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折榱坏:大厦将倾的警示
读音
栋折榱坏:dòng zhé cuī huài
含义
- 栋:房屋的正梁,比喻国家或组织的核心支柱。
- 折:折断,倒塌。
- 榱:椽子,支撑屋顶的木条。
- 坏:毁坏,坍塌。
整体含义:房屋的主梁折断,椽子随之毁坏,比喻国家或组织的核心人物垮台,整个体系随之崩溃。
典故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执政,有人劝他严苛治国,子产回答:“栋折榱崩,侨将压焉。”意思是如果国家的主梁(栋)折断,椽子(榱)也会崩塌,自己(子产)也会被压垮。 - 《后汉书·党锢传》: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士大夫集团(如陈蕃、李膺等)被大肆迫害,导致朝廷栋梁倾覆,国家逐渐衰败,史称“党锢之祸”。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初年,王导辅佐司马睿建立政权,曾说:“国家之栋梁倾,则四海崩离。”强调核心人物的稳定对国家的重要性。
近义词
- 大厦将倾:比喻国家或组织即将崩溃。
- 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无法挽回。
- 分崩离析:指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 覆巢之下无完卵:整体崩溃,个体也难以幸免。
反义词
- 固若金汤:形容防御或组织极其稳固。
- 坚如磐石:比喻根基稳固,不可动摇。
- 稳如泰山:形容极其稳定,不会轻易崩溃。
- 国泰民安: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如果班长不管班级纪律,整个班级就会“栋折榱坏”,乱成一团。
- 爸爸说,公司老板辞职了,公司可能会“栋折榱坏”,很多人要失业。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历史上许多朝代因为皇帝昏庸,导致“栋折榱坏”,最终灭亡。
- 如果校长突然离职,学校的管理可能会“栋折榱坏”,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
初中(7-9年级):
- 秦朝末年,赵高专权,导致朝廷“栋折榱坏”,最终天下大乱。
- 一个企业如果核心管理层集体辞职,很可能“栋折榱坏”,面临倒闭风险。
-
高中及以上:
-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独揽大权,朝廷“栋折榱坏”,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 在管理学中,若CEO突然离职且无合适继任者,公司可能“栋折榱坏”,股价暴跌。
错误用法
-
误用于个人小事:
- ❌ 我的铅笔断了,真是“栋折榱坏”啊!(错误:成语用于重大体系崩溃,不适用于琐事。)
- ❌ 今天作业没写完,感觉“栋折榱坏”了。(错误:夸张滥用,不符合语境。)
-
误用于褒义场景:
- ❌ 公司换了新老板,真是“栋折榱坏”,大家都很开心。(错误:成语是贬义,不能用于积极变化。)
-
误用于自然现象:
- ❌ 台风把树吹倒了,简直是“栋折榱坏”。(错误:成语比喻人为或组织崩溃,不适用于自然灾害。)
-
误用于短期问题:
- ❌ 今天网络断了,整个公司“栋折榱坏”。(错误:临时故障不适用,需指长期或根本性崩溃。)
总结:“栋折榱坏”多用于形容国家、组织或重要体系的崩溃,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词
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词(第1篇)好的,我将依据“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词”这一主题,撰写一篇文章,其中包含多首古诗词的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爱国主义的古诗词1. 满江红·写怀作者:岳飞朝代:宋原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解析:此词为岳飞代表作之一,词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岳飞以此词表达了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决心和豪情壮志。2. 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
关于忠心的诗词
关于忠心的诗词(第1篇)关于忠心的诗词一、先秦时期《诗经·小雅·鹤鸣》原文:维予心之谓然兮,虽言吾行有获。子以吾命告诸父兮,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作者:先秦无名氏解析:此诗中表达了对忠诚的向往和追求,通过鹤鸣九皋的比喻,展现了忠诚的声名远播,传扬于天地之间。二、汉朝《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愿我忠义名,终传四海至。作者:未知解析:诗中寄寓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忧虑,以及作者对于自己能够传扬忠义名声的愿望,彰显出对于忠心与功德的期望。三、唐朝《忠心》原文:臣闻忠义事,必为君所知。报国心如铁
栋折榱崩
本文介绍了成语“栋折榱崩”的读音、含义、典故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建筑物严重损坏或倒塌,常用来形容重大的灾难或事故。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混淆和误用。
栋朽榱崩
本文介绍了成语“栋朽榱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描述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景象,也可比喻事物根基腐烂、即将崩溃的状态。使用时应避免错误地形容人的精神或情绪状态,以及与其它成语的混淆使用,同时需准确描述明显破败的事物,如建筑物等。
大厦栋梁
“大厦栋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shà dòng liáng。它指的是建筑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梁柱,常用来比喻有才能、有担当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它源于古代建筑中的实际构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申为比喻有才能的人。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和对象谨慎,避免误用。其近义词如中流砥柱、砥柱中流、擎天架海等,反义词包括朽木难雕、草芥庸才等。这个成语可用于形容在团队或组织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
榱栋崩折
本文介绍了成语“榱栋崩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建筑物严重损坏或国家政权覆灭的严重后果,源于古代文献中的国家政治动荡和社会秩序混乱的描述。使用时需确保其使用场景与原本含义相符,避免错误使用。
朝章国故
朝章国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zhāng guó gù。它指的是朝廷的典章制度以及国家的历史旧事,常被用来形容对国家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熟悉和尊重。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献,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其近义词包括典章制度、国史旧事和祖宗家法,反义词为离经叛道。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贬义语境、随意搭配、书写错误和不适当场合的使用。该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对古代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熟悉,常见于历史剧、学术研究、政治演讲和文化教育等场合。
朝章国典
朝章国典是代表国家治理规范和准则的术语,包括朝廷的规章制度、国家典籍、法律条文等。其源于古代中国的朝廷制度建设,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文献。朝章国典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为国家的治理提供指导和依据。其反义词为混乱无序、无法无天。使用朝章国典时需注意其专业性和特定含义,避免混淆或随意更改。只有遵循朝章国典,才能保证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定国安邦
本文介绍了成语“定国安邦”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意为安定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典故。政治家和将领为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而努力使用此成语。其错误用法是将其用于形容个人行为或小事,或随意作为口头禅使用。希望本文的介绍对读者有所帮助。
邦国殄瘁
邦国殄瘁是一个描述国家或邦国因各种原因导致极度疲惫和困苦的成语。其含义、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得到详细解释。该成语在描述战争、自然灾害、政治腐败等导致的国家困境时常用。然而,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不宜滥用,需避免在轻松或非正式场合使用,以及在描述轻微困难或问题时使用,以免造成语言上的夸张或不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