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不忍睹

成语“惨不忍睹”详解

读音

拼音:cǎn bù rěn dǔ

含义

  • :悲惨、凄惨,形容痛苦或不幸的程度极深。
  • :否定词,表示“无法”。
  • :忍受、忍耐。
  • :看、目睹。

整体含义:形容景象或情况极其悲惨,让人不忍心看下去。

典故

  1.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春秋时期战争惨烈的场景,后人用“惨不忍睹”形容类似情景。
  2. 《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战败后自刎乌江,尸横遍野,场面“惨不忍睹”。
  3. 《资治通鉴》:记载唐末黄巢起义时,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史官评述“惨不忍睹”。

近义词

  1. 目不忍视:形容景象太惨,不忍心看。
  2. 触目惊心:形容看到某种严重情况后内心震惊。
  3. 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极点,世间罕见。
  4. 血肉模糊:形容伤势或场面极其惨烈。

反义词

  1. 赏心悦目:形容景色或事物美好,让人心情愉悦。
  2.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看不过来。
  3.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车祸现场太可怕了,真是惨不忍睹。
    • 小狗被车撞伤,血流不止,惨不忍睹。
  2. 小学高年级

    • 地震后的废墟里,倒塌的房屋和受伤的人们让人惨不忍睹。
    • 战争电影里的爆炸场面惨不忍睹,让人难过。
  3. 初中

    • 新闻报道中,火灾后的建筑残骸和遇难者家属的哭声令人惨不忍睹。
    • 历史书上描述的南京大屠杀,其惨状让人惨不忍睹。
  4. 高中及以上

    • 纪录片揭露了野生动物被猎杀的惨状,画面惨不忍睹。
    • 战争带来的难民潮,饥寒交迫的儿童让人惨不忍睹。

错误用法

  1. 形容轻微不适

    • ❌ 今天作业太多,惨不忍睹。(错误,程度过重)
    • ✅ 今天作业太多,让人头疼。
  2. 形容普通难看的事物

    • ❌ 这幅画颜色搭配不好,惨不忍睹。(错误,应形容极端悲惨场景)
    • ✅ 这幅画颜色搭配不好,不太协调。
  3. 形容个人情绪低落

    • ❌ 我考试没考好,心情惨不忍睹。(错误,应形容外在景象)
    • ✅ 我考试没考好,心情低落。
  4. 形容搞笑场面

    • ❌ 他摔了一跤,样子惨不忍睹。(错误,应形容悲惨而非滑稽)
    • ✅ 他摔了一跤,样子很滑稽。

总结:“惨不忍睹”用于形容极端悲惨、令人不忍直视的场景,不能随意用于日常小事或轻微不适的情况。

惨不忍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身首异地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身首异地”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阐述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和头颅被分开,处于不同的地方,常用来形容惨烈的死亡或离散的情景。在古代战争或灾难中,有人的身体和头颅被分开的情况发生,这个成语便应运而生。本文还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应用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惨不忍言

本文介绍了成语“惨不忍言”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极度悲惨、令人无法忍受的情境,来源于古代文献和历史事件。近义词如“惨绝人寰”、“惨不忍睹”等,反义词如“欢天喜地”、“幸福美满”等。文章还列举了“惨不忍言”的例句,并提醒读者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滥用。

关于倾城的诗词

关于倾城的诗词(第1篇)关于倾城的诗词自古以来,诗词中常以“倾城”之貌或言女子之美来形容,诗词中所表达的不仅是其外在之美,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韵味与风度。下面是一些与“倾城”有关的古诗词及其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经·卫风·硕人原文: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其香倾城,颜如舜华。作者及朝代:诗经·卫风,周朝时期。解析:此诗描绘了一位身着华美衣裳的女子,其香气弥漫整个城市,容貌如花般美丽。诗中以“倾城”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与香气。二、汉乐府·陌上桑原文:赧然绝代,名传京华。倾城一笑,始识朱颜。云霞渐起,微风自临。娇媚不语,香染长门。作者及朝代:汉乐府,汉代。解析:此诗以华丽辞藻描绘女子之

描写海市蜃楼诗词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这些诗词包括不同朝代、不同作者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海市蜃楼的神秘、美丽和令人向往的特质。摘要强调了这些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海市蜃楼的幻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情感和描绘。整体上,这段摘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多篇文章中关于海市蜃楼诗词的内容,突出了其特点和魅力。因此,摘要可以写为: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中描绘海市蜃楼的古诗词,包括不同朝代和不同作者的创作。这些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海市蜃楼的神秘幻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同时,也提到了现代诗对海市蜃楼的独特表现。

血肉横飞是什么意思

血肉横飞的读音血肉横飞(xuè ròu héng fēi)是一个成语,读音清晰,易于理解。血肉横飞的含义血肉横飞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战争或灾难中惨烈的场面,指人或动物的肢体被撕裂、破碎,血肉四溅,十分残酷。具体来说,"血"指的是血液,"肉"指的是人的肉体,"横飞"则形象地描述了血液和肉体四处飞溅的惨状。整个成语表达了极其残酷、惨烈的情景。血肉横飞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残酷场面。在古代战争中,由于武器落后,战斗往往异常惨烈,人马倒地,血肉横飞。因此,人们用"血肉横飞"来形容这种惨烈的场面。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出处,但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了描述战争或灾难中惨烈场面的常用词汇。血肉横飞的近义词

惨不忍闻

本文介绍了成语“惨不忍闻”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与反义词,以及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极度悲惨、令人无法忍受听闻的情景或事情。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避免滥用。

头足异处是什么意思

头足异处的读音头足异处读作:tóu zú yì chù,其中“头”和“足”分别指的是人的头部和脚部,“异处”则表示不同的位置或状态。头足异处的含义头足异处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人的头部和脚部处于不同的位置或状态,常用来形容人的死亡或遭遇不幸的情景。具体来说,它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被砍头或被肢解等惨状,头部和身体被分开,无法再保持完整的形态。头足异处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战争或刑场上的惨状。在古代,战争或刑罚常常会导致人的肢体被砍断或分离,其中头部和脚部被分开的情况尤为惨烈。因此,头足异处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这种悲惨的情景。虽然具体的典故和出处不太清楚,但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了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表达方式

动魄惊心

动魄惊心的正确读音为【dòng pò jīng xīn】,其中“魄”表示人的精神,“惊”指使人心惊。该成语用于形容某些事件或场景的震撼力,使人心灵受到强烈的触动,常源于古代文学中对紧张、刺激和感人场景的描述。其近义词包括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等,反义词为心平气和平静无波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动魄惊心的用法,并强调了避免误用的重要性。

飞沙走石

飞沙走石是一个形容风势迅猛,沙石乱飞的成语。其拼音为fēi shā zǒu shí。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风卷起的沙石景象,以及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其典故出处多源于古代传说和战争中的狂风大作情景。近义词有风卷残云、狂风暴雨等。反义词有风平浪静、宁静致远等。使用飞沙走石时需注意其适用的语境,避免误用为非自然现象的场景,或过于夸张的描述。常见的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比喻不恰当的情境,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以及在文学作品中滥用。

东方千骑

东方千骑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ōng fāng qiān qí。它形容军队人数众多、声势浩大,或比喻某种势力、人才众多。该成语可能源于古代战争或历史事件,东方的军队以强大的骑兵部队出征的壮观场面。其近义词有千军万马、兵强马壮等,反义词有兵微将寡、势单力薄等。使用时应避免与具体地名混淆,注意语境的恰当性,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