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遮西掩:掩饰真相的成语解析
读音
东遮西掩(dōng zhē xī yǎn)
含义
- 东:东方,泛指一个方向。
- 遮:遮挡、掩盖。
- 西:西方,泛指另一个方向。
- 掩:遮掩、隐藏。
整体含义:形容人为了掩盖真相或错误,四处找借口、编造理由,试图蒙混过关。
典故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回国后,他的随从介之推不愿邀功,隐居山林。晋文公(重耳)派人寻找,介之推的母亲劝他:“你何必东遮西掩,不如直接去见国君?”这里“东遮西掩”指刻意隐藏行踪。 - 《红楼梦》:
贾宝玉犯错后,王熙凤为了维护他,东遮西掩地替他辩解,不让贾政责罚。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小偷被抓后,编造各种理由推脱,一会儿说自己是路过,一会儿说是被人陷害,最终被识破,人们笑他“东遮西掩,终究露馅”。
近义词
- 遮遮掩掩:形容说话或行为不坦率,故意隐瞒。
- 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辞掩饰错误。
- 欲盖弥彰:越想掩盖,反而暴露得更明显。
-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以为别人不知道。
反义词
- 光明磊落:行为坦荡,不隐瞒。
- 直言不讳:说话直率,不拐弯抹角。
- 开诚布公:坦诚相待,毫无隐瞒。
- 坦率真诚:态度诚恳,不掩饰。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打碎了花瓶,却东遮西掩地说:“是风吹的!”(简单场景)
- 小红没写作业,东遮西掩地找借口。(生活化)
-
小学高年级:
- 他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还东遮西掩地狡辩。(教育相关)
- 小狗偷吃了肉,主人问起时,它东遮西掩地躲到沙发下。(拟人化)
-
初中:
- 公司账目有问题,经理却东遮西掩,不肯说实话。(社会现象)
- 历史课上,老师讲古代官员如何东遮西掩地欺瞒皇帝。(历史结合)
-
高中及以上:
- 某些政客面对丑闻时,总是东遮西掩,试图转移公众注意力。(政治评论)
- 学术造假者东遮西掩,最终被同行揭穿。(学术诚信)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东张西望”:
- ❌ 他东遮西掩地找东西。(正确应为“东张西望”)
- ✅ 他东遮西掩地掩盖错误。
-
误用为“东拼西凑”:
- ❌ 这篇作文是东遮西掩写出来的。(正确应为“东拼西凑”)
- ✅ 他东遮西掩地编造理由。
-
误用为褒义词:
- ❌ 他东遮西掩地保护了国家机密。(“东遮西掩”带贬义,应改用“严守秘密”)
- ✅ 他东遮西掩地逃避责任。
-
误用于自然现象:
- ❌ 乌云东遮西掩,遮住了太阳。(正确应为“乌云密布”)
- ✅ 他东遮西掩地掩饰自己的过失。
总结:“东遮西掩”专指人为的掩饰行为,不可用于客观描述或褒义场景。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东央西浼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央西浼”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是形容到处央求别人帮忙或给予支持,出自古代民间故事。东央西浼的近义词包括恳求、哀求、乞求、请求、求助等,反义词为拒绝、冷淡、漠视、忽视、置之不理等。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应用场景,同时提醒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要注意避免错误使用。
东拦西阻
东拦西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án xī zǔ。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多方进行阻挡、阻挠或干扰,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百般阻挠、重重阻碍等,反义词则有一路顺风、畅通无阻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东拦西阻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东挦西扯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挦西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没有条理、杂乱无章,或说话东拉西扯、没有重点。文章还解释了该成语的出处,并通过具体例子加以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只适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不能用于描述非人的事物或行为。本文详细解释了成语“东挦西扯”的读音、含义、用法及典故,通过丰富的例句展示了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并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东抄西袭
本文介绍了“东抄西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指某人或机构在创作时大量复制他人作品,缺乏原创性。文章强调了在创作中要注重原创性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东抄西袭的错误用法示例。使用时应避免抄袭行为,尊重知识产权。
师出无名是什么意思
师出无名的读音为shī chū wú míng,指的是用兵或行动没有合适的名义或理由。其来源于古代战争故事,强调战争的正义性对胜负的重要性。师出无名也引申为做事没有正当理由或借口。其近义词有无名之师、空穴来风等,反义词为名正言顺、理由充足等。在使用师出无名时需注意其适用场合,避免滥用或与其他词语混淆。错误用法示例包括滥用词语、使用场合不当和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
东捞西摸
“东捞西摸”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到处搜寻或胡乱摸索,常含慌乱无序的意味。它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但可能源于人们无目标地寻找东西时的情景。近义词如漫无目的、盲目摸索等,反义词包括有条不紊、目的明确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大错特错
“大错特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犯下严重且明显的错误。这个成语通常表示对某人的决策或行为的惊讶或不满。其典故并不明确,可能源于人们在重大问题上犯下的明显错误。近义词包括错上加错、一错再错等。然而,这个成语不应被误用为轻微错误,也不应在自嘲或轻松语境中使用。同时,它与“一塌糊涂”不应混淆使用。这篇文章对“大错特错”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词正理直
词正理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í zhèng lǐ zhí,意指言辞纯正,道理正直。源自《论语·卫灵公》,强调说话或写文章时用词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理、逻辑清晰。该成语具有正义感和公正性,常用于形容言辞和道理的正直性。其近义词有义正辞严、言之成理等,反义词包括含糊其辞、歪理邪说等。在合适语境中,词正理直能够很好地表达观点,赢得信任。但需注意避免在非正式场合过度使用或在误解其含义的情况下使用。
飞谋钓谤
本文介绍了“飞谋钓谤”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飞谋钓谤是指用计谋挑拨离间、制造诽谤的行为。它常被用于形容那些破坏团结、制造矛盾的行为。使用该词时需注意不当场合使用、滥用、与其他负面词语连用以及不了解背景乱用等错误用法。
东掩西遮
东掩西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读音为dōng yǎn xī zhē。它用来形容事物或现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在某些方向上被掩盖或隐藏,在另一些方向上又显现或显露出来的状态。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源于自然现象的描述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类似表达方式。近义词包括遮遮掩掩、隐约可见等,反义词为“一览无余”。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描述单一简单的事物或过度使用,同时要注意与其他成语的区别。例如,在描述城市夜景、山间景色、政治斗争等方面,东掩西遮的巧妙运用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