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剑论功

拔剑论功:解读与运用

读音

bá jiàn lùn gōng

含义

  • :抽出、拔出。
  • :古代兵器,象征武力或决断。
  • :讨论、评判。
  • :功劳、功绩。

整体含义:形容在争论功劳时情绪激动,甚至不惜以武力相威胁,比喻因争功而激烈争执。

典故

  1.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平定齐国后,刘邦封他为齐王,但项羽派人游说韩信自立为王。韩信拒绝,并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后来刘邦猜忌韩信,最终导致韩信被贬、被杀。后人用“拔剑论功”形容功臣因争功而引发冲突。
  2. 《资治通鉴》:唐朝初年,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皇位,功臣之间因功劳分配不均而争执,甚至引发“玄武门之变”,也可视作“拔剑论功”的体现。

近义词

  1. 争功诿过:争夺功劳,推卸责任。
  2. 居功自傲:因功劳而骄傲自满。
  3. 论功行赏:按功劳大小给予奖赏(中性词,但语境不同)。

反义词

  1. 功成不居:立下功劳却不自居。
  2. 谦让未遑:谦虚退让,不争功劳。
  3. 推功让能:推让功劳,称赞他人才能。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比赛结束后,两个小朋友因为谁得分更多吵了起来,差点“拔剑论功”。
    • 老师教育我们,合作时不要“拔剑论功”,要互相谦让。
  2. 小学高年级

    • 小组作业完成后,大家因为谁贡献最大争论不休,真是“拔剑论功”。
    • 历史上很多功臣因为“拔剑论功”而反目成仇。
  3. 初中

    • 公司年终评优时,几个部门经理争得面红耳赤,颇有“拔剑论功”之势。
    • 团队合作最忌讳“拔剑论功”,应该共同分享成果。
  4. 高中及以上

    • 古代将领常因“拔剑论功”导致内部分裂,最终被敌人乘虚而入。
    • 在职场中,过度“拔剑论功”会影响团队和谐,降低整体效率。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积极争取”

    • ❌“他为了升职努力表现,真是拔剑论功。”(错误,应改为“力争上游”)
    • ❌“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颇有拔剑论功的精神。”(错误,应改为“奋勇争先”)
  2. 误用为“公平竞争”

    • ❌“考试排名时,同学们都在拔剑论功。”(错误,应改为“公平竞争”)
    • ❌“商业竞争中,企业拔剑论功是常态。”(错误,应改为“激烈角逐”)
  3. 误用为“讨论功劳”

    • ❌“年终总结会上,大家拔剑论功,分析各自贡献。”(错误,应改为“论功行赏”)

总结:“拔剑论功”带有贬义,强调因争功而冲突,不可用于中性或褒义语境。

拔剑论功.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不赏之功

“不赏之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shǎng zhī gōng,指不经过奖赏就能获得功劳或成就。它用来形容个人或团队完成任务时的出色表现,体现了超凡实力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一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故事,如韩信背水一战等。其近义词有“无私奉献”、“功绩卓著”等,反义词包括“贪图虚名”、“追求私利”等。在正确使用语境下,不赏之功是对个人或团队的高度赞扬,错误用法会误导其真正的含义和价值。

伐功矜能

本文介绍了成语“伐功矜能”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炫耀自己的功劳和能力,出自古代文献,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自大、自负,过分夸耀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其近义词包括自我吹嘘、自吹自擂等,反义词则包括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等。文章还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语境中的应用,并指出在团队合作中过分强调个人贡献而忽视他人努力的行为是“伐功矜能”的错误用法之一。

计功行赏

计功行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ì gōng xíng shǎng,指按照功劳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实践,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该成语包括近义词如论功行封、赏罚分明,反义词如赏罚不当、不分伯仲。在正确使用计功行赏时,需根据实际功劳给予奖赏,不随意、不扭曲原则,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错误用法包括不根据实际功劳随意给予奖赏、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以及以个人喜好代替实际功劳评价标准。

班功行赏

班功行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ān gōng xíng shǎng,指按照功劳大小进行奖励和赏赐。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中。班功行赏的近义词有论功行封、功勋卓著等,反义词有罚不当罪、赏罚不明等。在运用班功行赏时,需要注意避免混淆概念、用词不当、忽略背景、忽视个体差异和滥用词语等错误用法。班功行赏在军事、政治以及现代社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激励人们积极工作、努力贡献的一种重要手段。

计功受赏

计功受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jì gōng shòu shǎng,意为按照功劳大小来接受相应的奖赏。这个成语强调了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贡献,并据此给予相应的回报或奖赏。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将军们根据士兵的战功来分配奖赏。计功受赏的近义词包括论功行赏、功勋卓著等,反义词则包括不计其功、不论劳苦等。该成语在团队项目、公司管理、体育比赛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片面理解、忽视团队整体贡献或平均分配等错误用法。只有建立公正的计功受赏制度,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尺寸之功

“尺寸之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虽然功劳微小但通过努力和付出得来的成就。其最早源于战国时期,表示对每一份工作的珍惜和在细微之处见真功的精神。该成语的拼音为chǐ cùn zhī gōng。尺寸之功的近义词有微薄之力、涓埃之功、一得之功等。反义词包括一无所获、毫无寸功、无所建树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尺寸之功的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错误用法示例亦被指出,提醒读者注意语境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不当造成歧义或误解。

计勋行赏

计勋行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 xūn xíng shǎng,意为按照功劳大小来评定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其近义词包括论功行赏、封官许愿等,反义词包括赏罚不明、功过相抵等。在公司年会、抗洪救灾、社会公益活动等场合均可使用此成语。但在非正式场合或滥用其含义则为错误用法。

酬功给效

酬功给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óu gōng jǐ xiào,意思是按照功劳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回报。它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治理文化,强调对于付出努力和贡献的认可和赏识。该成语的含义包括赏罚分明、论功行赏、嘉奖有功等近义词,反义词包括赏罚不明、论过不论功、无功受禄等。公司、军队、政府等领域都会运用此成语来激励员工或成员的积极性。然而,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解和生搬硬套,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合理运用。

邀功希宠是什么意思

邀功希宠的读音拼音:yāo gōng xī chǒng邀功希宠的含义“邀功希宠”是指以某种方式或手段来谋求功名利禄,特别是为了得到上级的宠信和赏识而主动表现自己,以求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个人私利而刻意表现自己的人。邀功希宠的典故“邀功希宠”的典故源自古代官场。在古代,官员们为了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常常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表现自己,以博取皇帝的欢心。其中有些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夸大自己的功劳,甚至虚构事实来邀功请赏。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因此“邀功希宠”这个成语就产生了。具体典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许多官员为了谋取

论功受赏是什么意思

“论功受赏”是指根据功劳大小给予相应的奖赏或待遇。源自古代战争中的军事传统,用以表彰英勇作战的士兵和将领。该词包括按劳授奖、论绩行赏等近义词,与罚不当罪、不赏之功等反义词形成对比。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避免在非正式场合或错误对象中使用。文章详细解释了论功受赏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