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坛拜将

登坛拜将

读音

dēng tán bài jiàng

含义

  • :登上,升上。
  • :高台,古代用于祭祀或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
  • :授予官职或封号。
  • :将领,统帅。

整体含义:指古代帝王在祭坛上正式任命将领,授予兵权,象征极高的信任和重用。现多比喻被委以重任,担任重要职位。

典故

  1. 《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高祖刘邦在萧何的推荐下,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授予他统兵之权。韩信不负众望,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2. 《三国演义》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在隆中设坛拜诸葛亮为军师,最终成就蜀汉霸业。
  3. 《后汉书·邓禹传》
    光武帝刘秀登坛拜邓禹为大将军,邓禹成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近义词

  1. 委以重任:把重要的任务交给某人。
  2. 授以兵权:授予某人指挥军队的权力。
  3. 拜将封侯:任命将领并封赏爵位,形容极高的荣誉。
  4. 重用贤才:重视并任用有才能的人。

反义词

  1. 弃之不用:不任用某人,使其失去发挥作用的机会。
  2. 贬谪流放:降职或发配到偏远地区,剥夺权力。
  3. 闲置不用:让有能力的人无所事事,不被重用。
  4. 削职为民:撤销官职,贬为平民。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老师选小明当班长,就像“登坛拜将”一样,让他带领大家学习。
  2. 小学高年级:在运动会上,教练“登坛拜将”,让跑得最快的同学担任接力赛最后一棒。
  3. 初中:公司总经理“登坛拜将”,任命年轻有为的张经理负责新项目。
  4. 高中:历史上许多名将都是被君主“登坛拜将”后,才得以施展才华。
  5. 大学及以上:董事会决定“登坛拜将”,聘请行业顶尖专家担任技术总监。
  6. 职场场景:老板“登坛拜将”,让经验丰富的李总监负责海外市场拓展。
  7. 历史类写作:刘邦“登坛拜将”,韩信从此成为汉军统帅。
  8. 小说描写:国王在祭坛上“登坛拜将”,年轻的骑士接过象征权力的宝剑。
  9. 新闻报道:科技公司“登坛拜将”,新任CEO将带领企业转型。
  10. 演讲引用:我们要像古代君王“登坛拜将”一样,大胆任用人才。
  11. 团队管理:项目经理“登坛拜将”,让技术骨干负责核心模块开发。
  12. 历史评论:诸葛亮被刘备“登坛拜将”,成为蜀汉的支柱。
  13. 寓言故事:森林之王“登坛拜将”,任命最勇敢的狮子为护卫队长。
  14. 商业案例:这家初创公司“登坛拜将”,聘请资深投资人担任顾问。
  15. 影视台词:“今日我‘登坛拜将’,望诸位齐心协力,共谋大业!”
  16. 游戏剧情:玩家在游戏中完成“登坛拜将”任务,获得统帅军队的资格。
  17. 历史小说:皇帝在太庙“登坛拜将”,授予大将军虎符。
  18. 企业文化:公司每年都会“登坛拜将”,表彰优秀管理者。
  19. 古代战争题材:将军被“登坛拜将”后,立刻整顿兵马,准备出征。
  20. 现代职场比喻:老板这次“登坛拜将”,显然是要培养接班人。

错误用法

  1. 用于普通任命
    ❌ 错误:班主任“登坛拜将”,让小红当小组长。(“登坛拜将”适用于重大任命,小组长级别太低。)
    ✅ 正确:校长“登坛拜将”,任命王老师为年级主任。
  2. 用于非正式场合
    ❌ 错误:妈妈“登坛拜将”,让我去倒垃圾。(家庭琐事不适用。)
    ✅ 正确:公司CEO“登坛拜将”,让张总监负责新项目。
  3. 用于贬义场景
    ❌ 错误:老板“登坛拜将”,让老李背黑锅。(“登坛拜将”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负面事件。)
    ✅ 正确:老板“登坛拜将”,让老李负责关键业务。
  4. 用于自我任命
    ❌ 错误:我“登坛拜将”,决定自己当队长。(“登坛拜将”需由上级任命。)
    ✅ 正确:教练“登坛拜将”,选他当队长。
  5. 用于非职位任命
    ❌ 错误:老师“登坛拜将”,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回答问题不是职务任命。)
    ✅ 正确:校长“登坛拜将”,任命李老师为教研组长。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韩信的诗词

