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暮入地
读音
dàn mù rù dì
含义
- 旦:早晨,指一天的开始。
- 暮:傍晚,指一天的结束。
- 入地:进入地下,比喻死亡。
整体含义:形容人年迈或病重,随时可能离世,强调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典故
- 《后汉书·张衡传》:
“旦暮入地,岂复能发愤修业,以扬名后世哉?”
张衡借此表达自己年事已高,难以再建功立业的感慨。 - 《晋书·王羲之传》:
“吾老矣,旦暮入地,恨不见儿孙成立。”
王羲之晚年感叹自己时日无多,遗憾未能看到子孙成才。 - 民间俗语:
古代常以此形容垂危之人,如“老人病重,旦暮入地”。
近义词
- 风烛残年:比喻人已衰老,生命如风中烛火般微弱。
- 行将就木:指人快要死亡,棺材已备好。
- 日薄西山:比喻人衰老或事物衰败,接近灭亡。
- 奄奄一息:形容生命垂危,只剩一口气。
反义词
- 春秋鼎盛:形容人正值壮年,精力旺盛。
- 风华正茂:指人年轻有为,充满活力。
- 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充满希望。
- 寿比南山:祝愿人长寿,如南山般长久。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爷爷生病了,妈妈说他已经“旦暮入地”,我们要多陪陪他。
- 故事里的老国王“旦暮入地”,把王位传给了王子。
-
小学高年级:
- 医生摇摇头说:“老人家旦暮入地,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
- 这只受伤的小鸟旦暮入地,我们尽力救了它。
-
初中:
- 他晚年贫病交加,旦暮入地,却仍坚持写作。
- 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旦暮入地时,仍心系家国。
-
高中:
-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感慨自己旦暮入地,但仍要完成《史记》。
- 诗人陆游晚年旦暮入地,却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科学家旦暮入地之际,仍叮嘱学生继续研究未完成的课题。
- 在临终关怀病房,许多旦暮入地的老人选择平静面对死亡。
错误用法
-
形容年轻人:
- ❌ “他虽然才20岁,但整天熬夜,简直旦暮入地。”(错误:成语仅用于年迈或病重者。)
-
指事物衰败:
- ❌ “这家公司经营不善,已经旦暮入地了。”(错误:成语不适用于非生命体。)
-
夸张修辞:
- ❌ “我考试没复习,感觉明天就要旦暮入地了。”(错误:滥用成语,不符合语义。)
-
误用为“即将成功”:
- ❌ “项目快完成了,我们旦暮入地啦!”(错误:完全背离原义。)
总结:成语“旦暮入地”带有沉重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残年暮景
本文介绍了成语"残年暮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和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晚年景象,带有凄凉和悲凉的意象和情感。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与积极向上的语境搭配使用,以及结合具体语境避免生搬硬套。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
白发红颜
“白发红颜”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i fà hóng yán,用来形容年老而精神矍铄、气色极佳的人,尤其是女性。这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描述老年人仍然保持旺盛的精神和年轻的气色。其近义词包括鹤发童颜、宝刀未老等,反义词包括老态龙钟、面如土色等。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用于不恰当的场合或对象,避免语法和语义上的错误。例如,在描述老年人时,可以用“她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依然保持着白发红颜的状态”来表示其精神饱满、气色好。
半截入土
“半截入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n jié rù tǔ,形容年事已高,离去世不远了。源自《左传》,用草木比喻人的一生。其近义词有垂垂老矣、风烛残年、迟暮之年,反义词为年轻力壮、朝气蓬勃、壮志凌云。使用时应避免误用对象、搭配不当、不分语境和不理解含义等错误用法。
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
起死回生是一个成语,拼音为qǐ sǐ huí shēng,字面意思为使死人复活,形容医术或手段高超,能使绝境的事物或人恢复生机。典故源于古代神话故事和医学实践。近义词包括复生之能、死而复生、妙手回春等。反义词为不可救药、垂死挣扎、奄奄一息等。在例句中常用于描述医术、项目、企业等的重生。错误用法包括滥用、用于非人或事物、使用场合不当等。
白发苍颜
“白发苍颜”是一个描述人头发变白、脸色苍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年老体衰或经历岁月沧桑的人。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用头发颜色象征年龄和经历。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须眉皆白、白发盈颠、老态龙钟等,反义词为朱颜绿鬓、风华正茂。文章提供了相关例句和错误用法提示。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殚精竭力
本文介绍了成语“殚精竭力”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某人在做某事时用尽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力量,全力以赴。文章还指出了殚精竭力的错误用法,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束马悬车是什么意思
束马悬车的读音束马悬车的拼音是shù mǎ xuán chē。束马悬车的含义“束马悬车”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用绳子捆住马脚,将车悬挂起来,形容行军时遇到险阻或困难而无法前进的情景。后来也用来比喻人因年老体衰或其他原因而无法行动或做事。束马悬车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据传,春秋时期,秦国攻打晋国,晋国军队在崤山遭遇了险峻的地形,无法前行。晋国的将领先轸便命令士兵将马脚捆起来,把车辆悬挂起来,以减少车速和减少车辆的颠簸,以便顺利通过险阻。后来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遇到困难无法前进的情景。此外,还有其他的典故和出处,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情节。这些典故都表达了面
风前残烛
“风前残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ēng qián cán zhú,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濒临消亡的状态。源于古代文学,象征生命和时光的脆弱。常用来描述年老体衰、生命垂危或公司业务衰退等情景。其反义词如茁壮成长、青春永驻等。但需注意,不可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象或年轻健康的人,且不适合描述积极美好的事物。使用时应理解其消极、悲观的情感色彩。
黄发儿齿
黄发儿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老年人。其含义是头发由白转黄且牙齿未脱落,象征长寿和健康。典故源于古代中国文化中对长寿和健康的崇拜。近义词如长寿康健、皓首红颜等,反义词为年少力衰、早衰多病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语境和正确的用法,不可随意搭配使用。文章提供了关于这一成语的详细解释和例句。
苍颜白发
本文介绍了苍颜白发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苍颜白发形容人年老体衰、面容憔悴的状态,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读者应当注意其语境恰当性,避免误用。通过相关例句,更好地理解了这一成语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