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而铸锥:临阵磨枪的警示
读音
dòu ér zhù zhuī
含义
- 斗:战斗、争斗
- 铸:铸造、打造
- 锥:尖锐的工具,比喻武器
字面意思是“战斗开始了才去铸造锥子”,引申为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强调缺乏预见性和提前规划。
典故
- 《韩非子·五蠹》
原文:“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韩非子以此讽刺统治者平时不修德政,等到民怨沸腾时才临时补救,如同临战铸兵器。 - 《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楚邲之战前,晋军将领意见分歧,中军副帅先縠轻敌冒进,谋士士会劝谏:“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提前防备意外才是明智之举),暗合“斗而铸锥”的警示。
近义词
- 临渴掘井:渴了才挖井,比喻急需时才行动。
- 江心补漏:船到江心才补漏洞,为时已晚。
- 临阵磨枪:临近战斗才磨兵器,与“斗而铸锥”几乎同义。
反义词
- 未雨绸缪:下雨前修好房屋,比喻提前准备。
- 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前预防。
- 有备无患:充分准备可避免危机。
例句
按年级分类的实用例句:
小学阶段(1-3年级)
- 小明考试前一天才看书,真是“斗而铸锥”啊!
- 妈妈常说:“玩具坏了再买新的?别学‘斗而铸锥’!”
小学阶段(4-6年级)
- 暴雨前不检查屋顶,等漏水了才修,这不是“斗而铸锥”吗?
- 球队平时不训练,比赛前突击练球,简直是“斗而铸锥”。
初中阶段
- 考前一周通宵复习,这种“斗而铸锥”的做法效果有限。
- 国家环保不能“斗而铸锥”,等污染了再治理代价更大。
高中及以上
- 企业缺乏技术储备,面临竞争才研发,实乃“斗而铸锥”。
- 外交策略应长远布局,“斗而铸锥”只会陷入被动。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积极补救”
❌ “虽然项目出了问题,但团队‘斗而铸锥’连夜修复。”(应改为“亡羊补牢”)
解析:成语本身含贬义,强调“为时已晚”,不适用于表扬临时努力。 - 混淆近义词
❌ “他平时囤积物资,真是‘斗而铸锥’。”(应改为“未雨绸缪”)
解析:完全误解了成语方向。 - 字面化使用
❌ “铁匠‘斗而铸锥’手艺精湛。”(脱离比喻义,纯字面描述无意义) - 错误场景
❌ “火灾后消防员‘斗而铸锥’赶来灭火。”
解析:消防员属于应急响应,非主观拖延,此处滥用贬义成语。
总结:这个成语像一面镜子,照见人类惯性的拖延与短视。从古至今,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个人成长,“斗而铸锥”的教训始终警示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曲突徙薪”,而非“焦头烂额”。
你可能感兴趣
大寒索裘
大寒索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hán suǒ qiú,意思是形容在寒冷的天气中急需毛皮大衣的困境情况。该成语源自古代贵族寻找保暖毛皮大衣的故事,在寒冷时刻表达急需之意。大寒索裘也有多个近义词如“急需之物”、“燃眉之急”,反义词如“无所需求”、“从容不迫”。在实际语境中,例如有人在大冷天急需购买衣物或在紧急情况下急需援助,均可使用该成语表达。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
船到江心补漏迟
“船到江心补漏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意味着在问题严重后才采取行动是不可取的。这个成语强调预防和提前准备的必要性,警示人们要早做准备。典故源自古代水上运输和船只修补的实际情况。近义词如临渴掘井、亡羊补牢等,强调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已经来不及。反义词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等,指提前做好准备预防意外情况。错误用法包括被拖延症患者作为借口、滥用场合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和错误警示。
斗而铸兵
斗而铸兵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òu ér zhù bīng,意为在战斗开始后才匆忙铸造兵器,形容缺乏事先准备和计划的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事先准备和预防的重要性,源自古代战争时期。其近义词包括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和仓促应战等,反义词为早有准备、预防为主和未雨绸缪等。文章中还提到了斗而铸兵的错误用法和混用情况,强调了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在日常表达中,我们可以使用斗而铸兵来形容那些缺乏预见性和准备的人或行为。
绸缪束薪
“绸缪束薪”是一个古代成语,读音为chóu móu shù xīn。它表示把柴草捆绑得紧密而结实,常用来比喻夫妻感情深厚或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紧密关系。该成语源自《诗经》中的《国风·唐风·绸缪》篇。其近义词有情深意重、情投意合、亲密无间等,反义词有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错误用法,如误用场合、滥用简化、用词不当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绸缪束薪”的应用和含义。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平时不准备、不付出努力,到了关键时刻才匆忙行事或求助于他人。文章强调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并提醒读者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临时抱佛脚。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的不当使用场合和滥用情况,提醒读者注意使用语境。
急来报佛脚
“急来报佛脚”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í lái bào fú jiǎo。其含义是指在事情危急时才匆忙求助或行动,平时不做准备和努力。这个成语来源于佛教故事,用来形容那些没有提前准备,到关键时刻才匆忙应对的人。其近义词包括临时抱佛脚、临渴掘井等。反义词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然而,该成语被错误使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用来形容平时努力工作的人或者表达匆忙但最终成功的意思。因此,在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原意和语境。
临渴掘井是什么意思
临渴掘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ín kě jué jǐng。它的含义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匆忙行动或准备,比喻没有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该成语源自古代缺乏预见性挖掘水井的故事。近义词包括临时抱佛脚、急时抱佛脚、临阵磨枪等。反义词为早作准备、未雨绸缪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是形容积极正面的行为或态度。提醒人们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在关键时刻陷入临渴掘井的境地,从而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文章中小明和其他例子展示了临渴掘井的不良后果。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是什么意思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的读音读音: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的含义“养军千日,用军一时”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长期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在军事上,它指的是平时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进行军队的培训、装备和养护,以备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战斗并取得胜利。这个成语强调了平时的积累和准备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活动。在古代,战争频繁,军队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因此,国家会长期投入大量资源来培养和装备军队。在战争时期,这些经过长期准备和训练的军队就能迅速投入战斗,取得胜利。这个成语正是基于这样
渴而穿井是什么意思
“渴而穿井”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在急需时才采取行动或寻求解决办法,警示人们要有预见性,提前做好准备。典故源于古代村民平时不预防缺水,等到口渴了才穿井取水,后来智者提醒提前准备。近义词如临渴掘井、临阵磨枪等,强调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开始行动。反义词如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等,强调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问题。使用成语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和歧义。提醒人们平时就要养成好习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提前做好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积谷防饥
积谷防饥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ī gǔ fáng jī。它的含义是储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预防饥饿之苦,强调预防和储备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农民的智慧,他们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常常会提前储存粮食。积谷防饥的近义词有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思危等,反义词汇包括临渴掘井、临阵磨枪、坐以待毙等。使用积谷防饥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或不必要的储备行为,以及将其用于与原意无关的场合或语境中。我们应该学会积谷防饥,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