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得其死”详解
读音
不得其死:bù dé qí sǐ
含义
- 不:否定词,表示“不能”或“不会”。
- 得:获得,得到。
- 其:代词,指代某人或某种情况。
- 死:死亡,这里指正常的、自然的死亡。
整体含义:指某人因行为恶劣或命运不济,最终无法善终,可能遭遇横祸或悲惨结局。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 齐国大夫崔杼杀害国君齐庄公,后来自己也因内乱被杀。史官评价他“不得其死”,意指他因作恶多端而不得善终。
-
《史记·项羽本纪》:
- 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自刎,司马迁评价他“不得其死”,指其刚愎自用,最终未能善终。
-
《论语·先进》:
- 孔子评价子路“不得其死然”,预言他因性格刚烈而难以善终,后来子路在卫国政变中被杀。
近义词
- 不得善终:因恶行或命运而无法正常死亡。
- 死于非命:遭遇意外或横祸而死。
- 自取灭亡:因自身错误导致毁灭。
- 恶有恶报:作恶者终将遭受惩罚。
反义词
- 寿终正寝:年老自然死亡,无灾无难。
- 善始善终:一生顺利,结局圆满。
- 安然离世:平静地去世,无痛苦。
- 终其天年:活到自然的寿命极限。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那个坏人做了很多坏事,最后不得其死。
- 故事里的恶龙不得其死,被勇士打败了。
-
小学高年级:
- 历史上许多暴君都不得其死,比如商纣王。
- 他总欺负同学,老师说他再这样下去不得其死。
-
初中:
- 项羽刚愎自用,最终不得其死,自刎乌江。
- 那些贪官污吏最终不得其死,被法律严惩。
-
高中:
- 孔子预言子路“不得其死然”,后来果然应验。
- 希特勒发动战争,最终不得其死,自杀身亡。
-
大学及以上:
- 历史上许多权臣因专横跋扈而不得其死,如和珅。
- 他的阴谋败露后,落得个不得其死的下场。
错误用法
-
误用于自然死亡:
- ❌“那位百岁老人不得其死。”(错误,自然死亡不算“不得其死”)
- ✅应改为“那位百岁老人寿终正寝。”
-
误用于褒义语境:
- ❌“这位英雄为国捐躯,不得其死。”(错误,牺牲是光荣的)
- ✅应改为“这位英雄为国捐躯,壮烈牺牲。”
-
误用于意外但不含恶因的情况:
- ❌“他因车祸不得其死。”(错误,车祸是意外,非因恶行)
- ✅应改为“他因车祸不幸身亡。”
-
误用于虚构角色无恶行的情况:
- ❌“童话里的公主不得其死。”(错误,公主通常无恶行)
- ✅应改为“童话里的公主幸福地生活着。”
总结:“不得其死”多用于贬义,指因恶行或命运导致的悲惨结局,不可用于自然死亡或褒义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不得善终
“不得善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dé shàn zhōng,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未能得到好的结果或结局。其典故源于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如《史记》中项羽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命途多舛、悲惨结局等,反义词为寿终正寝、善始善终等。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随意滥用、误解原意和用词不当。该成语可用来描述人的命运或事物的结局,如事业失败、家庭破裂、梦想破灭等。
描写韩信的诗词
本文列举了五篇关于描写韩信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韩信的英勇形象、卓越才能和历史功绩。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敬仰和怀念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和传承,更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文人墨客以诗词的形式,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让英雄的精神永远照耀人间。
恶积祸盈
"恶积祸盈"是一个成语,表示人或组织长期积累的恶行或罪孽达到危险的顶点,会带来极大的灾难或恶果。其典故来源于古代社会和民间传说。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积重难返、罪恶累累和作恶多端,反义词为善有善报、功德圆满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强调长期积累的过程和结果,避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夸大或缩小。常见的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褒义、与时间无关的用法以及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用法。
葬身鱼腹是什么意思
葬身鱼腹的读音拼音:zàng shēn yú fù标注为:ㄗㄤˋ ㄕㄣ ㄩˊ ㄈㄨˋ葬身鱼腹的含义“葬身鱼腹”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死亡或遭遇悲惨的境地,像被鱼吃掉一样。具体来说,这个成语比喻人的身体被鱼吃掉而丧命,通常用来形容因意外或其他原因而丧失生命的情况。葬身鱼腹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些人为了捕鱼,常常将自家的船只停泊在江河湖海之中。有时候,由于天气恶劣或者其他原因,船只可能会遭遇翻沉的危险。当船只翻沉时,船上的人往往无法逃脱,最终被鱼吃掉,这就是“葬身鱼腹”的典故。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葬身鱼腹”的描述。例如《史记》中就有“屈原沉
出乎意外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乎意外”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发生的结果或情况不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典故可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一些相关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误用该成语,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该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具有意想不到的特点。
薏苡之谤是什么意思
薏苡之谤的读音读音:yì yǐ zhī bàng拼音:Yi3 yi3 zhi1 bang4薏苡之谤的含义“薏苡之谤”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用来形容因外貌或某些行为被误解而蒙受的诬陷和诽谤。其中,“薏苡”是一种植物,常被用来比喻无端遭受的冤屈;“之”是代词,指代某个人或事物;“谤”则是指无根据的指责或诽谤。薏苡之谤的典故“薏苡之谤”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据传,赵国的名将廉颇因功高震主,被赵王误解,被赐予薏苡(一种植物),并被人指责贪污公款。廉颇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将薏苡带回家中,但人们却误解他以薏苡为宝,纷纷指责他贪污。后来,真相大白,但廉颇已蒙受不白之冤。此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因外貌或行
出人意料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人意料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其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超出人们预料和预期的事情或情况,强调其突然性、不可预测性和出乎常情的性质。同时,本文还指出了出人意料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表达的准确性。
恶有恶报
本文介绍了成语“恶有恶报”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强调道德行为的因果关系,即做坏事的人最终会得到不好的回报或报应。本文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正确理解并运用该成语。
家败人亡
本文介绍了成语“家败人亡”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用于描述家庭遭遇重大不幸,导致衰败和成员离散的情况。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以强调其使用的恰当性。通过多个例子,展示了家败人亡的悲惨情景。
出人意表
本文介绍了成语“出人意表”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意为出乎人们的预料或意料之外,用于描述事物发展、出现、结果等与预期不符的情况。文章还提供了出人意表的例句,同时指出其错误用法,如误用为中性词或褒义词以及与实际事实不符的用法。整体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出人意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