临大的困难与挑战也无所畏惧。三、

成己成物

“成己成物”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g jǐ chéng wù,指个人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能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贡献。其强调个人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只有先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影响和帮助他人或事物。这一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并有许多相关的典故和故事。其近义词包括修身齐家、自强不息和精益求精等,反义词则是自暴自弃、损人利己和半途而废等。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以成己成物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和学业,以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好的效果。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将“成己”与“成物”割裂理解,以及将“成己”与“利他”对立看待等错误用法。

500字读后感大学

《大学》读后感摘要《大学》作为古代儒家经典,深入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于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重要观点。书中从格物致知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体现了儒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的追求。阅读《大学》让我深受启发,深刻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意识到自身在社会责任中的位置。书中人物形象虽未具体描述,但通过其思想体系,我感受到了古代儒生的智慧和品德。阅读《大学》让我受益颇丰,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还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启迪。这本书对我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于治的诗词

关于治的诗词(第1篇)关于“治”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词列表治世之能事,功高而民安。——佚名《治世之言》治国以礼乐,治家以和睦。——李商隐《为有源远流长者》治乱之道,在乎明君臣之分。——李煜《诗经·君子于役》治人者,必先自治。——朱熹《论治之道》安得天下有情人,共治千秋大业。——宋词中民间歌曲《百年赋》二、诗词全文及作者朝代治世之能事,功高而民安。全文:世道皆由人,治国治人无已时。高哉禹之志,不以四海为己私。若非克己任,吾将藐尔谁能为。三载己奉德,黎庶仰洪威。衢歌争致主,全我江之湄。治世之能事,功高而民安。作者:佚名(具体朝代不详)治国以礼乐,治家以和睦。全文:治国以礼乐,此乃王道之根本。教化乃

独善一身

“独善一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ú shàn yī shēn。其含义是只顾自己好而不顾及他人,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行为。该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原意是形容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安乐。其近义词包括孤芳自赏、自私自利等,带有贬义色彩。反义词则为兼善天下、助人为乐等,表示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的行为。使用“独善一身”时需要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在积极向上的场合使用,也不能将其用作褒义词。同时,不要与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混淆使用。该成语在表达一个人只顾自己而忽视他人的行为时非常贴切。

独善吾身

独善吾身是一个成语,指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自私行为。源于古代中国,强调个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忽视集体或社会整体利益。该成语带有贬义色彩,用于形容负面行为。近义词包括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等。反义词则强调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等积极行为。使用时应注意事项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和滥用。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描述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行为时的用法。

润屋润身是什么意思

润屋润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ùn wū rùn shēn。它的含义是通过修养身心,使个人品德和才能得到提升,同时改善生活环境。这一成语源自《论语·宪问》中的孔子思想,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润屋润身的近义词包括修身齐家、温文尔雅、涵养有度等,反义词则为粗俗浅薄、暴躁无礼、疏忽大意等。在运用这一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的理解,如只注重物质条件的改善或个人品德的提升等。同时,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不要随意用于不相关的场合或语境中。只有“润屋”和“润身”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达到润屋润身的效果。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身心,人们可以逐步实现润屋润身的目标。

槌仁提义

本文介绍了成语“槌仁提义”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成语形容言辞或行为合乎仁义之道,能够深深打动人心。其典故源于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于仁义道德的推崇。文章还列举了槌仁提义的相关例句,说明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需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

道高德重

道高德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gāo dé zhòng,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道德方面达到崇高境界,拥有卓越的品德和道德威望。该成语由“道”和“德”两个常见词汇与“高”和“重”的形容组合而成。其含义源于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声望卓著的人。道高德重的近义词包括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等,反义词则是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等。在使用道高德重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可用于形容品德恶劣的人,要结合具体语境使用。该成语在表达赞美和敬意时非常恰当。文章中有多个例子展示了道高德重在句子中的应用。

修身洁行是什么意思

修身洁行的读音修身洁行读作:xiū shēn jié xíng。其中,“修”字表示修养、提高;“身”字指自身;“洁”字表示清白、纯洁;“行”字表示行为、品行。因此,修身洁行是指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和保持清白纯洁的品行来表现自己的行为。修身洁行的含义修身洁行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修养和品行上追求高尚、纯洁的境界,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它强调的是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表现。修身洁行的典故修身洁行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道德修养观念。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品行表现,认为一个人的品行是其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修身洁行成为了一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