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萁相煎
读音
dòu qí xiāng jiān
含义
- 豆:指豆子,植物的种子。
- 萁:豆类植物的茎秆。
- 相煎:互相煎熬、迫害。
整体含义:比喻兄弟或亲人之间互相残害,也泛指内部争斗、自相残杀。
典故
-
曹植《七步诗》(最著名出处)
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丕嫉妒弟弟曹植的才华,逼迫他在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处死。曹植悲愤写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后羞愧,最终放过曹植。 - 《世说新语·文学》
记载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强调兄弟相残的悲剧性。 - 历史引申
后世用此成语形容家族内斗、权力争夺,如皇室兄弟相残、商业家族内部倾轧等。
近义词
- 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兵,比喻内部争斗。
- 骨肉相残:亲人之间互相伤害。
- 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引申为内部矛盾。
- 自相鱼肉:内部人互相残害如鱼肉任人宰割。
反义词
- 手足情深:兄弟感情深厚。
-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兄友弟恭:兄长友爱,弟弟恭敬。
- 和睦相处:彼此和谐共处。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例句)
- 他们俩吵架时,妈妈说:“不要豆萁相煎,要互相帮助。”
- 故事里的两只小熊豆萁相煎,最后被狐狸骗走了食物。
初中阶段(稍复杂)
- 历史上许多王朝衰落,都是因为皇室内部豆萁相煎。
- 公司高管争权夺利,简直是现代版的豆萁相煎。
高中阶段(文学化表达)
- 曹植用“豆萁相煎”控诉了权力对人性的扭曲。
- 在利益面前,亲情有时脆弱得不堪一击,甚至演变成豆萁相煎的悲剧。
大学/成人阶段(抽象引申)
- 环保主义者批评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是另一种“豆萁相煎”。
- 全球化时代,贸易战本质是经济领域的豆萁相煎。
其他场景
- 这部宫斗剧的核心冲突就是后宫嫔妃的豆萁相煎。
- 团队内耗如同豆萁相煎,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错误用法
- 用于非“内部”矛盾
❌ 错误:“两国交战是豆萁相煎。”
✅ 修正:应改为“同室操戈”或直接说“战争”。 - 对象非人或拟人化群体
❌ 错误:“台风和地震豆萁相煎,造成灾难。”
✅ 修正:自然灾害无主观意识,不能用此成语。 - 误用为“激烈竞争”
❌ 错误:“两家公司市场竞争是豆萁相煎。”
✅ 修正:商业竞争非“内部”关系,可用“龙争虎斗”。 - 褒义误用
❌ 错误:“他们豆萁相煎,最终共同进步。”
✅ 修正:成语本身含贬义,不可用于积极结果。 - 字面化使用
❌ 错误:“农民烧豆萁煮豆子,真是豆萁相煎。”
✅ 修正:成语为比喻义,不可按字面理解。
总结:这个成语生动刻画了内部斗争的残酷性,使用时需注意其情感色彩和适用场景,避免望文生义或对象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关于豆的经典诗词赏析 从《七步诗》看古代诗人如何咏叹豆中人生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豆类的诗词及其解析,内容分为五篇。这些诗词以豆类为载体,描绘了豆的形态、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展现了丰富的文化意蕴。文章首先描绘了豆类的各种形态和生长环境,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豆子的丰收、农民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接着,文章探讨了这些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诗人情感,展现了豆类在诗词中的丰富文化印记。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豆类的美丽与价值,让我们对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带我们领略了几首关于豆类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豆的形态和特性,更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意
豆萁燃豆
豆萁燃豆是一个成语,源自于古代寓言故事,指豆萁燃烧时连同豆子也一同被烧毁,常用来形容自相残害、自取灭亡的行为。典故出处有《战国策》中的故事和民间传说。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自相残杀、兄弟阋墙等,反义词有团结互助、互利共赢等。在人际交往和竞争中,要引以为戒,避免出现“豆萁燃豆”的悲剧。同时要注意成语的准确用法,避免与其他词语混淆或滥用场合。
燃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燃”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燃”字在汉语中的含义和用法。包括燃烧、点燃的含义,以及作为动词的引申意义,如煮豆燃豆萁等。同时,也介绍了该字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场景,如燃放炮竹等。摘要为:“燃”字是一个与火相关的汉字,具有燃烧、点燃的含义,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其笔顺为丶、丿等。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描述燃烧、点燃的动作或场景,如燃放炮竹等。
燃萁煮豆是什么意思
燃萁煮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án jī zhǔ dòu。这个成语用豆萁煮豆子的情景来比喻兄弟或同族之间的自相残杀或相争局面。其出自《世说新语·文学》,典故源自三国时期的曹植兄弟间的矛盾。近义词有骨肉相残、自相残杀等,反义词则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文章还提供了10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应正确用于描述亲属间的纷争,避免滥用或误用。
相煎何急是什么意思
相煎何急的读音相煎何急的读音为:xiāng jiān hé jí。相煎何急的含义相煎何急,字面意思为“为何互相逼迫至急迫的境地”。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因内部争斗而自相残杀,彼此间毫无情义可言,导致双方都陷入困境和危险之中。相煎何急的典故相煎何急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三国时期的故事。当时,曹魏政权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兄弟之间互相残杀。其中,曹丕与曹植的兄弟关系尤为紧张。曹丕登基后,对曹植等兄弟进行了严厉的迫害。兄弟之间相互逼迫,彼此的境地越来越艰难。因此,“相煎何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这种自相残杀、彼此逼迫至危急境地的行为。相煎何急的近义词互不相容自相残杀骨肉相残手足相残同室操戈互相倾轧相
盎盂相击
本文介绍了成语“盎盂相击”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事物之间互相碰撞、冲突,或言论、思想等互相激荡、交锋。其典故来源于古代民间游戏。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滥用,要视语境和语气恰当使用。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应用场景。
燃萁煎豆是什么意思
燃萁煎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án jī jiān dòu。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为用豆萁煎煮豆子,实际上用来比喻兄弟间的自相残杀或内部纷争。典故来源于三国时期的曹丕和曹植兄弟间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骨肉相残、自相残杀等,反义词则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在非相关或轻松的场合使用,并准确理解其比喻意义,避免与其他无关的词语搭配使用。该成语描绘了兄弟间自相残杀的悲凉情境,对于家庭纷争和社会矛盾等场景可以加以应用。
相煎太急是什么意思
相煎太急的读音标注拼音:xiāng jiān tài jí相煎太急的含义“相煎太急”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兄弟之间互相逼迫得太急,形容家庭内部或亲近的人之间关系紧张,互相伤害,不宽容。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引申为在某种竞争环境中,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过于急躁、激烈,以至于导致矛盾激化、关系破裂。相煎太急的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在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是兄弟二人,曹丕为了争夺继承权,对曹植进行了一系列的逼迫和打压。曹植在《七步诗》中写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里的“相煎何太急”就是形容兄弟之间逼迫得太急。除了这个故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可以解释这
操戈同室
操戈同室是一个成语,发音为cāo gē tóng shì,原指兄弟间自相残杀,现用于比喻内部纷争。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的历史故事。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其近义词有骨肉相残、同室操戈、自相残杀等。反义词包括兄弟阋墙、和睦相处、团结一致等。该成语常用来描述家庭、团体或组织内部的纷争情况。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操戈同室的情况应尽量避免,以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盎盂相敲
本文介绍了成语"盎盂相敲"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家庭内部的争吵和争执,或夫妻之间的争吵和冲突。同时,本文也提供了该成语的使用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的使用需遵循一定的语境和场合,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