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马失马
读音
dé mǎ shī mǎ
含义
- 得:获得,得到。
- 马:马匹,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财富象征。
- 失:失去,丧失。
字面意思是“得到马又失去马”,比喻事情的好坏难以预料,福祸相依,得失无常。
典故
- 《淮南子·人间训》
古时边塞有位老人,他的马跑到了胡人领地,邻居都来安慰他。老人却说:“这未必是坏事。”果然,几个月后,那匹马带回了一匹胡人的骏马。邻居又来祝贺,老人却说:“这未必是好事。”后来,他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邻居又来安慰,老人又说:“这未必是坏事。”一年后,胡人入侵,青壮年都被征召打仗,大多战死,而老人的儿子因腿伤免于服役,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 《列子·说符》
类似的故事也出现在《列子》中,强调福祸相依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要因一时的得失而过度欢喜或悲伤。
近义词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 祸福相依: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 乐极生悲:快乐到极点时可能发生悲伤的事。
- 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反义词
- 因祸得福:因遭遇灾祸反而得到好处。
- 福无双至:幸运的事情不会接连到来。
-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丢了玩具,但后来在公园捡到一个更好的,真是“得马失马”啊!
- 小学高年级:比赛输了,但教练说这是“得马失马”,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 初中:他高考失利,却因此选择了更适合的专业,真是“得马失马”。
- 高中:公司破产看似是灾难,但创始人因此转向新行业并成功,印证了“得马失马”的道理。
- 大学及以上:科研实验失败多次,却意外发现了新现象,可谓“得马失马”。
- 日常口语:手机摔坏了,但趁机换了个更好的,这就是“得马失马”吧!
- 职场:被调到一个冷门部门,却因此避开了公司裁员,真是“得马失马”。
- 投资:股票亏损后转向基金,反而赚了一笔,典型的“得马失马”。
- 情感:分手后很痛苦,但遇到了更合适的人,这就是“得马失马”。
- 历史:项羽失天下,却成就了刘邦的汉朝,可谓“得马失马”。
错误用法
- 单纯指得失:
❌ “我今天捡到钱又丢了,真是得马失马。”(应强调福祸转换,而非简单得失。) - 用于绝对坏事:
❌ “他车祸重伤,这就是得马失马。”(成语强调不确定性,不适用于纯粹悲剧。) - 误用为“得失相当”:
❌ “工资涨了但物价也涨了,得马失马。”(成语不指平衡,而是意外转变。) - 混淆近义词:
❌ “他丢了工作,但因祸得福找到了更好的,这就是得马失马。”(应用“因祸得福”更准确。)
“得马失马”提醒我们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既不过分悲观,也不盲目乐观。
你可能感兴趣
北叟失马
本文介绍了北叟失马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北叟失马比喻因小失大或一时过失造成大错,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文章详细阐述了其含义和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大,同时要在做决策时权衡各种因素,避免陷入北叟失马的境地。
得马生灾
“得马生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mǎ shēng zāi,意指追求某种利益或好处反而带来不好的结果或灾祸。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故事,用以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情况。其近义词包括“得不偿失”“反受其害”和“损人不利己”,反义词则是“一举两得”“顺心如意”和“皆大欢喜”。该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被使用,警示人们避免贪图小利而忽略大局,造成更大的损失。然而,该成语也被误用,如滥用场合、与其他成语混用以及用于自嘲或贬低他人。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祸福无门
“祸福无门”是一个成语,意指灾祸和幸福无法预测和掌控。其源自古代智者之言,强调人生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掌控性。该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保持平常心,不因得失而悲喜。其典故可追溯至《老子》中的思想,表达祸与福相互依存、转化的观念。近义词有“吉凶难料”等,反义词为“安危有定”。在使用该成语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简单预测命运、描述时忽略“无门”部分或在不当场合使用等。正确理解并运用“祸福无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倒打一耙
倒打一瓦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dǎ yī wǎ",形容在争吵或争执中,反而指责对方先挑起事端或过错。这个成语源于民间故事或口头传说,用于讽刺某些人的不道德行为。其近义词包括反咬一口、颠倒黑白等,反义词为坦诚相待、公正无私等。在争吵中,使用倒打一瓦的行为会加剧冲突,让人反感。同时,该成语也有错误用法场景,如在不争执的情况下使用或在正式场合使用,可能会造成误解和混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
善有善报是什么意思
善有善报的发音为shàn yǒu shàn bào,表示善良行为会得到好的回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道德观念和信仰,强调善良和正义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善有善报的含义是做好事会得到好的回报,体现了社会期待和信念。其近义词如因果报应、吉人天相等,反义词如恶有恶报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善有善报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同时提醒读者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错误用法。
盗怨主人
“盗怨主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yuàn zhǔ rén,形容强盗对主人产生怨恨情绪或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行为。该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如《左传》中的一则故事。其近义词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反义词为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场合、误用词义以及与其他负面词汇的连用。该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忘恩负义的人,表达了人们对于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读后感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读后感(第1篇)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读后感初读《塞翁失马》的故事,我深深被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叙述所吸引。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初印象中,它讲述的是塞翁失去一匹马,但最终却因此得到了福祉的情节。语言平实却富含深意,让我对人生的起伏有了更深的思考。《塞翁失马》主要讲述了塞翁无意间失去一匹马,然而他却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这一损失。不久之后,他家的其他事情也发生了变化,原本的损失竟然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补偿。故事虽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生活中的得失并非绝对,有时候看似不幸的遭遇也可能转化为福祉。书中最值得分享的部分,便是这种以平和心态面对得失的智慧。它教会我们如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
计较锱铢
本文介绍了成语“计较锱铢”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非常计较、一丝不苟的态度,其中“锱”和“铢”是古代的重量单位,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或数量。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计较锱铢的典故、近义词如斤斤计较、分毫不差、细枝末节、一丝不苟,以及反义词如大而化之、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慷慨大度。同时,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以帮助读者正确运用。
不得其死
“不得其死”是一个成语,原意指没有得到应有的善终或好的结果。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因某种原因遭受不幸或失败的命运。典故源自古代文献和传说,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因历史久远而难以考证。近义词包括命途多舛、祸不单行等,反义词则为安享晚年、长寿善终等。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不当语境使用、混淆词义、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在例句中,该成语常用来描述战争中的无辜生命、计划未能实现、罪犯的罪行严重等情况。
得失参半
"得失参半"是一个形容事物或人经历收获与损失并存,数量或重要性相当的成语。其拼音是dé shī cān bàn。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经历的复杂情感和评价。其含义表示得与失的平衡和共存,强调事情的复杂性。同时介绍其近义词如利弊得失、得失相依等,反义词如一帆风顺和全胜无败等。通过例句展示了如何使用该成语。但需注意在使用时避免不当场合和误解成语含义的错误用法。总的来说,"得失参半"表达了一种平衡看待得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