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残年暮景」详解
读音
cán nián mù jǐng
含义
- 残年:指人生的晚年,形容岁月所剩不多。
- 暮景:傍晚的景色,比喻人生的晚年阶段。
- 整体含义:形容人到了衰老的年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带有凄凉、感慨的意味。
典故
-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虽残年暮景,而志气不衰。” 这里形容王羲之晚年仍保持豁达心态。 - 《红楼梦》:
“那贾母虽已残年暮景,却仍精神矍铄,每日与孙辈说笑。” 此处表现贾母虽年老但依然乐观。 - 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老》:
“残年暮景多萧索,唯有诗书慰寂寥。” 表达晚年孤寂之感。
近义词
- 风烛残年:比喻人已衰老,生命如风中烛火般脆弱。
- 桑榆暮景:指晚年时光,出自“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日薄西山:形容人衰老或事物衰败,接近终点。
- 垂暮之年:指人到了老年阶段。
反义词
- 风华正茂:形容人正值青春,充满活力。
- 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年纪,比喻青春年少。
- 朝气蓬勃:形容年轻人充满生机和活力。
- 年富力强:指人年纪轻,精力旺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爷爷虽然已是残年暮景,但每天都会给我讲故事。
- 老猫懒洋洋地晒太阳,像在享受它的残年暮景。
-
小学高年级:
- 那位老画家在残年暮景时,仍坚持每天作画。
- 奶奶常说,即使到了残年暮景,也要保持乐观心态。
-
初中:
- 他在残年暮景之际,终于完成了毕生的心愿。
- 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位英雄的残年暮景,令人感慨万千。
-
高中:
- 面对残年暮景,他选择用写作记录自己的一生。
- 诗人笔下的残年暮景,既有无奈,也有超脱。
-
大学及以上:
- 这位学者在残年暮景时,仍致力于学术研究,令人敬佩。
- 他的晚年并非凄凉的残年暮景,而是充满智慧与从容。
错误用法
-
形容年轻人:
- ❌ 他刚大学毕业,却总说自己已是残年暮景。(错误:该成语仅用于老年人。)
-
形容事物短暂:
- ❌ 这部电影的剧情只有残年暮景,不够精彩。(错误:不能用于形容时间短或内容少。)
-
误用为褒义:
- ❌ 他退休后过着残年暮景的幸福生活。(错误:成语本身带有凄凉感,不宜用于积极描述。)
-
与“晚年”混用:
- ❌ 他的残年暮景是在国外度过的。(应直接用“晚年”更自然。)
总结:「残年暮景」是一个带有感慨意味的成语,适用于描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残年余力”的读音、含义、典故和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晚年或即将结束时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力量或能力。其出自古代文献,常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精神和体力状况,也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结束阶段仍具备力量。文章还提供了残年余力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汇,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指出该成语的错误使用场合和需要注意的语境,强调其强调实际付出的努力和成果。
桑榆末景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桑榆末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该成语比喻日暮时分或晚年余生,表达年老时的感慨和珍惜时间的态度。使用时应遵循成语的正确含义和用法,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中国古代诗人如何用诗词描写疾病与痛苦 10首关于病榻感悟的经典诗词赏析
这段摘要主要描述了多首描写病人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描绘了病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心境和感受,包括孤独、无助、渴望康复和对生命的珍视等情感。通过丰富的情感描写和深入的心境刻画,展现了病人内心的痛苦、孤独、期待与希望。希望这些古诗词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年衰岁暮是什么意思
年衰岁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nián shuāi suì mù,用来形容人已经到了晚年,生命力逐渐衰退的阶段。这个成语的含义包括年龄的衰老和岁月的晚暮,表达了人们对生命衰老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和无奈。虽然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中国文化中却是普遍存在的。常见的近义词包括风烛残年、垂暮之年、迟暮之年等。反义词如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年衰岁暮的用法,需要注意语境恰当,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老年人的状态,不适合用于年轻人或中年人的场合。
白头之叹
“白头之叹”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i tóu zhī hàn,含义是年老者因某些事情感到惋惜或悲伤的感叹。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记载,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时光荏苒的感慨。其近义词包括嗟老感伤等,反义词则是欢欣鼓舞等。使用时需避免滥用,要注意语境、对象及与其他词汇的搭配,以免显得消极悲观或不贴切。
桑榆之景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桑榆之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指桑树和榆树之间的景色,后用来比喻年老色衰或晚年生活的境况。其典故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天文观察及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的示例。希望通过此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黄花晚节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黄花晚节”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文章指出,“黄花晚节”指人到晚年仍能保持高洁的品行,来源于《晋书·王羲之传》,常用于形容王羲之等晚年终保持高尚品质的人。同时,该成语也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相呼应,表达晚年仍能有所作为的积极意义。近义词如“晚节更坚”“垂暮之年不失风骨”,反义词如“少不更事”“老朽昏庸”。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与其他词语混用或误解其意。
人间重晚晴是什么意思
人间重晚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rén jiān zhòng wǎn qíng。其含义是重视傍晚的晴朗天气,比喻晚年时期或晚年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该成语源于古代诗词,尤其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晚晴》诗。其近义词包括重视晚年、尊老重晚等,反义词为轻视晚年和忽视老年人。使用时应根据固定含义和语境适当性来使用,避免错误用法。这个成语强调了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珍惜每一个时刻,活出自己的精彩,尤其是在晚年时期更要重视和尊重生活。
景入桑榆是什么意思
景入桑榆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ǐng rù sāng yú,含义是形容年老时的晚景凄凉,比喻人的晚年生活或事业已进入迟暮阶段。该成语来源于《史记·周本纪》和《列子·汤问》。常见的近义词包括日薄西山、迟暮之年、垂暮之年和桑榆暮景等。反义词包括青春年少、壮志凌云和朝气蓬勃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错误用法,如扩大含义、用于年轻人群、用词不当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景入桑榆的例句。
含饴弄孙是什么意思
含饴弄孙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án yí nòng sūn。这个成语指的是老人含笑逗乐孙子,形容晚年生活的安逸和幸福。其源自《后汉书·袁隗传》,表达老年人享受家庭欢乐的情感。含饴弄孙的近义词包括安享晚年、颐养天年等,反义词为奔波劳碌等。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和不恰当的情境。例如,老王退休后每天含饴弄孙,过上了安逸的晚年生活。