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马折足

得马折足:福祸相依的古老智慧

读音

得马折足:dé mǎ zhé zú

含义

  • :获得、得到
  • :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财富象征
  • :折断、损失
  • :脚,此处指马腿
    整体含义:表面上得到一匹马是好事,却因马腿折断而招致灾祸,比喻看似幸运的事可能暗藏祸患,强调福祸相依的辩证关系。

典故

1. 《淮南子·人间训》

战国时期,塞翁(边塞老人)的马无故逃到胡人领地,邻居安慰他,他却说:”怎知不是福气?”数月后,马带回胡人的骏马归来。邻居祝贺,塞翁却说:”怎知不是灾祸?”果然,儿子骑新马摔断腿。邻居慰问,塞翁又道:”怎知不是福气?”一年后胡人入侵,青壮年战死,其子因瘸腿免于征兵。

2. 《吕氏春秋》变体

记载类似故事,强调”祸福相生”的哲理,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例证。

近义词

  1. 塞翁失马:同源典故,侧重祸福转换
  2. 乐极生悲:强调过度喜悦招致不幸
  3. 福兮祸所伏:直接引用《道德经》名句
  4. 因福得祸:直白表述因果关系

反义词

  1. 因祸得福:灾祸反而带来好运
  2. 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转向顺境
  3. 双喜临门:连续发生好事
  4. 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例句

小学阶段

  1. 小明捡到钱包很高兴,结果被误会是小偷,真是得马折足。
  2. 叔叔送我的遥控飞机摔坏了,妈妈说这叫得马折足。
  3. 姐姐考试得了第一却骄傲退步,老师说是得马折足的例子。

中学阶段

  1. 公司高价中标后因偷工减料被罚款,典型的得马折足。
  2. 网红靠炒作走红却遭人设崩塌,印证了得马折足的古训。
  3. 他中彩票后亲戚纷纷借钱,最终破产,可谓现代版得马折足。

大学及以上

  1. 国家过度依赖资源出口导致产业单一化,这种得马折足的发展模式值得警惕。
  2. 基因编辑技术带来医学突破的同时可能引发伦理危机,科技领域的得马折足现象。
  3. 殖民帝国通过掠夺积累财富却埋下衰落隐患,历史长河中的宏观得马折足。

文学化表达

  1. 那支看似天降神助的签,实则是得马折足的谶语,将他推向更深的渊薮。

错误用法

误用为单纯描述损失
错误例:”我的手机摔坏了,真是得马折足”(缺少”先得后失”的过程)

混淆近义词
错误例:”他丢了工作反而创业成功,这就是得马折足”(应为”因祸得福”)

忽略辩证关系
错误例:”贪官受贿被抓是得马折足”(单纯作恶受惩,不涉及福祸转化)

强行套用古代意象
错误例:”程序员获得高薪却秃头了,当代得马折足”(过度戏谑消解成语严肃性)

倒置因果关系
错误例:”先遭遇车祸再获得赔偿,可谓得马折足”(顺序完全相反)


这个承载千年智慧的成语提醒我们: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在逆境里看到希望。它不仅是语言化石,更是穿越时空的生活哲学,在每一个时代都能找到鲜活的注脚。

你可能感兴趣

得马生灾

“得马生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mǎ shēng zāi,意指追求某种利益或好处反而带来不好的结果或灾祸。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故事,用以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情况。其近义词包括“得不偿失”“反受其害”和“损人不利己”,反义词则是“一举两得”“顺心如意”和“皆大欢喜”。该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被使用,警示人们避免贪图小利而忽略大局,造成更大的损失。然而,该成语也被误用,如滥用场合、与其他成语混用以及用于自嘲或贬低他人。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得马失马

“得马失马”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mǎ shī mǎ。它源自《左传》和《战国策》中的故事,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重大机遇或福祸时,因一时的得失而忽略长远利益的情况。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具备冷静的头脑和明智的判断力,不被短暂得失所左右。其错误用法是形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的得与失。近义词包括患得患失、贪得无厌等,反义词是知足常乐。该成语在描述人们在生意场、投资、职场等因得失而情绪波动或决策失误的情境下常被使用。

北叟失马

本文介绍了北叟失马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北叟失马比喻因小失大或一时过失造成大错,出自《战国策》中的故事。文章详细阐述了其含义和用法,并指出错误用法。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大,同时要在做决策时权衡各种因素,避免陷入北叟失马的境地。

塞翁之马是什么意思

塞翁之马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ài wēng zhī mǎ。它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原指塞翁丢失了一匹马,后来却得到了好马,常用来比喻因祸得福或失而复得的情景。这个成语也有近义词如祸福相依、因祸得福等,反义词为祸不单行、乐极生悲等。使用塞翁之马时需注意避免滥用或与其他类似表达的成语混淆。

西邻责言是什么意思

西邻责言的读音西邻责言的拼音是:xī lín zé yán。西邻责言的含义“西邻责言”是一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听信片面之词,轻信他人指责或非议之语,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定。具体来说,“西邻”指的是西边的邻居,“责言”则是指指责或非议之言。西邻责言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户人家住在西边,被称为“西邻”。这户人家与邻居之间因为一些小事情产生了矛盾。有一天,西邻家的一只鸡跑到了邻居家的院子里。邻居发现后,便指责西邻家的鸡弄脏了他的院子。尽管西邻家的人解释说鸡不是故意的,但邻居仍然坚持自己的指责。后来,这个事情传开了,人们开始听信这个邻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中国传统成语,读音为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ú,表达事物发展具有两面性,看似不幸可能带来好的结果。该成语源自古代中国故事,描述塞翁失去马后却带来了意外的好运。其含义强调从不幸中找寻积极因素的可能性。近义词包括“祸中有福”、“因祸得福”等。反义词为“乐极生悲”等。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错误用法包括在不相关情境中的使用、过度解读为乐观态度以及忽略背景故事或上下文信息的使用。此文旨在全面介绍该成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避祸就福

避祸就福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huò jiù fú",指的是避开灾难而追求幸福。其含义表示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或避免不幸的境遇,主动选择更好的方向或环境。该成语源于古代,描述了人们在面临困难和灾难时,选择逃离或避开不利的因素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智慧和勇气的体现。避祸就福的近义词包括趋利避害、择善而从等,反义词为逆天而行、舍安求危等。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需区分其含义和用法,避免混淆。

城门鱼殃

文章介绍了成语“城门鱼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比喻因某一事件或某人的不幸遭遇而波及到其他无辜的人或事物,源自古代一个城市城门问题导致鱼遭受灾难的故事。正确使用场景为描述因某一事件或不幸遭遇而波及其他人或事物的情况。

飞来横祸

成语“飞来横祸”拼音为fēi lái hèng huò,指突然降临的、不可预见的灾难或祸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意外遭遇的不幸事件。它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和记载中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不幸和灾难的感慨描述。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在轻松愉快的场合使用,不要滥用或与其他词语混淆。需结合具体语境和情境正确使用,以表达遭遇突如其来的不幸事件的意义。

处堂燕鹊

“处堂燕鹊”的读音为chù táng yàn què,用来形容人安于现状、不知危机将至的状态。源自《左传》和《庄子》中的故事,描述了燕子和喜鹊在安逸环境中未察觉危险的情况。近义词为安于现状、不知危殆、悠然自得,反义词为居安思危、忧心忡忡、警觉戒备。文章提到,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错误用法。用来比喻那些缺乏远见、未能察觉危机的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