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心骇目

动心骇目

读音

dòng xīn hài mù

含义

  • 动心:使内心受到震动,产生强烈的情感或欲望。
  • 骇目:使眼睛受到惊吓,形容景象或事物令人震惊。
  • 整体含义:形容事物或景象极其震撼,使人内心受到强烈冲击,甚至感到惊惧。

典故

  1. 《庄子·达生》

    “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庄子以“动心骇目”形容人在危险环境中的恐惧心理。)

  2. 《后汉书·张衡传》

    “若夫神变妙化,动心骇目,不可胜言。”
    (形容张衡发明的浑天仪等科技令人震撼。)

  3. 《聊斋志异·画皮》

    “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
    (“动心骇目”形容鬼怪变形的恐怖场景。)

近义词

  1. 惊心动魄:形容事物极其震撼,使人内心受到强烈冲击。
  2. 触目惊心:形容景象或事件令人震惊,难以直视。
  3. 骇人听闻:形容事情极其可怕,使人听闻后感到震惊。
  4. 毛骨悚然:形容极度恐惧,连汗毛都竖起来。

反义词

  1. 平淡无奇:形容事物普通,毫无特别之处。
  2. 司空见惯:形容常见的事物,不会引起惊讶。
  3. 无动于衷:形容内心毫无波动,不受影响。
  4. 习以为常:形容对某事已经习惯,不再感到惊讶。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电影里的怪兽突然出现,真是动心骇目!
    • 魔术师变出一只老虎,全场观众都动心骇目。
  2. 小学高年级

    • 地震后的废墟景象令人动心骇目。
    • 他讲述的鬼故事让同学们动心骇目。
  3. 初中

    • 战争纪录片中惨烈的画面让人动心骇目。
    • 看到悬崖边的惊险表演,观众无不动心骇目。
  4. 高中

    • 科学家展示的宇宙黑洞模拟视频令人动心骇目。
    • 小说中描写的地狱场景使读者动心骇目。
  5. 大学及以上

    • 历史档案中揭露的战争罪行令人动心骇目。
    • 心理学实验中的极端案例让人动心骇目。

错误用法

  1. 形容普通事物

    • ❌“今天的饭菜色香味俱全,真是动心骇目。”(应改为“赏心悦目”)
    • ❌“他穿了一件新衣服,让人动心骇目。”(应改为“眼前一亮”)
  2. 形容轻微惊吓

    • ❌“突然有人拍我肩膀,我动心骇目。”(应改为“吓了一跳”)
    • ❌“小猫跳出来,我动心骇目。”(应改为“吓了一跳”)
  3. 褒义误用

    • ❌“她的美貌让人动心骇目。”(应改为“惊艳”)
    • ❌“这场音乐会动心骇目。”(应改为“震撼人心”)
  4. 过度夸张

    • ❌“老师批评了我,我动心骇目。”(应改为“心里难受”)
    • ❌“考试没考好,我动心骇目。”(应改为“非常沮丧”)

总结:“动心骇目”多用于形容极端震撼或恐怖的场景,不宜用于日常小事或褒义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怵目惊心

本文介绍了成语"怵目惊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令人震惊、害怕或悲痛的场景或事物,通常描述令人感到极度不安或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情景。文章还提供了使用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以避免错误用法。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怵目惊心"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动魄惊心

动魄惊心的正确读音为【dòng pò jīng xīn】,其中“魄”表示人的精神,“惊”指使人心惊。该成语用于形容某些事件或场景的震撼力,使人心灵受到强烈的触动,常源于古代文学中对紧张、刺激和感人场景的描述。其近义词包括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等,反义词为心平气和平静无波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动魄惊心的用法,并强调了避免误用的重要性。

惨不忍睹

“惨不忍睹”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悲惨、令人无法忍受的情景,通常用于描述灾难、事故、战争等造成的悲惨景象。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近义词包括“惨绝人寰”、“惨不忍闻”等。反义词则是描述喜悦和欢乐情景的词汇。使用这个成语时需注意使用场合和语境,避免在轻松愉快的场合或中性、积极情境中使用。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

炳如日星

本文介绍了成语“炳如日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的光辉、耀眼、显赫的特质,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出自《诗经》是最著名的典故之一。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和混淆与其他近义词的区别。同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该成语的用法。

荡魂摄魄

“荡魂摄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事物或场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或感染力,能够深深触动人心。其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近义词包括摄人魂魄、震撼心灵等,反义词则为无动于衷、冷漠无情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尤其是用于描述普通事物、贬损某事物或负面情境。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音乐、戏剧、诗歌等艺术作品的强烈感染力。

当世无双

本文介绍了成语“当世无双”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在当代没有可以相比的,是独一无二的。文章还列举了不同场景下“当世无双”的应用示例,并指出错误用法,如滥用形容词和与“举世闻名”混淆使用。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当世无双”这个成语。

变化如神

本文介绍了成语“变化如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事物变化迅速或人的应对变化能力出色。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形容某种无法预测或解释的变化。近义词包括“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等,反义词如“一成不变”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避免的错误用法,如过度夸张或不恰当的使用。

天崩地坍是什么意思

天崩地坍的读音天崩地坍的拼音是:tiān bēng dì tān。天崩地坍的含义“天崩地坍”是一个成语,形容天崩地裂,形容巨大的灾难或变故。这个成语中的“天崩”指的是天空塌陷,“地坍”则是地面塌陷,整体形象地表达了极端严重的情况。天崩地坍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传说中,天崩地裂是天地间的大灾难,往往伴随着天崩地陷的景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极其严重的灾难或变故。天崩地坍的近义词天塌地陷:形容天崩地裂的景象,表示极其严重的灾难或变故。惊天动地:形容事情的巨大影响和震撼力。昏天黑地:形容环境或气氛非常混乱、恶劣。山崩地裂:形容山体崩塌、地面裂开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巨大的声响

眩目惊心是什么意思

眩目惊心的读音读音:xuàn mù jīng xīn,其中“眩”读作xuàn,表示视觉上的晕眩;“目”指的是眼睛;“惊心”则表示让人心生惊恐。眩目惊心的含义“眩目惊心”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些景象或事物令人眼前一亮,同时令人心生惊恐、震撼。其中,“眩目”指的是视觉上的震撼和晕眩感,而“惊心”则强调了这种震撼和惊讶的程度之深,以至于让人心灵受到触动。眩目惊心的典故“眩目惊心”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令人震撼的景象或事物的描写。在古代文学中,常有一些描述自然景象或社会现象的辞藻,其中“眩目惊心”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也被广泛使用

洞心骇目

本文介绍了成语“洞心骇目”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注意事项。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能直击人心,令人震惊和恐惧。文章还提供了相关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同时,也指出了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避免的错误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