本文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韩信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韩信的英勇形象、卓越才能和历史功绩。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敬仰和怀念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和传承,更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文人墨客以诗词的形式,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让英雄的精神永远照耀人间。

登台拜将

“登台拜将”是一个古代成语,用于描述重要职位的任命或重要职责的赋予。它源于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指的是在盛大仪式中,某人被正式任命为将领或高级官员的场景。这个成语含有隆重和彰显地位的意义。其典故可以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找到。近义词包括“受命为将”、“拜官封侯”等。反义词如“解甲归田”、“隐退不仕”。使用时应避免错误场合、误解含义和滥用简化。例如,他在毕业典礼上被任命为学校学生会主席,或在军队表现出色最终得到将军的认可等。

拜倒辕门

拜倒辕门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的敬仰之情深重至极。其典故包括刘备对诸葛亮的拜访和杜甫的诗中的情感描述。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敬若神明、五体投地等,反义词有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误用,避免夸张和做作。文章详细解释了拜倒辕门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和错误用法。

酬功给效

酬功给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óu gōng jǐ xiào,意思是按照功劳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回报。它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治理文化,强调对于付出努力和贡献的认可和赏识。该成语的含义包括赏罚分明、论功行赏、嘉奖有功等近义词,反义词包括赏罚不明、论过不论功、无功受禄等。公司、军队、政府等领域都会运用此成语来激励员工或成员的积极性。然而,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解和生搬硬套,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合理运用。

不赏之功

“不赏之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shǎng zhī gōng,指不经过奖赏就能获得功劳或成就。它用来形容个人或团队完成任务时的出色表现,体现了超凡实力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故事,如韩信背水一战等。其近义词有“无私奉献”、“功绩卓著”等,反义词包括“贪图虚名”、“追求私利”等。在正确使用语境下,不赏之功是对个人或团队的高度赞扬,错误用法会误导其真正的含义和价值。

半信不信

半信不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xìn bù xìn,表示对某事或某人信任程度不深,持怀疑态度。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这个成语含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成分,既不完全相信,也不完全怀疑。其近义词有将信将疑、似信非信、半疑半信等。反义词有深信不疑、确信无疑、全然相信等。使用半信不信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搭配,避免误用。

爱才若渴

本文介绍了成语“爱才若渴”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和近义词。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该成语的反义词和在不同情境下的错误用法。文章强调,“爱才若渴”指的是对有才能的人的极度渴望和尊重,如同口渴需要水一样迫切。历史上,像蜀汉君主刘备和唐太宗李世民等人物都有过爱才若渴的表现。此外,本文还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爱才若渴”这一成语。

班功行赏

班功行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ān gōng xíng shǎng,指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奖励和赏赐。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中。班功行赏的近义词有论功行封、功勋卓著等,反义词有罚不当罪、赏罚不明等。在运用班功行赏时,需要注意避免混淆概念、用词不当、忽略背景、忽视个体差异和滥用词语等错误用法。班功行赏在军事、政治以及现代社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激励人们积极工作、努力贡献的一种重要手段。

长材小试

长材小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ǎng cái xiǎo shì,意为在某一方面稍作尝试就能展现出卓越的才能。该成语源于古代的选拔人才制度,用于形容具有突出才能的人在尝试后展现出的才华。其近义词有初露头角、崭露头角、初试锋芒等,反义词包括庸庸碌碌、默默无闻和才疏学浅等。然而,长材小试并非贬义词,应正确使用。在使用中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该成语通过展示某人稍加尝试便能取得显著成就的特点,表达了对其才能的赞赏和肯定。

韩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韩”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韩字来源于周朝国名,表示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的地区。此外,韩也是姓氏之一。韩字也用于表示古代井上的木栏。在战国时期,韩是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另外,韩也指朝鲜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即1897-1910年的朝鲜国名。最后,本文介绍了韩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状。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