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拜将
读音
dēng tái bài jiàng
含义
- 登:登上,升迁。
- 台:古代指高台,象征高位或重要场合。
- 拜:授予官职或仪式性的任命。
- 将:将领,军队统帅。
整体含义:指在隆重仪式上任命将领或授予重要职位,形容对某人委以重任,赋予极高的权力和信任。
典故
- 《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在楚汉战争期间,为了对抗项羽,采纳萧何的建议,筑坛拜韩信为大将。韩信原本只是一个小官,但刘邦不拘一格,登台拜将,最终韩信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 《三国演义》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后出山,刘备对他极为信任,甚至“登台拜将”,委以军师重任,诸葛亮也不负所托,助刘备奠定蜀汉基业。 - 民间传说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重大战事前,常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登台拜将,以鼓舞士气并显示对将领的重视。
近义词
- 委以重任:把重要的任务交给某人。
- 授以权柄:赋予某人权力。
- 拔擢重用:提拔并重用人才。
- 拜将封侯:任命将领并封赏爵位。
反义词
- 贬黜罢免:降职或撤销职务。
- 弃之不用:不任用某人,使其失去机会。
- 冷落闲置:不重视某人,使其无所作为。
- 削职为民:剥夺官职,贬为平民。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选小明当班长,就像“登台拜将”一样隆重。
- 爸爸说,公司新来的经理是“登台拜将”选出来的。
-
小学高年级:
- 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登台拜将”,任命新一届学生会干部。
- 古代将军出征前,皇帝会“登台拜将”,表示对他的信任。
-
初中:
- 公司董事会决定“登台拜将”,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CEO来扭转局面。
- 刘邦“登台拜将”韩信,最终成就霸业。
-
高中及以上:
- 在国家危难之际,政府“登台拜将”,任命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
- 历史上许多名将都是通过“登台拜将”的方式被发掘的。
错误用法
-
误用为普通任命
- ❌ 老板今天“登台拜将”,让我负责一个小项目。(“登台拜将”一般用于重大任命,而非普通任务。)
-
误用于非正式场合
- ❌ 妈妈“登台拜将”,让我去超市买酱油。(家庭琐事不适合用此成语。)
-
误用于贬义
- ❌ 他被“登台拜将”去打扫卫生。(成语带有褒义,不能用于低微或贬低的场合。)
-
误用于非人事任命
- ❌ 学校“登台拜将”了一台新电脑。(成语只能用于对人的任命,不能用于物品。)
“登台拜将”是一个庄重且带有历史色彩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滥用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刘邦的诗词
关于刘邦的诗词(第1篇)关于刘邦的诗词一、引言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事迹被广泛传颂于后世。在古诗词中,刘邦的形象也屡次被提及,被众多文人墨客所赞颂。本文将列举多首关于刘邦的古诗词,并附上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二、刘邦相关的古诗词1.《大风歌》刘邦·西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解析:这首《大风歌》是刘邦的代表作,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全诗气势磅礴,读来令人感慨万千。此诗写出了他内心的抱负和愿望,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安定天下的决心。2.《鸿门宴》节选司马迁·汉朝……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范
汉代诗词大全 关于大汉气象与文人情怀的50首经典赏析
本文主要描述了汉朝的诗词,通过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来揭示汉朝的魅力与风情。这些诗篇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汉朝的繁荣景象、社会风情以及人们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汉朝文化的灿烂成就。阅读这些古诗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汉朝的辉煌与变迁,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希望这些诗篇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感悟,让我们更加珍惜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
不赏之功
“不赏之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shǎng zhī gōng,指不经过奖赏就能获得功劳或成就。它用来形容个人或团队完成任务时的出色表现,体现了超凡实力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故事,如韩信背水一战等。其近义词有“无私奉献”、“功绩卓著”等,反义词包括“贪图虚名”、“追求私利”等。在正确使用语境下,不赏之功是对个人或团队的高度赞扬,错误用法会误导其真正的含义和价值。
韩的拼音
本文介绍了汉字“韩”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韩字来源于周朝国名,表示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的地区。此外,韩也是姓氏之一。韩字也用于表示古代井上的木栏。在战国时期,韩是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另外,韩也指朝鲜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即1897-1910年的朝鲜国名。最后,本文介绍了韩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状。
10首描写帝王英雄的经典诗词 领略千古王者气概与英雄风范
本文介绍了多篇关于描写王者形象的古诗词,展现了王者的形象和文化内涵。这些诗词通过对王者的英勇、威严、仁爱和智慧等特质的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这些古诗词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现代领导者的重要启示,如具备远大的志向、关心员工和社会、坚定的决策能力、智慧等品质。这些王者形象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描绘,更是对理想领导者的追求和向往。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拔剑论功
拔剑论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jiàn lùn gōng”,源自古代战争和英雄事迹。该成语描述的是人们共同参与、努力,然后一起分享成功和荣誉的情景。拔剑论功强调团队合作、集体力量和成功共享的重要性,其典故传递了团结、勇敢和奉献的精神。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共商国是、共谋大计等,反义词则是各自为政、互相推诿等。拔剑论功用于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的情景,如公司团队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抗洪救灾后的庆祝等场合。错误的用法可能是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该成语或滥用该成语来贬低他人或炫耀自己。
负恩昧良
负恩昧良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ù ēn mèi liáng",意指忘恩负义,丧失良心。该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韩信事迹,并在古代文献中广泛记载。近义词包括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等,反义词则是知恩图报、仁至义尽等。该成语用于形容对于恩情不思回报反而忘恩负义的行为,具有强烈的道德批判色彩。错误使用该成语的情况包括用于小事情上的失信行为,以及与“忘恩负义”等近义词的混淆使用。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避免滥用。
被甲持兵
被甲持兵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èi jiǎ chí bīng。该成语描述的是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兵器的状态,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和军事活动。近义词有“身穿铠甲,手持利器”等,反义词为“解甲归田,无武备状态”等。该成语用于描述军事或战斗状态下的情景,形容士兵们随时准备应对敌情,保持高度警惕的状态。错误的用法是将其用于非军事或非战斗场景,如形容日常穿着或手持工具等。
杯酒戈矛
“杯酒戈矛”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轻松的场合中因言语或行为不当引发激烈争斗或冲突。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故事,常用来比喻小事引发的严重争执。近义词包括“剑拔弩张”、“唇枪舌剑”等,反义词为“和风细雨”、“握手言和”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程度和含义,避免误用。错误用法包括误用场合、滥用程度和误解含义。
兵出无名
兵出无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īng chū wú míng。该成语的含义是表示没有正当理由或名义而采取军事行动。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动缺乏正当性或正义性。兵出无名的近义词有无名之师、草率行事等,反义词有名正言顺、师出有名等。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是将它用于形容正当或正义的军事行动,或者在写作中滥用导致表达不准确或产生歧义。在理解这个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正确使用。总的来说,兵出无名是对缺乏正当理由的军事行动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